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水調歌頭
他腦中有不少的關於中秋的詩篇。
但是大多都是傳世之作。
若是寫上去免不了又是一場轟動。
又是一場麻煩。
李羽最怕麻煩。
詞,在唐朝還沒開始盛行。
寫出來的話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轟動。
念及此提筆寫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首水調歌頭躍然於紙上。
然後放下筆,把紙丟給檀兒。
“寫好了,你拿這個去吧!記得得了賞錢要跟我平分的!”
“姑爺你真摳門,那麼有錢還要跟我平分。”檀兒說完提着紙就跑進裏邊。
人羣圍着魏淑怡。
檀兒廢了好大勁才擠進來。
“小姐你在做什麼?”
魏淑怡看到檀兒搖搖頭:“沒什麼,你怎麼來了!”
檀兒回答道:“我跟姑爺出來轉轉。”
聽到這話的沈倌倌覺得自己又有機會打擊魏淑怡了。
“魏大才女的夫婿來了啊,快請進來給我們見見啊!”
魏淑怡身邊一女子聽到這話開口:“淑怡,我們出去迎一下吧。”
這很明顯就是給魏淑怡找個臺階。
能先把魏淑怡從作詩這個尷尬中拉出去。
魏淑怡剛想點頭。
沈倌倌哪裏會讓魏淑怡這麼簡單的解決這事:“不急這一時,寫首詩而已,不耽誤時間的,魏大才女先把詩做了吧!”
旁邊的檀兒哪裏會懂這些彎彎繞繞。
聽到小姐準備出去迎接姑爺連忙開口。
“小姐不用去,我去把姑爺叫進來就好了。”
魏淑怡看着檀兒離去的歡快步伐。
檀兒你是認真的嗎?
小小的動作傷害卻那麼大。
一旁的沈倌倌輕輕一笑:“中秋佳節,魏淑怡你不會是沒有新作吧?不會吧!不會真的長安第一才女在這等日子中沒有新作面世吧?”
沈倌倌這話無疑是把魏淑怡架在火上烤。
在衆人面前質疑了魏淑怡第一才女的才情。
這要是魏淑怡作不出來詩那麼今天魏淑怡的名聲也就壞了。
魏淑怡沒有辦法臉色難看的拿起筆:“我做一首就是了!”
低頭打開桌上的紙。
她沒有注意這是檀兒剛纔留下的。
上邊已經寫滿了字。
她看了幾眼。
直接愣在了原地。
圍觀衆人看到這一幕。
只認爲魏淑怡做不出來。
今天之後。
魏淑怡的名聲只怕是壞了。
沈倌倌笑着走到魏淑怡身邊:“怎麼了!怎麼還不寫啊!”
說着也低頭看去。
只見紙上赫然寫着一首詞。
看着兩人都安靜了下來。
圍觀之人不解。
紛紛靠過來。
有人讀出紙上的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隨着前兩句被念出,場中靜了下來,檀兒的腳步也停了下來。
“繼續啊!”
又有人接着往下念。
一首水調歌頭唸完。
場中再無一人說話。
安靜到落針可聞。
沈倌倌臉色難看,羞的!
魏淑怡呆愣在原地。
檀兒又幾斤幾兩她自然清楚。
所以她知道這詞絕對不會是檀兒做出來了。
不是檀兒的話是誰。
李羽!
“這首長短句是....”沈倌倌說不出話了。
大唐之時還沒有詞這個概念。
他們管詞叫做長短句。
而長短句沒有七言無言律詩那麼朗朗上口。
而這首詞,彷彿是打開了在場所有人的新篇章。
雖然說整段沒有對月亮有什麼過多的描寫。
但是衆人都感受到了,中秋之時,團圓之節,可卻形單影隻與對家人的思念。對他人的祝願。
雖說是長短句,但是一字一句都透露着意境。
先前誇讚沈倌倌詩的人,看了看沈倌倌又看了看魏淑怡。
將目光鎖定在魏淑怡身上。
魏淑怡這首長短句一出,之前沈倌倌那首詩就是屎!
這時有人開口說道:“高處不勝寒!魏小姐果然是心胸寬曠!”
聽聞這話,所有人都悟了!
魏淑怡有這麼好的長短句沒有拿出來,歸其原因一定是想給沈倌倌留面子。
而如今沈倌倌咄咄逼人。
魏淑怡纔拿了出來。
魏淑怡本就是長安第一才女。
不就是高處不勝寒?
魏淑怡必須小心小心再小心。
本想給沈倌倌留面子,但沒想到沈倌倌卻如此不識好歹。
這一下,衆人看向沈倌倌的眼神變了。
沈倌倌剛纔還在做着美夢。
想着今晚過後,她沈倌倌將會是這長安第一才女。
而魏淑怡只會成爲她的墊腳石。
卻不曾想反轉來這麼快。
看着圍觀之人怪異的眼神。
沈倌倌一句話說不出來。
魏淑怡這會有些懵。
這一切來得太快。
檀兒這時如夢初醒。
剛纔太安靜,讓她一時愣在了原地。
這會纔想起來“哎呀!我去叫姑爺去。”
檀兒的聲音也驚醒了魏淑怡。
“等一下檀兒,這首長短句是誰寫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