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躍馬橋、段志玄
而今那邊戰事已定,算算日子,宋缺估計已拿下了南海和龍川兩郡,黃麟便將中南半島之事托盤而出。
還沾了些茶水,以指代筆在石桌上畫了幅簡易地圖,並將占城三季稻和海船之事也坦言相告。
王通撮着幾根被扯下來的鬍子,直愣愣的看着舊上的茶漬地圖,久久不語。
好半響,才喃喃道:“稻穀一年三收!魚羣無算!跨海而擊!這中南半島實乃又一個巴蜀天府之地也!”
黃麟淡然道:“除了漢民太少,那邊確實是塊寶地,不過流民南遷之策已行了大半年,截止七月初,中南半島已有漢民近兩百萬,隨着中原戰事愈發激烈,流民會越來越多,這也算是充民實邊之策了。”
“中原戰亂,苦的大多是平民百姓,就算你不遷,那些世家大族也都會千方百計的將這些人口收攏隱瞞,以後就算你能定鼎中原,也會另有一番波折。”王通學貫古今,對這些世家門閥的的動作了解的很。
黃麟點了點頭,對王通的說法非常認同。
每到新朝建立,人口便會暴減,除了戰爭引起的各方面減員外,還有很大一部份便是這些世家大族隱藏的人口所至。
徹底瞭解了黃麟手中的地盤勢力後,王通對他收服杜如晦的信心倍增。
兩人一直聊到金烏西墜,才結束了話題。
時值飯點,王通看了看天夜,開口道:“你小子頭一回來長安,老夫就不在家中招待你了,帶你見識見識長安第一樓。”
“哦?長安第一樓?”黃麟來了興致。
能將名字取的這麼囂張,想來定是有過人之處。
王通起身撫須,邁步向亭外走去,嘴上說道:“走吧,還需要派人快馬訂桌,否則好地方可都要被要給佔了。”
還要預約佔位?
黃麟大感好奇,起身跟上,“究竟是何地方?竟還要訂桌?”
“當然是有西市最高的福聚樓了,三樓的景緻最好,靠東的座席更可盡覽永安街躍馬橋一帶的迷人風光。”
“躍馬橋?!黃麟眉眼一挑,半好奇半驚訝的問道。
驟聞躍馬橋,他瞬間就想到了楊公寶庫。
魯妙子很早便將寶庫的進出方式教給他了,其中激活寶庫的總開關便在躍馬橋底。
只不過眼下所佔的地盤盡在西南,長安相隔太遠,他便考慮過楊公寶庫的事。
甚至連躍馬橋都沒去打聽。
王通見他似對躍馬橋感興趣,一邊走向前院,一邊說道:“躍馬橋在西市那邊,位於延壽坊和光德坊之間,橫跨永安渠,因兩旁皆屬富商貴胄聚居之地,變有人稱之爲富貴橋。”
黃麟頓時瞭然。
原著中雙龍是從孤獨府後院的井中進的寶庫,想來那孤獨府應該就在延壽、光德兩坊之中。
嗯,還有石之軒假扮的大德聖僧所在的無漏寺,應該也在躍馬橋附近!
待王通交待了府中家僕後,兩人乘了一輛大氣樸拙的馬車,出得府出。
長安城內坊與坊之間都以圍牆街道分隔,井然有序,每坊四門,主要街道是以十字形貫通各門的石板路,小巷成方格網狀通向坊內主街。
王府位於宜仁坊西北,宅門外便是宜仁坊的西街。
馬車從側門小巷出府,被一匹老馬拉着駛出小巷,到路口後右拐上到西街,走西坊門出了宜仁坊。
據王通介紹,崇仁坊和宜仁坊之間的南北向街道名爲望仙大街,馬車向南前行不久,便進入接通春明門和金光門的光明大街,朝皇城的方向走去。
通過掀起的車簾,王通笑道:“皇宮左右最多權貴鉅富,目的是易於攀附皇室,故而競相修建宅第,兼有購物方便之利,所以東四兩市以北的幾個裏坊,都有金坊之稱。”
黃麟瞭然,早先他一路遊逛時便已發現此點,此時見到來往於光明大街的馬車都極盡華飾,行人衣着光鮮。
加上剛纔在入眼所見的高宅大院,便知道世情確實如此。
一路過崇仁坊,又經皇城的安上門、朱雀門和含光門,來到城西時,夜幕已降。
遠遠得,便能見到西邊的燈火一片輝煌,映得附近明如白晝,行人車馬也愈發多了起來,氣氛勢鬧無比。
經過延壽坊後,寬達十多丈的永安渠橫斷東西,在前方流過。
一座宏偉的大橋雄據於水渠之上。
馬車順着人流緩緩前行,透過掀起的門簾,黃麟好奇的問道:“這就是躍馬橋?”
“不,此乃光明橋,躍馬橋還在南邊一點。”王通撫了撫須,又接着道道:“過了光明橋便是西市,那聚福樓就在西市臨永安大街的中段,你我不若下車步行過去,正好可以近距離看看這永安渠。”
黃麟對此沒什麼意見。
筆直的永安渠與永安大街平行的貫穿南北水門,橋下舟楫往來,橋上行人車馬不絕,四周盡是巨宅豪戶。
黃麟側頭南望,藉着燈水,遠遠的能看到南邊的路口也有座寬大橋樑橫跨,橋上人來車往,似乎比這光明橋還要熱鬧幾分。
王通對此毫不意外,初來長安者,大多如此,“咱們腳下的河流乃永安渠,接通城北的渭河,供應長安一半的用水,乃長安水運交通要道。”
“那邊是躍馬橋,永安渠上十四橋,以躍馬橋最爲恢宏,一會到了樓上,遠眺而望,和站在地面相比,別有一番風味。”
“哈哈,倒要見識見識,看看這長安夜景和洛陽有何不同。”黃麟笑道。
“兩都確有不同之處,東西兩都雖都是宇文愷所築,但相對而言,長安多了分底蘊沉澱,令人不自覺的便能感受到那份豪邁大氣,洛陽雖少了些許底蘊,卻更具活力一些。”
黃麟想了想,好像確實如此。
兩人緩步過橋,沿永安渠向南緩行,不久便到了躍馬橋西端,橋頭還有三五個隋兵站崗,倒是令黃麟驚訝了一下。
因大街對而便是西市的兩座坊門,是以此處人流格外密集,摩肩接踵大抵如是。
聚福樓便位於西市東側的兩座坊門之間,樓高三層,高不足四丈,不說和襄陽的漢水樓比,還沒洛陽的有間樓高,但在此地已是出類拔萃。
王通和黃麟橫穿永安大街,徑直進到大堂,熟門熟路的和小二招呼了一聲,在小二的帶領下一邊上樓,一邊說道:“長安這邊有先帝禁令,私人樓宅不得超過四丈,違者以謀逆論處。”
“洛陽因是陛下新建,宮城又處於洛水北岸西部,在安全上來說倒是比這邊要高些,因此也沒這禁令。”
兩人被小二帶到東邊臨街的一間雅間,一張方桌靠窗而置,窗口正對着大街對面的躍馬橋,地段確實極佳。
一面欣賞着下面穿流的車馬舟楫,一面品嚐着關中美食,嘴上聊着些無關緊要的話,輕風撫面,隱隱還有梵唱傳來。
黃麟尋聲望去,卻是躍馬橋南側的坊中傳來,那邊似乎有一間不算大的寺廟。
“前輩,那邊似乎有間寺廟?”黃麟擡手指了指。
王通順着黃麟手指的方向看了下,隨意道:“哦,那邊是光德坊,靠安化大街那邊有座無漏寺,據說裏面的大德聖僧乃是有道高僧,不過此人常年閉關,老夫倒是所知不多。”
黃麟心頭一跳。
無漏寺,大德聖僧,還常年閉關!
這不妥妥的就是石之軒麼?!
深深的看了一眼,便將其按下不提。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下面的人流已逐漸稀少。
兩人正要打道回府,黃麟倏然轉頭看向躍馬橋。
那裏正有一身材偉岸的男子持劍而立,其人二十許,長的氣宇軒然。
以黃麟的目力,雖遠隔二十餘丈,但也能看清此人表情。
便見此人一臉狠厲,擡頭朝聚福樓望來,提氣高喝道:“楊文幹,給段某滾下來!”
其聲不小,竟將樓中喧鬧都一把蓋住。
黃麟挑了挑眉,回頭朝王通身後的牆壁望去。
果然,那邊有聲音傳出。
“喲~這不是關中劍派的首徒段志玄麼?怎麼?要給你那沒用的師父邱文盛報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