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勝賴之請

作者:幸福來敲門
山縣昌景被武田勝賴言語一嗆,當下默然不語。

  而勝賴亦明白,自己太不給這位本家首席家老面子了,他正待說句話緩和下場面時。

  高天神城的大手門突然大開,城主小笠原長忠率領三百名死士,殺出城來。

  小笠原軍爲首的大將,正是城主小笠原長忠,其身披扎甲,頭纏鉢卷,手持一張兩米多長的大弓。

  只見他雙手開弓之下,一手漂亮至極的連珠箭,脫弦而出,一口氣連續射殺大手門前武田軍中三名大將。

  小笠原長忠,正是出自當年信濃守護小笠原氏庶流,所以一手射術亦得之小笠原流真傳。

  自把守高天神城來,面對武田軍,小笠原長忠亦想一出當年主家被武田逐出信濃的惡氣。

  眼見小笠原長忠如此勇猛,跡部勝資,長阪光堅皆是色變。

  跡部勝資見山縣昌景在旁,故意出聲諷刺,言道:“山縣大人,自稱本家第一宿老,爲何在這時卻默不出聲!”

  山縣昌景聞言怒氣直衝,向武田勝賴請命,言道:“主公,絕不許讓小笠原如此猖狂,請讓臣下奪回大手門。”

  武田勝賴重重地點點頭。

  山縣昌景加入之後,場面上局勢一變,原本大手門側被擊潰的武田軍,在赤備軍團加入之後,維持住了局勢。

  小笠原長忠弓術無雙,專挑武田軍大將射殺,山縣昌景三子山縣昌久,更是被小笠原長忠一箭射死在城下。

  但是在赤備軍團混不畏死的攻勢下,小笠原軍會赤備軍團擊潰,不僅如此,赤備軍團還一口氣攻入了大手門,奪取了西之丸。

  儘管獲勝的武田軍上下,是一片歡呼之聲。

  可是山縣昌景正忍受喪子之痛,返回本陣,而遠處卻聽到跡部勝資冷嗖嗖地,在對武田勝賴言道:“主公,山縣昌景分明有能力,攻下高天神城,卻在一直不戰,而偏在此危急之刻出兵,這豈非顯自己之能,有意怠慢主公嗎?”

  山縣昌景聽跡部勝資之言後,當即火上心頭,失去控制,從腰間拔出太刀,直接朝跡部勝資砍去。

  跡部勝資見山縣昌景發怒,當下畏懼地四處在本陣之中逃竄,一面逃,還一面大喊:“主公救我!主公救我!”

  如馬場,內藤等衆將見勝賴面色不愉,慌忙一起上前抱住山縣昌景。

  馬場信房大聲言道:“山縣三郎,跡部勝資這等人死不足惜,可是你若殺了他,難道要主公責怪,遷怒山縣一族嗎?”

  山縣昌景聽馬場信房之言,這才停下手。

  武田勝賴見山縣昌景停下手來,言道:“山縣大人,我心知你子戰死城下,故而十分悲傷,這我能理解。”

  “不,主公,”山縣昌景一口打斷武田勝賴的話,言道,“犬子之死,只是在城下戰死千百名我武田家忠勇之一,他們焉沒有父母。可是主公若不吸取此戰教訓,繼續窮兵黷武,將來繼續會有不知多少山縣昌久,爲了主公之霸業犧牲,如此犬子之死又算得了什麼。”

  說道這裏山縣昌景深深吸了一口氣,言道:“臣下一時狂妄,出言開罪主公,現自辭兩職之責,回駿河待命。”

  信玄死後,代表武田家內政最高職位的兩職,分別由山縣昌景,馬場信房二人擔任,他們亦是信玄留下對勝賴的輔佐之臣。

  山縣昌景如此說,就是自辭在本家中樞的位置,自請出外鎮守。

  他已是代表他與勝賴鬧翻,不能兩容的地步了。

  山縣昌景說完之後,即大步退出,而武田勝賴則站在原地,一副驚怒交加的神情。

  馬場信房見山縣昌景負氣出去,上前對武田勝賴,言道:“主公,山縣三郎雖姓子衝動,但一片都是爲本家籌劃之心,忠誠無二啊!”

  唉,馬場信房說到這裏,長嘆一聲,轉身去追山縣昌景。

  武田勝賴站在原地,眉頭緊皺,怒氣未消。

  而跡部勝資則在一旁,看向山縣昌景的目光,露出了幾分陰毒之色。

  馬場信房走後,內藤昌豐,小山田信茂,一條信龍等家臣,亦紛紛告退,衆人不歡而散。

  高天神城,在經歷山縣昌景猛攻,而西之丸陷落之後,城池陷入兵糧匱乏的窘境。

  而此刻,城池被武田軍圍得水泄不通,內外消息無法傳遞。

  故而小笠原長忠並不知道,信長已從岐阜城出陣,率大軍救援高天神城的消息。

  而德川家康集結得近一萬德川軍軍勢,因爲畏懼武田家的大軍,所以並不敢靠近救援,只能苦候信長大軍到來。

  六月,信長所率領的三萬織田家大軍,從尾張直入三河,併到達吉田城下。

  吉田城,位於北面三河設樂郡長筱城,野田城,與東面遠江濱鬆城,二俁城,高天神城的中線地帶,位置十分關鍵。

  此城由德川家康手下頭號大將,東三河旗頭,酒井忠次把守。

  信長主力大軍抵達城下之後,德川家康,酒井忠次連夜趕至織田軍中,向信長陳詞,請信長髮大軍於高天神城下與武田家決戰,解救德川家眼前的危局。

  面對德川家的請求,信長一時猶豫了,而麾下家臣亦是各種反應。

  而織田家軍議同樣的情況,亦出現在武田家一邊,信長主力大軍到達一事給與,武田軍很大震動,德川織田加在一起快四萬大軍,若是兵臨城下與武田軍決戰,到時武田該採取何種對策。

  是前功盡棄,在強敵面前撤退,還是停止攻城,與之決戰,先擊退織田德川大軍。

  軍議之上,家臣們亦是各持意見。

  武田勝賴雖沒有明說,但是態度是主戰的,而跡部勝資,長阪光堅,武田信豐亦是支持武田勝賴的意見,山縣昌景,馬場信房卻是堅決反對。

  軍議之上,逐漸演變成,甲斐系家臣與勝賴親信家臣一派的劇烈爭執。

  兩邊爲了壓過對方,而脣槍舌劍十分激烈,而相互誰也不能勸服對方。

  軍議中,眼見衆人吵成一片,作爲首席家臣卻反而一直一言不發的山縣昌景,低聲言道:“這或許是武田家滅亡的徵兆啊!”

  就在山縣昌景感慨完畢之後,突然一名使番,急速奔入軍帳之中。

  此人一臉興奮地向武田勝賴,以及衆家臣們稟報,言道:“主公,小笠原長忠因糧盡,以求全一族,城兵上下安全之條件,向我軍請求降伏!”

  此言一出,本是爭吵不已的,武田家衆家臣們頓時都沒有了聲音。

  過了一陣之後,支持勝賴的跡部,長阪等家臣一方爆發出激烈的歡呼聲,而山縣,馬場一方卻乍然無聲。

  山縣昌景覺得自己的擔憂更加深了,這在高天神城下冒險的勝利,恐怕會更令武田勝賴自信過剩。

  終於高天神城還是向武田家降伏了,武田勝賴的冒險求戰成功了。

  武田勝賴以駿河富士郡一萬貫之地,更易高天神城之地,給與小笠原長忠安堵,以換得高天神城開城投降。

  而聞之高天神城降伏之事,織田德川再與武田軍決戰,也無意義。

  因爲德川家丟失高天神城的損失,以及自己遲到一步的歉意,信長於是送了德川家康兩大袋的黃金作爲補償。

  之後信長自率大軍返回岐阜城,德川家康亦返回濱鬆城。

  儘管三河戰事有所好轉,但二俁城,高天神城的連續丟失,令德川家在遠江的局勢繼續惡化。

  織田德川退兵之後,勝賴覺得已給與德川家足夠教訓,於是撤兵而還。

  事後,武田勝賴任命駿河水軍大將岡部貞綱的侄兒岡部元信,擔任爲高天神城城主,在此前方監視德川家。

  儘管得到了高天神城,但是勝賴與山縣昌景的決裂,以及兩派家臣團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這倒是爲將來武田與織田的決戰,埋下了隱患。

  天正二年,六月。

  能登國,七尾灣。

  此時雖值盛夏,但是從七尾灣吹來的海風,卻化解了當地的炎熱。

  在結束了加賀戰事之後,李曉返回越中,順便就帶着妻兒在此避暑。

  天氣晴朗,站在七尾灣遠眺,海面之上波光粼粼,而遠處的立山連峯赫然在目。

  海風吹拂着,在一旁的沙灘之上,李曉的次子李用,正騎乘着一匹戰馬,在沙灘上快速奔馳着。

  而在他一旁數名李曉家臣之子,充作玩伴,亦驅馬跟在李用身旁。

  小幡由貞與幾名侍女,則是坐在樹蔭之下準備茶點,同時他還一臉關切地看着兒子,生怕他騎馬太快,有所閃失。

  李曉見着這一切,心底露出幾分輕鬆愜意的神情,而李用的清爽孩童笑聲,亦從耳邊遠遠飄過。

  此情此景,遠勝於戰場之上的喧囂,以及本家內部之各種勾心鬥角。

  在李曉手中的手札上,已是這次高天神城合戰的戰報,同時還有武田勝賴向李曉的一片訴苦之言。

  實際上自從真田幸隆病逝之後,武田勝賴身旁再無一人可以出謀劃策的人。

  而勝賴在信中的意思,十分誠懇地請李曉返回中樞,接替山縣昌景,而飛驒越中軍團就讓李正提前轉正,子承父業。

  李曉看此之後,亦未想到,勝賴繼承家督,與山縣,馬場等家臣的關係,居然僵化到這個地步

  (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