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再次見到顧太醫

作者:三層肚腩
天和四年,大興出兵突厥和烏延兩國,不到一年便拿下兩國。

  雖說突厥民風彪悍,但是大興給得多啊。

  主要是會畫餅,沈鵟親自到邊境遊說的。

  說是會教突厥種植大興豐收的糧食,還可以和大興通商,說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中間還有李意卿出的主意,總之,被打到主城的突厥,最後還沒投降的時候,百姓已經被大興傳出來的消息收買了。

  烏延國就更不用說了,實力比突厥還強,但是烏延國比突厥還適合種糧食,畢竟突厥草原頗多,還不是很種植都被收買,更何況烏延國。

  最主要的是,人家都打到門前了,不投降也不行啊。

  最後兩國作爲大興的附屬國,進貢珠寶和女子到大興。

  領兵出征的司久不出意外晉升了,掃蕩了不少好東西,和手底下的人分了不少。

  這些是帝王允許的,打仗的將軍,手中有不少好玩意。

  特別是這次出征大勝,好東西不少。

  跟着出征的杜胤也晉升了,這次他立了不少功。

  兩國進獻女子,一開始還有些小心思,想嫁與李意卿,最後被李意卿義正言辭拒絕了。

  有些大臣還說爲了安撫兩國,讓李意卿把人納下來,氣得李意卿直接說他不行。

  朝堂上的人嘴角一抽,那才幾歲的龍鳳胎可不是擺設,看把李大人給逼的,連面子都不要了。

  最後,進獻到盛京的女子,入了樂正淮的後院,還有一些大臣的後院。

  不過沒有李意卿,主要是安和帝也不想別國女子入了李意卿的後院。

  萬一泄漏什麼,保不齊突厥和烏延又有別的心思,李大人有多重要,父皇已經跟他說過了。

  這日,李意卿從宮裏出來,碰上剛巧下值要出宮的顧太醫。

  “李大人,李大人,等等本官。”

  李意卿停下腳步往後一看,哦豁,是他老朋友啊。

  “顧太醫。”

  顧太醫走近,未言先笑,“李大人,之前你說的牛痘,本官琢磨地差不多了。”

  “真的?”李意卿停下來,他不止給顧太醫說了牛痘的事,還不少方子呢,沒想到是牛痘先有了眉目。

  “是的,爲避免傳給宮裏矜貴的主子,本官還特意跟陛下告假呢。”

  李意卿也不回工部了,和顧太醫走了。

  李意卿去看顧太醫研究到哪裏了,其實差不多研究好了,而且還用了死囚試了牛痘。

  不過還是有些風險,顧太醫不是很敢直接對着人試,死囚另外說。

  “顧太醫,牛痘你已經研究得差不多了。”李意卿看着顧太醫記錄的病案說道。

  顧太醫聞言點頭,而後有些擔憂道:“是啊,但是除了拿死囚試過,本官還未,”

  聞言,李意卿也知道原因了。

  “大人,顧太醫,不然讓我來試。”

  有人出聲,李意卿和顧太醫轉身,見出聲的是張三。

  張三見兩人看過來,直着身子道:“顧太醫,先前你救了內子,在下說過,做牛做馬都要報答您,而且您試過藥了,我相信顧太醫的醫術。”

  顧太醫一臉爲難,和李意卿對視一臉。

  最後兩人在張三堅持下,答應了張三試種痘。

  種痘不是說種就種的,顧太醫再次和陛下告假,張三回去和家裏人說了下事情。

  紅渠向來知書達理,雖然知道張三有危險,但想到幾年前救了她和孩子的顧太醫,就沒法把拒絕的話說出口。

  張三拜託了張伍和李意卿照顧紅渠母女,若是他出事,他相信會有人顧着妻女的。

  種痘的事,顧太醫安排在京郊的院子,不止張三不能出來,顧太醫都只能在京郊的院子看着張三。

  下人把米糧和菜放到院子外面,隔了會兒,顧太醫才穿戴齊整把外面的米糧肉菜拿進了院子。

  張三蹲着身子開火做飯,臉上紅彤彤的,長滿了痘。

  把煮熟的菜端了出去,張三坐在桌子上,顧太醫先是夾了點出來。

  張三嘴角一抽,“顧太醫,你說我發燒又長得滿臉痘還得給您做飯,可真是。”

  “嘿嘿,老夫也不想,但是誰知道,這火就是沒燒起來,這不是隻能麻煩你了。”

  顧太醫說着,喫得那叫一個香啊。

  “顧太醫,在下不是不能開火,只是怕把病傳給你。”這纔是他擔憂的。

  顧太醫擡頭擺手,“沒事,剛巧一起試種了,省得下次還得跟陛下告假。”

  張三才剛發病沒幾天,現在是有些發燒又有些累,喫完把碗筷洗了就回屋歇息去了。

  也知道是顧太醫身體好還是防護得當,暫時還沒發現感染。

  張三臉上的痘慢慢發膿,院子裏面有鏡子,現在鏡子照人清楚得很。

  張三擔憂地看着鏡子,到時候要是一臉麻子回去,不知道女兒還跟他親不?

  還有紅渠,會不會嫌棄他。

  張三想到這,出門去找顧太醫,他想讓顧太醫開些去疤的方子。

  走到顧太醫的屋子外敲門,“叩叩叩。”

  “顧太醫。”

  “哎喲,進來。”

  張三帶着縫製的口罩進去,發現顧太醫一臉疲憊躺在牀上。

  “顧太醫,你還好嗎?”

  顧太醫長嘆一口,“張三,老夫怕是染上了,你去把藥煎一下給我。”

  院子就他們兩人,顧太醫早就把自己的藥準備好了,張三也知道在哪裏。

  而且這幾日都是他自己熬藥,所以他知道顧太醫的藥怎麼熬,很快,張三拿着熬好的藥進來餵了顧太醫。

  顧太醫睡下之後,張三去廚房熬了點粥,在廚房的時候,張三才想起來,這次找顧太醫的目的。

  一個月之後,李意卿在院子外等着兩人,兩人臉上帶着寫疥癬。

  李意卿見到顧太醫滿臉印子也不意外,畢竟兩人就在一個院子裏,也猜到了會感染。

  只是相比張三,顧太醫神色萎靡了些,李意卿擔憂道:“顧太醫,您老可還好?”

  “李大人,本官還好,病已經好了,只需再注意些便可。”

  即便如此,張三和顧太醫還是沒回盛京,兩人臉上的痕跡,若是此刻回去盛京,都進不了城門。

  見兩人還好,李意卿回了盛京。

  次日上完早朝,李意卿便在宣政殿給安和帝上奏此事。

  安和帝很信李意卿,但是此事不是那麼容易開展的,而且種牛痘,還是有風險的。

  需得徐徐圖之。

  君臣是這麼計劃的,但是剛回盛京的太上皇,那可是做事果斷得很。

  他親自試種牛痘,太上皇年紀大了,李意卿和顧太醫可真是怕有個萬一。

  那別說顧李兩家了,九族都得掂量着。

  遠在大瑞村的李家人後背一涼。

  不過最後在顧太醫和過來輔助的太醫仔細照料下,太上皇痊癒。

  安和帝昭告天下。

  牛痘都由太上皇親自試種了,給大興的百姓安了不少心,很多人相信太上皇。

  慢慢的,先是由壯年開始試種,不過人手不足,也沒那麼多研究好的牛痘來種。

  朝廷中,由李意卿幾位年輕的大臣牽頭種牛痘。

  牛痘是先在大興普及的原因是,次年青州水災過後發生瘟疫,而且還是天花。

  由已經種過牛痘的顧太醫和一些大臣賑災,救治了不少百姓。

  瘟疫爆發之後,青州城門緊鎖,只能進不能出,顧太醫和從盛京過來的人,沒一個傳染,百姓這才更加相信牛痘能防天花。

  雖然還是有風險,但是這之後,大興的百姓已經開始急着要種上牛痘。

  此事自有朝廷主張,牛痘的方子顧太醫給了上面之後就不管了。

  他這會兒在研究李大人說的消炎藥。

  李意卿給的是青黴素的方子,不過這玩意風險還真挺大的,李意卿也跟顧太醫說過皮試這些,總不能青黴素出來,過敏人都沒了,那多慘。

  爲了青黴素,顧太醫和李意卿到玻璃作坊弄了好些個能弄的燒杯試管,李意卿覺得反正顧太醫最後都能用上,準備了不少實驗用的玻璃製品。

  不得不說,顧太醫對於醫術上,還真有些天賦,在李意卿忙着工部諸多事宜下,他有條不紊琢磨着這些新奇的玩意。

  爲此,和安和帝提出致仕,要琢磨這些醫術。

  安和帝自是要留下這個醫術高明的院首的,最後答應顧太醫他不用每日當值。

  顧太醫想了下,這樣也好,有俸祿,還有李大人在邊上出些新奇的方子,這可真是一箭雙鵰的好事,便答應安和帝留了下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