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苟舉人當賬房

作者:魚龍門
錢家賣祖業田了。

  三代累積買進的青川縣上等優質水田,共二十萬畝,盡數賣與齊王府,交易額達到駭人聽聞的八百萬兩白銀。

  此事震驚齊郡!

  王府廣場的告示欄上,公示着齊王的感謝信,感謝錢家的深明大義,襄助齊王府拯救齊郡百姓的仁善之舉,並公開讚揚錢家爲良善之家,豪族楷模!

  一同發佈的公告,還有齊王簽署的招募令。

  三天後,齊王府將再次招募百姓耕種,從錢家收購而來的二十萬畝青川縣水田,將按照每戶三畝劃分,累計共招募六萬七千戶,大概惠及三十四萬百姓。

  這兩份公告,張貼在王府廣場的公示欄,郡府府衙外的公示欄,以及四大城門口的城牆上。

  隨着消息傳開,城內外的百姓歡呼雀躍,爭相奔走,呼朋喚友前來詢問確切消息。

  大量百姓蜂擁入城,聚集在城內不捨得走,迫切期待三天後的招募。

  在齊王府按戶分發耕田的政策下,人口衆多的大家庭紛紛拆分開來,已經成家立業的兄弟,各自分家領田。

  每戶三畝水田,這是按照平均每戶五口六口人來劃分的,再多就養不活了,這也是爲了遏制農村出現大家族,日後阻撓牴觸齊王府的政令執行。

  招募大會定在三天之後,那是因爲方大同現在騰不出空來。

  這三天,長史方大同在緊急培訓那一百二十多名文人士子,由於考覈標準一再降低,通過率百分之九十九。

  只要考覈不作死,數學題答對了的,統統錄用。

  如今事情多,任務重,二十萬畝水田必須儘快完成劃分,招募的六萬七千戶百姓需要重新登記造冊……

  因爲春耕在即,一切都要趕。

  農業社會,天大地大不能耽擱了春耕,這是頭等大事。

  按照齊王的話說,這些文人士子只要態度端正都是人才,即便真有廢材,那也得物盡其用,當柴火燒還是可以的嘛。

  在親衛軍的護送下,一百多名吏員走出了北城門,將要進入沃野千里的青川縣,要給三十多萬百姓劃分耕田。

  此事可謂轟轟烈烈,齊郡六縣的百姓都已知曉,到處都在討論齊王殿下的仁德與良善,誇讚他愛民如子,善待百姓。

  北城門。

  自上次孫滿率領私兵攻打過後,破損的城牆修繕一新。

  鮮血漸染成暗紅色的城牆,也經過多次洗刷,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煥然一新。

  碧空如洗,陽光燦爛,今天是個好日子,一百多名整裝待發的文人士子各個都笑容滿面,自信心爆棚。

  雖然大家的起點很低,但是齊王府說到做到,一經錄用每人幾百文的安家費當場就發放了。

  沒有所謂的職場打壓,剛剛錄用就來了大活,給三十四萬百姓劃分二十萬畝上等優質水田。

  其中還有耕具、耕牛排查統計,水渠規劃,戶口登記造冊……

  總之來大活了,每個人都要忙的腳後跟不着地那種,工作能力強,表現出色的吏員,也許立馬就立功,升職加薪了。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三甲兄別送了。”

  “是啊,我們就要出城奔赴青禾縣,爲三十四萬百姓劃分耕田而作戰了,苟舉人你留在大後方,爲我們統籌糧草,也算是爲解救百姓做出貢獻了。”

  “我……”面色無限落寞與無奈的苟舉人,長嘆道:“想我苟高忠可是堂堂舉人啊,居然真的將我放在一間小糧鋪當賬房,殿下何其不公?”

  “這是大材小用,對苟某人滿腹才情的莫大浪費啊!”

  ……

  北城門口,苟舉人前來送昔日的同窗好友,以前的小夥伴,大家將要前往青禾縣給三十四萬百姓劃分耕田。

  所有文人士子都信心滿滿,士氣高昂。

  只要想一想六萬七千戶百姓,二十萬畝上等水田,三十四萬百姓……這一個比一個龐大的數字,就令人豪情迸發,幹勁充斥全身。

  唯有苟三甲一個人神情落寞,滿臉無奈。

  這是立功的好機會,脫穎而出的好時機,可惜統統與他無關。

  齊王已經親自發話,苟三甲必須在南城區的糧鋪當賬房先生,並且得幹滿一年,工作不能出差錯。

  縣尉張大牛率領三支百人隊,護送一百多人的吏員隊伍踏上了前往青禾縣的路程,本次的吏員隊伍由章明傑、李四靖兩人負責。

  在隊伍後面,更有無數拖家帶口的百姓跟隨,舉家搬遷。

  長長的隊伍從北城門浩浩蕩蕩而出,一直延伸到北面平原的地平線盡頭,場面恢宏壯闊,讓圍觀者恨不得親身參與其中。

  “唉……”

  苟舉人站在城門口,踮起腳尖,伸長脖子遠瞭長長的隊伍,又是一聲長嘆。

  “三甲兄,據我所知,您是在父兄逼迫下,不得已才向齊王負荊請罪的,這與您自身的意願相駁。”

  “可是爲何現在你長吁短嘆,滿臉盡是不能好好爲齊王府效力而扼腕嘆息?”

  一個落魄的中年秀才,身穿早已漿洗髮白的破舊直裰,站在城門口的角落,兩眼灼灼的盯着滿臉落寞的苟三甲,並出聲質問。

  苟舉人曾當衆斥責齊王不尊重讀書人,羞辱士子,並號召齊郡所有文人士子牴觸齊王,拒絕爲齊王府效力,然而現在卻一副爭相效勞的忠犬模樣。

  如此巨大的轉變,着實令人難以置信。

  苟三甲不由的老臉通紅,不過還是正色道:“學文兄,以前我錯了,爲了一己私利而阻撓大家爲齊王府效力。”

  “學文兄,或許你該放下心中的執拗,也去啓蒙學堂學習新式文化,通過雙考後領一份月俸,爲百姓辦點實事。”

  “如此既能養家餬口,又能施展你的才幹與心中抱負,何樂而不爲?”

  中年秀才李學文冷聲喝道:“我輩讀書人,當心存氣節,寧折不彎,豈能爲五斗米而折腰?”

  “昔日好友明傑兄,子敬兄,已經變節,他們是迫不得已向現實妥協。”

  “可你三甲兄舉人的功名在身,又出身豪族,喫穿不愁,爲何也違背自身意願,向權貴俯首?”

  “聖人云,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莫非爾等都忘記了?”

  面對落魄秀才李學文的連番質問,苟舉人怔立當場……

  李學文是個秀才,他跟章明傑、王子敬是好友,當日曾三人攔住齊王的王駕,索要自己的廩米。

  廩米,是大楚給優等秀才的優待,每個月六鬥,也就是六十斤糙米。

  不過齊王取消了文人的優待,這廩米是別想了。

  章明傑跟王子敬被齊王罵醒,進入啓蒙學堂學習,通過雙考,現在已經是長史方大同的書吏組的成員。

  而這個李學文生性頑固執拗,認死理,認爲齊王取消文人的優待是違法的,有違大楚律例祖制。

  不願意低頭,現在依然落魄的很,餓着肚子。

  “學文兄……”苟舉人盯着對方,鄭重說道。

  “你也目睹了剛纔的場面,齊王府宣佈給百姓劃分耕田,全城百姓歡呼雀躍,言談之間盡是對齊王的感恩戴德。”

  “齊王府的以工代賑,拯救了無數頻臨絕境的百姓,至今已有六十多萬百姓將分到耕田,衷心擁戴齊王。”

  “這就是民意,亦是大勢,而大勢不可逆!”

  苟舉人是在負荊請罪那天,被全城的父老鄉親給罵醒的。

  這些天他已經想明白了,齊王愛民如子,齊王府代表的便是民心所向。

  李學文呆滯當場……

  “學文兄,你好好琢磨琢磨,我先回去了,南城糧鋪還有許多百姓等着買糧。”

  “對了,剛纔明傑兄跟子敬兄離開的時候,各給了我幾十文,交代轉交給你,買點糧食回家,讓叔叔嬸嬸還有侄子侄女喫頓飽飯。”

  “這是一百文銅錢,是我們三人湊的,是我們月俸裏支取出來的,安心用吧。”

  苟高忠將一個錢袋子塞到李學文手中,便轉身進了城門。

  以前的苟高忠行走在街上,那都是擡頭挺胸,目不斜視,前呼後擁的,現在卻低着頭,步履匆匆。

  “苟舉人!”

  “舉人老爺!”

  認識他的百姓,紛紛駐足打招呼。

  苟高忠無奈的苦笑道:“莫要再叫舉人老爺了,齊王說咱們齊郡不認這一套,我現在是南城糧鋪的賬房先生,大家需要買糧食的可來找我。”

  “糙米三文六一斤,小麥三文錢一斤,拿戶籍憑證過來,每月限量限購。”

  ……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