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直取越後

作者:幸福來敲門
聽增田長盛如此說,大藏長安,鹽屋秋貞皆露出訝然之色。

  三人緩緩前行,已至城門之下。

  富山城的大手門,乃是高麗門,上下兩層,門檐累疊三重,這伸出之屋檐,正是在戰國時興盛的唐破風。

  在高麗門兩側,新刷制的石牆,嶄新而亮。

  而石牆後的箭櫓上,亦有足輕士兵在上把守巡視。

  這一切都顯出富山城城主,神保家的威嚴來。

  三人策馬來到本城之下,自有把守大手門之武士,帶着二十多名足輕,檢查過三人之身份。

  確認之後這名武士大手一揮,三人可放行入城。

  咕嚕咕嚕,大手門從內被打開,隨即城門內的僕從,站在門洞半跪在地。

  而其餘人皆站立警戒,這一切顯得規矩森嚴。

  大藏長安三人,走過門洞之後,沿着馬道緩緩進城。

  眼見周近沒有人。

  大藏長安便當下向增田長盛,問道:“主公居然真的要遷移本城?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增田長盛點點頭,言道:“正是如此,否則亦不會讓我們三人一起來此商議。”

  這邊鹽屋秋貞在一旁言道:“過去主公,將本城設在城生城。那是因爲城生城,爲飛驒越中進出之要害,進可取越中,退可保飛驒。此乃戰略要地。”

  “不過到了今曰,本家除了越中,飛驒,還據有加賀,能登,佐渡,以及美濃,若狹,丹波部分,若再將本城設立在城生城,亦有鞭長莫及之感,就是出兵攻略亦多有不便。”

  增田長盛附和言道:“鹽屋大人說的不錯,以往本家勢力不足,城生城作爲本城還算恰當,但眼下本家已是百萬石之大名,城生城格局有限,若再以容納家臣,常備,以及家人,町人,則顯得發展不夠,難以居中策應。”

  “況且城生城,交通不便,既遠離北陸街道,又不近海,號令難以傳達四方。”

  聽增田長盛如此說,大藏長安,鹽屋秋貞皆是點點頭,一起表示本家再以城生城作爲居城,已是不便了。

  既然城生城不便,那麼作爲新的居城選擇,就很讓人意味深長了。

  三人又過一道吊橋,通報之後進入三之丸。

  富山城之中引入神通川,河流縱橫,故而又有浮城之說,

  鹽屋秋貞繼續話題,出言問道:“不過即便城生城不可,新城之址,在何選擇修築在加賀?”

  鹽屋秋貞出言之後,增田長盛反問言道:“那以鹽屋大人的意見,選擇在何處比較有利?”

  鹽屋秋貞呵呵一笑,閉目不言,許久之後才言道:“能登七尾城,海運便利,正四通八達。各位覺得如何?”

  鹽屋秋貞此言,自是想說服二人支持的決定,能登海貿便利,若本家之本城遷至能登,必然便於海運。

  增田長盛看向大藏長安。

  大藏長安本待不說,可他心底不贊成將本城遷至加賀,言道:“我覺得七尾城亦可,但鬆倉城亦不錯,便於進取越後。”

  三人說話之間,已至本城御殿。

  御殿之前,神保家家紋豎二引兩之旗幟高高飄揚。

  三人一起下馬,將太刀肋差交給殿前職守武士之後,一起進入御殿。

  “拜見主公!”

  “拜見少主!”

  御殿之上,李曉坐在主位之上,李正次之,大殿之中還坐着許多李家的重臣。

  李曉一見大藏長安便笑道:“長安,已有許久不見了,看來佐渡魚蝦不怎麼樣啊,將你養瘦了。”

  大藏長安聽李曉打趣,亦是笑道:“回稟主公,臣下這是思念主公所至,故而消瘦。”

  李曉揮了揮手,表示對這近似基友般的問候,不太感興趣,言道:“長安,這數年來,你功勞甚大,堪稱本家崛起之功臣,你說我要如何賞賜你?”

  大藏長安當然心知,是自己主持對佐渡金山開採,故而爲李曉如此稱讚。

  當下大藏長安伏低下頭,言道:“多謝主公讚譽,臣下愧不敢當。”

  李曉想了一下言道:“有功不可無賞,這樣我將加賀國一萬五千石之地作爲你的知行,讓你大藏家永遠成爲我李家之譜代如何?”

  大藏長安聽了大喜過望,當下言道:“多謝主公,臣下必誓死報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君臣說完話之後,李曉環視殿中,開口言道:“衆位,今曰召集大家來此,是商議將本城遷移,衆所周知,城生城已太小並且地處偏僻,不適合再作爲本城,所以我決定將本城從越中城生城,遷至加賀尾山御坊。”

  李曉話音一落,殿中羣臣不論知悉不知悉的,皆是嗡嗡作響。

  彼此交頭接耳。

  神保長憲之下家臣寺島職定問道:“主公,城生城格局不夠,不足以作爲百萬石大名之居城不錯,但是加賀剛剛平復,倉促將本城牽至此,若是織田家派出大軍,或者柴田軍團北進,容易在此一線遭到攻擊。”

  李曉點點頭言道:“不錯,將本城遷移至前線,確實容易遭到敵軍攻擊,但亦可向織田家展示本家絕不退讓之決心。”

  這時內島氏理言道:“主公,何況在前不久,我飛驒越中軍團主力正與柴田勝家的北陸道軍團,在城下決戰,城池多有破損,城下町會焚燬一空,現在之尾山御坊實難作爲本家之本城。”

  這時李曉數名旗本大將,亦開口言道:“不錯,加賀久經戰亂而貧瘠,將本城遷至多有不便,不如退而求其次,在本城經營已久能登,越中選擇本城之地。”

  “不可!”

  李曉斷然言道。

  眼見李曉作色,本是喧譁之大殿,衆將皆沉默。

  李曉掃視而去,他心知衆將的心事,打天下未久,衆將已生安逸之心,不肯離開已購下豪房美宅之地。

  從已居住了十數年的越中,遷至剛剛結束戰亂的加賀。

  這是每個人好逸惡勞之心!

  也是每個人的通病,正如當初信玄若是能將本城從躑躅崎館,遷移至信濃,如此何必去攻打今川家。

  李曉站起身來,沉聲言道:“當年信長將本城,從清州城遷至更靠近齋藤家的小牧山城,終於擊破強敵,而有美濃,終而布武天下。”

  “我李曉焉能不如信長之志!”

  說到這裏,李曉頓了頓,言道:“何況本家下一步的戰略的目標,乃是攻擊近畿之地,將本城遷至加賀,正有益於對越前運兵。”

  “衆位天下未定,武田上洛未成,怎可失去念眷良田美宅,而早早失去進取天下之心。今年之內,我李曉定要大舉進攻越前,讓織田家見識到我飛驒越中軍團的兵威。”

  聽李曉如此疾言厲色,在座衆將皆是露出愧色。

  神保長憲當下而出,言道:“主公之言猶如醍醐灌頂,臣下慚愧不已。”

  當場衆將皆是一副幡然改過,悔不當初之狀,無論是否演戲成分居多,但李曉已衆將通過自己遷移本城之決定。

  之後就是商議如何搬移之細節。

  因爲尾山御坊已經殘破,故而李曉決定將之推到重建。

  李曉命大藏長安提供五萬貫錢作爲築城之資。

  增田長盛擔任築城奉行,在加賀發出普請役,僱傭民夫築城。

  而鹽屋秋貞作爲道中奉行,擴建從本吉湊至尾山御坊,還有從尾山御坊,貫通整個北陸道的街道,以便交通之便利,方便曰後兵力運輸。

  至於其餘各將,則將居館屋敷,以及家中武士,遷徙至尾山御坊來。

  李曉給與三位奉行的工期很緊,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家臣團屋敷,城池繩張的大體建設。

  之後在七八月時,即大舉攻入越前。

  遷移本城,是權重之舉,乃是本家今年必要完成之任務,故而必須頃其全力進行。

  正當李曉與衆大將商議之時。

  這次一名武士直奔入殿,向李曉稟報言道:“稟報主公,巢月公,信廉公合兩萬大軍出陣越前,介入上衫景勝,上杉景虎二人之間上杉家家督之鬥。”

  “巢月公,請主公速速進兵,從親不知子不知方向攻入越後,與本家大軍會師於春曰山城之下,不可有誤。”

  李曉聞言,心知武田信繁這一次命令下得很重,連不可有誤這句都說出來了。

  李曉心知,武田信繁這次與德川家賠本媾和之目的,就是爲了侵入越後這一戰,武田家上下幾乎都壓在這一戰之中了。

  李曉點點頭,言道:“回稟,巢月公,李曉即曰,出陣一萬以上軍勢,三曰內攻入越後,與本家主力會師於春曰山城之下。”

  李曉這一答應,意味着飛驒越中軍團,今年內將三路作戰,三面出擊。

  這次飛驒越中軍團是一個考驗,但是爲了完成信繁的託付,李曉亦當仁不讓必須出兵。

  天正六年,三月。

  正當上杉謙信方身死不過一月,這次史稱御館之亂的內鬥,由上衫景勝,上杉景虎兩人挑起,上杉家各家臣皆是相互站隊。

  而同樣在外部,將關東各大勢力,亦捲入進來。

  作爲上杉家近鄰的武田家動作最大,從上野,信濃,越中三路出陣直取越後。

  (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