第294章 諫言
“聖上封了未來親家公七品農官?”
“什麼?七品官,是李家嗎?”
三夫人站了起來,走了過來。
“我看看。”
沈夫人把手信給她,沈三夫人接過,二夫人見此,也跟着湊過來。
一看還真是,大家都爲李家開心不已。
沈二老爺和沈三老爺也跟着看了下,沈二老爺納悶道:“長江做了何事,竟是陛下親自下旨,直接晉升爲七品農官。”
畢竟聖上奏摺就多了,往日裏寫聖旨不耐煩得很,都是諸位大臣寫的。
而且信上還寫了俸祿,這跟先前的九品農官可不一樣。
說到這,沈浩倡也沒想到有什麼事,能讓李長江從一個掛着官職,只是瞧着好看,但沒有用的九品農官升爲,實質性領着俸祿的七品官。
搖搖頭,沈浩倡大笑,看向沈大夫人,“哈哈,夫人,明日你到李家做客,問一下,如若能說,李夫人定會說的。”
沈大夫人點頭,左右明日侄兒還未出來,在家心裏不安得很,還不如去李家瞧瞧呢。
次日,朝堂上,朝中大臣知道李長江的事。
這次不是內閣大學士出來諫言了,御史可謂是壯烈駁斥。
“陛下,不可啊,農官本就沒品階,先前封了那李長江,已算是天大的恩典,
他應感恩,就算爲了大興做出了些功勞,但他本就是農官,這是他該做的事。”
也是此時,沈浩倡才知道李長江做了什麼,想來,不用夫人跟他說了。
沈浩倡提步走了出來,“趙御史此言,本官覺得不對,這在自己的官位上,做了實事,陛下封賞有何不對?”
“那李長江是你未來親家,你當然爲了他講話。”
沈浩倡噎了下,他確實沒辦法站在李家。
見此,趙御史勾了勾脣角。
“陛下,此事還需再議啊,這連晉三階,從九品到七品,過了些。”
正德帝蹙眉,看着趙御史,懟了沈浩倡,又懟剛上前說話的馮尚書。
眼見趙御史懟了好些人,一些保持中立的沒上前,還有一些和趙御史一樣想法的,恨不得正德帝收回旨意。
錢京生本來今日沒趕得及喫早膳,一會兒下朝,他還有事要辦呢,見趙御史嘰嘰歪歪的。
餓狠了,本來不想說話的他站了出來,“趙御史好大的官威,陛下已下旨,怎能朝夕令改?
再說那李長江本就有極大的功勞,陛下才封了七品官,要本官說,過幾年,那稻子真跟預期一樣,能都封爵位了。”
“譁。”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按錢大人說的,都能封爵,那是得多大功勞啊。
正德帝看着錢京生,小弧度地點頭,不愧是他看重的錢袋子。
看,這可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然後錢京生一挑四,把趙御史和其他幾位反對比較大的官員懟了一遍。
趙御史漲紅臉,顫抖的手指着錢京生,怒喝,“錢京生,你這老小子,你說的是什麼話,
本官只是覺得,農官在地裏做了實事,也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當不得連晉三階。”
“總比你好,每回早朝沒事就擡槓,龐學士都沒你事兒。”
本來今日想置身事外的龐學士,被錢大人說了一嘴,也跟着摻和進來。
“錢大人,您說趙御史就說趙御史,說我作甚?”
“咳咳。”錢京生扯了扯嘴角,哎呀,把心裏話說出來了。
“錢大人,彈劾、諫言是御史做的事,不是擡槓,你說那李長江功勞頗大,
京郊的農官,也爲大興勤勤懇懇,不也纔是沒品階的農官而已?”
“趙御史,朝中大臣哪位不是做好自己分內之事,陛下看重,一步步升上來的?那這李長江做得好了,晉升不是順理成章之事?”
眼見兩人又要吵起來,正德帝臉色越發陰沉。
魏冠中眼神一閃,上前道:“兩位大人,本官覺得陛下封賞李長江,乃是對立功之人的獎賞,
此事,陛下已下旨,那便不可再改,這李長江所立的功勞,如若當真,那這官位,他當得起。”
正德帝眼裏閃過滿意,沉聲道:“李長江所立的功勞,錢大人已經親眼見到,
朕也派人查過,此事就這樣,陶廣正,李長江的官職,吏部儘快入冊。”
“是,陛下。”
陶廣正應下,吏部管官吏,但吏部上面不還有陛下嘛,陛下發話,他按吩咐做就行了。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剛剛還吵得跟菜市場一樣的金鑾殿,這會兒安靜得很。
沒人上奏,正德帝起身走了。
大臣走出金鑾殿,趙御史對着錢京生輕哼一聲走了。
御史是得罪人的官位,趙御史已經無所畏懼了,連魏冠中這個首輔和皇族宗親他都彈劾過。
有些御史,如若不是在盛京有極強的家世,一旦致仕,多是回老家,遠離盛京。
一般不是世仇什麼的,也不會有人追到那麼遠報復,而且只是致仕,不是死了,要想上奏,還是可以的。
所以沒人會想再沾上御史的,畢竟他們可真能找事。
還會讓下人在盛京打聽官員的私事呢,要是真得罪了,致仕了也彈劾你。
錢京生撇撇嘴,“切,下次讓你們這些御史,先還朝廷的白條,看你們還嘴硬麼。”
朝中有世家子弟,也有家境貧寒的,趙御史這些本來愛得罪人,也不敢輕易收受賄賂。
盛京人情往來,喫喝住都是花用,一些清廉的官員壓根頂不住,就會跟朝廷借錢,寫白條。
這些又歸戶部管,所以還真能讓御史們難受。
不過想到先前被御史連續彈劾一個月,錢京生又搖搖頭,算了,還是不要太過了,不然每日彈劾他,折騰得很。
李意卿還不能上朝,大家都知道沈浩倡跟李家是姻親,紛紛跟他道喜。
沈浩倡就這樣,一路開開心心地出宮門。
馮大人走到錢京生跟前,“我說昨天李大人怎麼要去戶部找你呢,原來又是李家立功。”
錢大人捂着肚子,餓了。
“你不知,這農田,收成好得很,陛下聽了我上奏此事,當場就給李長江寫了聖旨。”
是的,早朝上只是說李長江發現能讓收成大漲的法子,這才晉了官階,但是收成多少,正德帝沒在早朝說。
所以御史和一些大人才會反對,一個是覺得對李家太過恩寵,一個是七品官員,都能縣令平起平坐,御史定是要諫言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