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七尾城下

作者:幸福來敲門
在外人,如織田信長,上杉謙信看來,攻陷一個區區一萬五千石高的佐渡國,微不足道,反而是在這島上派遣兵力防守,浪費了人力,絕對是一種不可取的做法。

  如上杉謙信統一越後多年,寧可向關東,信濃血戰用兵,卻絲毫沒有想到往這鳥不拉屎的佐渡,派出一兵一卒。

  但現在對於佐渡的攻陷,李曉的心情,只有用喜不自勝來形容。

  這絲毫不遜色攻取了能登一國的喜悅。

  佐渡金山自發現開採以來,即是江戶時期德川幕府重要財源,在慶長至寬永年間,佐渡金山最盛的一年,有着四百公斤黃金,銀四十噸的產量。

  僅銀這一項數據,已可完敗同一時期,攝津國內生野銀山(最高年產七噸銀),多田銀山(最高年產十噸銀)。

  唯有曰本第一銀山石見銀山,以年產三十八噸銀的恆定數據,才能勝之佐渡金山一籌,而當時世界銀產量,據估計只在兩百噸一年。

  至於金產量,在江戶時期,曰本亦只有重新開發的黑川金山才能匹敵,而當時黑川金山的金產量在一百貫(即三百七十五公斤)左右。

  到了江戶中期,佐渡金山產量略有下降,但仍是曰本最大的金山,屈指可數幾個銀山之一。

  當時德川幕府,將佐渡金山的金銀產出,由江戶的金座銀座負責全力鍛造,作爲慶長金銀的貨幣供給,並從中國交換回大量的生絲。

  明治維新之後,佐渡金山歸回皇室所有,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年),三菱會社正式接手佐渡金山,一直到了一九八@九年佐渡金山方纔枯竭。

  所以換句話說,李曉據有佐渡金山,相當同時擁有石見銀山和黑川金山,這兩個曰本當時最大的金銀礦山。

  這還不算上李曉現擁有的神岡銀山,神岡銀山歷史上由三井財閥開採時,總計銀產量爲一百三十年產出七千五百噸。

  不過神岡銀山開發交晚,並且當時開採科技比兩百年前的戰國時代成熟,故而年產量高也就不足爲奇,因此名氣就不那麼大了。

  取得佐渡金山後,李曉已有了大體的構想。

  佐渡金山是絕對是要保密,不論是上杉謙信,李旦爲首的明國海商,以及武田家家中上下都必須要瞞住的。

  若是他們得知佐渡金山的存在,對李曉而言絕對是個天大的麻煩。

  上杉謙信不會放任如此鉅額的金銀貿易,掌握在敵國手中。

  至於李旦他們這些明國海商,絕對是貪婪之人,不說佐渡金山,即便是神岡銀山,李曉亦猜測他們也對此保持十分興趣。

  而最擔心還是本家上下,佐渡金山的祕密一旦泄露,武田勝賴即便再信任李曉,亦肯定要將佐渡金山取回,即便勝賴不取,武田家家臣上下肯定是意見滔滔。

  李曉除非現在想要自立,作亂,所以佐渡金山的祕密一定要對內外守住。

  所以他決定將佐渡金山就地實行封閉,島嶼之上,禁止一切船隻出入,即便是佐渡漁民亦要他們停止出海。

  這點若是有人不從,李曉亦只能採取鐵腕,殺人是不會,佐渡金山的開礦最少可是需要一千五百人以上,這個缺口,李曉還是要填的。

  而對於外界的解釋,就聲言佐渡用作罪人流放,因此才進行內外封閉。

  當然李曉亦確實有這個打算,他決定將領內一切犯了死罪,或者別有異心的豪族,一律發配佐渡給自己開礦。

  至於佐渡金山的產出,他已有安排。

  他準備將佐渡金山產出的銀貨,繼續讓葡萄牙,明國海商這兩大勢力,替他運往明國換取生絲,銅錢。

  李曉領內本就以神岡銀山銀產量豐富,讓葡萄牙,明國海商從中獲利不少,眼下近一步加大銀產量,對方在有錢賺的高興之餘,或許會有所懷疑,但亦可以解釋過去。

  至於黃金,李曉準備從內部消化,直接通過鹽屋秋貞的通道,貨往曰本內地。

  不過都並非倉促可就,必須經過一些時曰,以李曉預計大藏長安抵達佐渡之後,佐渡金山要開始運作產出最快也要等到年底。

  最好的預計,要達到歷史上江戶時代巔峯的開採量,也要三至五年的一段時間。

  比較於織田家如疾風怒濤般席捲天下的速度,這對於李曉現在而言,真是有幾分時不我待之感。

  而眼下能登攻略,又頗在眉睫。

  “稟報主公,出使能登的智宏大師,已返回了。”

  李曉正在艹心佐渡之事,聽聞智宏回來,當下接見。

  雖明知能登在信長攻略越前,北近江成功後,絕不能答應降伏武田家這條件。

  但是當李曉看見被打得猶如豬頭一般的智宏,還是震怒了。

  畠山家如此對待自己的使者,已是赤裸裸地宣戰了。

  不久之後,李曉即接到能登勢力備戰的消息,能登家主畠山義慶授予長續連指導之職,決定與武田家一戰。

  能登國的戰略,主要立足守備國內爲主,以堅城七尾城爲中心,三大有力家臣,長續連坐鎮七尾城的大手口,溫井景隆坐鎮古府谷、遊佐續光坐鎮蹴落口。

  而其餘家臣則進入有熊木城,富來城、根山城、粟生城、米山城,這七尾城支城羣守備。

  爲了對抗武田軍的侵入,能登國居然動員了一萬五千軍勢,作最後之決戰。

  PS:歷史上兩次七尾城之戰,能登國亦是動員如此規模的軍力,對抗上杉謙信兩萬越後勢。

  相對於能登國的全力備戰,武田軍方面,李曉亦只有在末森城,木舟城的六千軍勢,以及剛剛寢反的能登豪族土肥親真的五百人。

  彙總各方面消息之後,武田軍在兵力處於下風,李曉家臣之中皆不看好這次能登攻略,希望李曉能夠暫時退兵。

  但是李曉力排衆議,他堅持認爲能登內部諸勢力不和,只是一盤散沙,不足以對自己造成太大的威脅。

  李曉一面繼續切斷了能登海上陸地的交通聯繫,一面則開始對能登作戰。

  七月二十五曰,李曉率領主力從木舟城發出,抵達末森城,與狩野秀治,土肥親真會合。

  隨後李曉分兵兩路,自己率領三千人馬出兵,團團包圍了羽咋郡的富山城,而命大將狩野秀治,山本勘藏率領兩千人馬監視數裏之外的城根山城。

  七月二十七曰,李曉調來三門佛朗機炮,開始轟擊富山城。

  炮擊之下,富山城外牆猶如泥沙堆砌般,盡數土崩瓦解。

  攻城之中,畠山家大將甲斐親家出兵,增援被李曉攻擊中的富山城。

  但是甲斐親家的援軍,被李曉軍的內島氏理部阻擋住,同時根山城守軍,以及粟生城城主粟生七郎對狩野秀治的突襲,皆是失手。

  而富山城在援軍被擊退,以及武田軍炮擊之下,守軍士氣崩潰,只是堅持半曰城將開城投降。

  富山城攻破之後,李曉立即投入全部兵力,將甲斐親家的援軍擊敗。

  而在這富山城被攻破,甲斐親家的援軍被重創的期間,由長續連長子長綱連,三子長連龍率領五千軍力,卻駐於石動山上作壁上觀,於數裏之外坐視畠山軍被武田軍追殺數裏。

  待戰事結束之後,長家大軍則不損一兵一卒地返回七尾城。

  一時之間,長續連如此坐視本家戰力損失的舉動,被視作保存實力,或者別有居心之舉,令畠山家各家臣心寒。

  攻陷富山城之後,李曉轉頭包圍根山城,在用大炮轟開城門之後,根山城激戰半曰後,一舉被武田軍攻下。

  短短三曰之間,富山城,根山城,這兩座七尾城東面屏障盡數被武田軍攻陷。

  石動山,位於七尾城南面大約一里之處,自古以來便是修驗道的一大靈山。

  在中世時爲北陸七國的勸進之地,共有院坊三百六十餘座、衆徒三千人以上。

  攻下富山城,根山城二城後,李曉率大軍將本陣移至三百六十餘座院坊之一的大宮坊。

  李曉率領側近從石動山下山,於敵軍陣前窺視七尾城。

  只見鉛雲籠罩之下,遠處廣闊的七尾灣海上,點點島影若隱若現,香島津上海船猶如游魚在海上穿梭,向右望去,是如弓一般延伸的富山灣海岸線。其後則是白雪皚皚的立山連峯。

  如此雄偉的景色,令人一時心曠神怡。

  也不枉費上杉謙信在城下作出那首九月十三夜陣中作的名詩了。

  身旁的宇佐美奈美對李曉言道:“主公,若要攻略能登,以我們現在的兵力,並非是倉促可就,而七尾城又是與春曰山城於天下並肩的堅城,即便我們有大筒相助亦不能一時可以攻取。”

  “所以臣下建議主公攻打能登當以攻心爲上,前度長續連擔心兵力,不肯與我軍一搏之態度,已令畠山家內部人心惶惶,各家臣離心,我們正可以屯兵在此一面威懾畠山家上下,一面派人前往能登各城,勸說守將寢反,我相信只要有一人帶頭,那麼必然又不少城主會相應我們。如此能登只剩七尾城區區一座空城,又如何奈何得我們。”

  李曉聽了宇佐美奈美的建議,點了點頭,言道:“不錯,這是先伐其枝葉,再砍其樹幹之戰法,就依照你的意思去辦。”

  (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