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我是良民啊
說是不遠,其實是相比較來說,船不能直接到盛京,只能卸了貨,再走陸路到盛京。
光是卸貨就許久,要不是有那三百士兵,不知搬到什麼時候。
所以卸貨也很快,而此時,宮裏,安和帝收到了消息。
“孫公公,你是說,父皇和李大人還有出使海外的張大人到海津鎮了?”
“是,陛下,奴婢估摸着,李大人今日便能進城,明日一早,陛下在金鑾殿見到李大人和張大人。”
跟孫洪公公猜得一樣,有太上皇在,李意卿他們順利進了盛京城。
不過那三百士兵,只進了午時人,兵馬司出了不少人看着,還幫着搬東西。
次日,李意卿天沒亮起牀,然後和張自新到宮門外守着。
“李大人,許久未見。”
李意卿看過去,見是馮大人,比起幾年前,馮大人蒼老不少,頭髮不止發白,額頭又稀疏了不少。
“馮大人,多年未見,近些年可安好?”
“好得很,老夫都有曾孫了。”也想致仕了。
這不,天沒亮就要到宮外守着上朝,唉。
錢大人也走過來,相比前幾年,肚子又大了不少,李意卿對着錢大人作揖。
“錢大人,許久不見,近來可安好。”
“哎,李大人,本官不好,沒有你在盛京,戶部的進賬都沒以前多了。”
這李意卿可不信,不說別的,那鏡子就爲大興掙了不少。
以前李意卿不時又給朝廷出個主意,戶部又能進賬,李意卿去福州之後,戶部就只剩下先前的物件了。
錢大人不過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張自新也給兩位大人行禮,“錢大人,馮大人。”
“這位就是出使海外的張大人吧?”
張自新點頭,而後笑道:“是的。”
錢大人忽然想到什麼,雙眼一亮,“張大人,本官記得出使前,朝廷還拿了不少茶葉和絲綢還有琉璃。”
“錢大人,這些,下官和西域的人都換了新的糧種和一些金銀細軟。”
“金銀好啊,金銀好。”
等上了朝,由李意卿牽頭,“臣李意卿參見陛下。”
“臣張自新,參見陛下。”
“免禮。”
兩人起身,由張自新說着此次出使海外的事情,別說,朝堂的大臣們聽着張自新說的話,都入迷了。
最後,張自新大聲道:“陛下,海外有很多個國家和部落,臣去了兩年,其實多數是在海上,不過臣換了不少糧種回來。”
要說,張自新這次換回來的東西,李意卿最開心的是橡膠樹了,還有棉花紅薯藤這些。
“張愛卿出使有功,封爲漕運外司正四品同知。”
“臣,謝陛下恩典。”
四品,時年剛好四十,不惑之年,若說跟李意卿比,那可比不上。
但是比不少年紀大了,還在五品上輾轉的官員好多了。
這些年,全靠他們張家的銀錢才升上來的,這次是他自己升的四品官,張自新不止開心,還很滿足。
“李大人,這幾年把漕運外司好好掌管,盛京這邊也需要你。”
李意卿看向面色溫和的安和帝,彎腰作揖,“是,陛下,臣此次回去,定當好好處理漕運外司一切事宜。”
退朝後,李意卿和張自新到宣政殿商議漕運外司的諸多事宜。
“陛下,出使海外是可行的,臣提議,不若帶着商賈出海,由官府護航,收幾層利,這樣朝廷不止可以和西域往來,還多了些收益。”
安和帝沉思一想,覺得李意卿說得在理。
“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陛下,李大人說得在理啊。”錢大人是最先贊同的。
這不,扯着身邊的幾位大臣說話,沈浩倡就不用說了,是李意卿的老丈人。
而且此事一聽就可行,最後宣政殿內,君臣一致通過此次提議。
盛京招商的事就交給錢大人了,招商是李意卿提議的。
所以就這麼叫了,不過招商確實很貼切。
李意卿到沈家拜訪,沈家人關心着沈舒窈和兩個外孫。
次日,沒幾日,李意卿便和張自新起程回福州了。
招商的事不着急,下次出海,還得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
也是張自新帶着出使,畢竟剛回來,也不能又出去,這些人都是有自己家人的。
也不是就薅張自新一個,是他熟門熟路,下次他還要帶上匡建樹和商賈還有漕運內司幾個官員。
等再出使一次之後,便不用每次張自新都出門了。
李意卿和張自新趕在入冬下雪之前到了福州,其實福州不下雪,但是他們不是坐船嘛。
還是得趁着下雪前回到福州,到了福州。
李長江吳氏和沈舒窈帶着孩子等在碼頭,孟萱也帶着兒女在碼頭。
兩人還未下船,家人便激動地招手。
張自新見此,對着碼頭的方向招手。
“意卿,李叔和李嬸還有弟媳寶寶他們都在碼頭呢。”
李意卿也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然後跟張自新一樣,傻呵呵地搖手。
船一靠近,李意卿和張自新便下船。
李意卿走到家人身邊,“爹孃,酥酥,聿安,聿和。”
“爹爹。”
吳氏對着李意卿噓寒問暖,李意卿一一回答吳氏的話。
而後轉身,看向身旁的妻子。
兩人四目相對,而又跟家人說起話來。
兩家團聚,最後一商量,便在李家用晚膳。
晚上,李意卿和張自新喝酒,李長江因爲兩人的原因,好不容易喝上一杯,這會兒開開心心地喝着小酒。
還是被吳氏瞪了兩眼,這才訕訕放下酒杯。
“意卿,大哥我敬你一杯,若是沒有你舉薦,我也沒今日。”
別說四品官員了,就是他來外司之前已經晉升過一次,出使回來,又晉升一次。
這也是他豁出去的原因,他知道,若是沒有好處,危險還那麼大,意卿自不會舉薦他的。
李意卿拿着酒杯回敬,“我們年少時可是說好了,要相互扶持。”
“相互扶持。”
兩人喝下酒,同時響起了範敬春,畢竟是三人說好了相互扶持。
在盛京頂峯相見,現在他們三人,已經有兩人到了不惑之年了。
這次盛京之行,安和帝在金鑾殿說的話,張自新也知道,李意卿在福州待不久的。
“自新哥,你放心,敬春哥那邊,有機會,我自不會落下的。”
“意卿,你向來重義氣,我們幫不上你什麼忙,可不能拖累你。”
“合適纔會舉薦,你看我這麼多年,不也只是給你舉薦麼?而你抓住了這次機會。”
倒也是,李意卿當官十幾年,也就舉薦了張自新。
大堂兄李意傑本身就有功名,當一個教諭,算不得出什麼力氣。
正直升官,張自新興致高得很,恰好明日不用當值,兩人多喝了幾杯。
是夜,沈舒窈細心地給他擦洗。
不知何時,兩人呼吸近在遲尺。
闊別三個多月,兩人正是想念對方的時候。
乾柴烈火。
成親多年,李意卿很瞭解沈舒窈身體的柔韌性。
完事之後,李意卿坐到椅子上,沈舒窈在浴桶內洗漱。
這會兒李意卿正在椅子上,等着妻子剛剛說的驚喜。
屏風後,沈舒窈穿着先前李意卿說過的紗衣樣式,緩緩走出來。
剛剛有些愜意的李意卿,瞬間坐直身體,沈舒窈緩慢走到李意卿跟前。
坐在椅子上,椅背靠着柱子,一陣椅背劃過柱子吱啞咯吱聲響起。
半晌,李意卿一腳把椅子踢開,沈舒窈被李意卿抵在柱子上。
之後轉戰到又地毯上,這是張西域的地毯,是安和帝賜給李意卿的。
沈舒窈躺在柔軟的地毯上。
相比冰涼的柱子,柔軟的地毯,讓沈舒窈更加歡愉。
次日,沈舒窈不出意外,又起晚了。
這次李意卿休沐,坐在一旁看書。
見到沈舒窈醒了,獻殷勤地上前,又是按摩又是倒水的。
喝了一口水,沈舒窈啞着聲道:“今日怎麼在家中?”
“你忘了,昨兒跟你說過,今日我休沐。”
沈舒窈點頭,而後起身穿衣,渾身痠軟,沈舒窈瞪了一眼李意卿。
李意卿訕訕道:“娘子,我來,我來。”
說着,李意卿抖了一下衣裳,沈舒窈穿衣洗漱之後,又貼心地喂沈舒窈用膳。
午後,張自新和李意卿兩人容光煥發地坐一起喝茶。
見對方如此,兩人默契一笑。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