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一章:打破心魔,重塑百姓信心
“父老鄉親們,蠻鬼子已經是殘兵敗將,決不允許一個蠻鬼子突破俺們的防線。”
齊州城會戰打了兩天一夜,現在已經進入第二個夜晚了。
在這短短的兩天一夜裏,郭羿先是擊退匈奴騎兵斥候,帶着俘獲的八百匹戰馬,護送百姓抵達青蒙縣。
隨即在青蒙、青禾兩縣開展全民動員大會,號召了幾十萬青壯百姓,馬不停蹄的趕赴齊州城北城郊以北,晝夜不停的挖掘陷馬坑。
終於佈下了這密集的陷馬坑陣地,橫貫齊州城北方整個廣闊的平原地帶,將逃竄的殘兵敗將盡數堵住了。
“所有人注意了,狼筅在前,竹矛在側,配合攻擊!”
郭羿開始指揮百姓作戰,用特製的狼筅攻擊意圖棄馬徒步穿過陷馬坑陣地的蠻鬼子。
狼筅,這是一種長達一丈五六尺的長兵器,截取竹子前端製作而成,尖端套上鋒銳的矛尖,其它的枝椏也套上鋒銳的箭簇,再用火烘烤提升其硬度,主幹綁縛各種鐵片。
這是另一片時空,大明抗倭將軍戚繼光發明的一種長兵器。
狼筅其實說白了,就是用竹子前端製作的長兵器,之所以威名赫赫,是因爲戚繼光給狼筅搭配了長矛,護盾,大刀,組建了聲名遠揚的鴛鴦陣。
郭羿在忠武堂特訓的時候,楚天麒作爲總教官曾親自授課,其中便着重講解介紹過名將戚繼光,以及他南征倭寇,北抗韃靼的各大戰役,還有他發明的虎蹲炮與狼筅,開創的鴛鴦陣的戰術戰法等。
郭羿在忠武堂聽課之後,一直牢記在心。
這次在青蒙,青禾縣動員青壯百姓,前往齊州城北城郊以北佈置大量陷馬坑陣地,郭羿就一直在思索。
密集的陷馬坑陣地,只是限制蠻鬼子騎兵的阻敵之策。
如果蠻鬼子騎兵棄馬,改爲步兵突圍,到時候普通百姓拿什麼去抵擋這些馬刀兇狠,箭術犀利的蠻鬼子‘步卒’?
思前想後,郭羿決定採用鴛鴦陣的法子來對付棄馬改步的蠻鬼子。
首先一丈五六尺的狼筅,四五米長的距離能夠給與首次上戰場的青壯百姓極大的安全感;其次狼筅在前,其餘的各種竹矛,木棍,扁擔,鋤頭,可以使勁招呼,具有很強的容錯率。
郭羿拿定了注意後,於是這兩天一夜的時候,幾十萬青壯百姓在前線挖掘陷馬坑,佈置密集的陷馬坑陣地。
而青禾、青蒙兩縣的老弱婦幼,便在家中砍伐竹子,大批量的製作狼筅與竹矛。
所幸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在今天夜裏蠻鬼子殘兵敗將潰逃的時候,狼筅與竹矛在青壯百姓手中,大發神威。
“蠻鬼子出來了,用狼筅頂住他!”
“快快快,用長矛扎他,扎死他!”
……
一回生二回熟,這些青壯百姓第一次上戰場,而且這狼筅四五米長,身材高大力氣壯的人還行,瘦弱的便兩個一起擡着使用。
漸漸的越用越趁手,其餘旁側打伏擊的竹矛,那也扎的凌厲刁鑽。
這些蠻鬼子雖然是北莽精銳軍卒,奈何落入了陷馬坑陣地,必須棄馬步戰,等於戰鬥力消減了一大半。
再加上,本就是一羣敗逃的潰兵,精疲力竭,身上箭壺裏的羽箭所剩無幾,又遇上了狼筅這等超長兵器,那真是處處受制,憋屈的很。
打到後面,這些潰逃的蠻鬼子知道突圍無望了,乾脆退出陷馬坑陣地,撤回包圍圈內,打算結圓陣就地防禦。
郭羿一直在騎馬來回奔走,密切關注敵人的舉動,仗都打到這份上了,豈能再讓他們負隅頑抗下去?
“兄弟們,父老鄉親們挖掘了陷馬坑陣地,又用狼筅將意圖逃竄出包圍圈的蠻鬼子給打回去了,他們居功至偉。”
“現在輪到咱們騎兵營進入包圍圈,與這些潰逃的蠻鬼子一決勝負了!”
隨着郭羿一聲呼喊,四百騎兵開始集結,馬刀組,弩箭組,層次分明,又互相搭配有度。
“忠武!”
騎兵營衆將士齊聲大吼,右手捏拳捶擊着胸口行軍禮,士氣高昂,有戰死疆場,報效家國之志。
密集的陷馬坑阻止了蠻鬼子騎兵突圍出來,同時也阻攔了郭羿的騎兵營進入包圍圈,但對郭羿對此早有安排。
隨着他大手一揮,旁邊的人羣中涌出一羣青壯,各個扛着一塊門板,將其平鋪在地面,立馬搭建出了一條可以臨時通過陷馬坑陣地的康莊大道。
郭羿指揮整個騎兵營四百騎,一陣旋風般快速穿過陷馬坑陣地,而負責鋪路的青壯百姓一擁而上,迅速將鋪路的門板撤走。
對面的蠻鬼子潰散騎兵,還沒反應過來,郭羿已經率領麾下四百騎兵通過陷馬坑陣地,並對開始聚集的蠻鬼子騎兵發起衝鋒。
“哈哈哈,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這些南蠻子的狗屁騎兵,居然還敢向我等發起衝鋒!”
“衝啊,砍翻他們,讓這羣無知小兒知曉我北莽勇士的馬刀有多犀利,騎術有多麼精妙。”
一大羣蠻鬼子騎兵,提拎着馬刀嗷嗷叫的迎頭衝了上來,羽箭早就放完了,但一個個都自信篤定,憑藉己方高超的騎術與精湛的刀法,必能瞬間擊潰這羣不知所謂的南蠻子騎兵。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這羣縱橫北方的草原天生騎兵始料未及……
“放箭!”
隨着郭羿一聲令下,一架架安裝在馬背上的改進型諸葛連弩,接連發射。
咻咻咻!
巴掌長的弩箭縱橫交錯,密密麻麻激射四方,中者皆慘叫連連。
弩箭兩輪發射之後,馬刀組的軍卒發起衝鋒,猶如猛虎入羊羣,在蠻鬼子殘兵敗將中橫衝直撞,手起刀落,所向披靡。
“天吶,他們馬背上安裝的是什麼鬼東西?”
眼睜睜的看着滿地的屍首,像是刺蝟般扎滿了短小的鐵箭,在場的蠻鬼子殘兵敗將都嚇傻了。
這些南蠻子騎兵射箭不需要瞄準,那架設在馬背上的機括能左右上下襬動,激射出密密麻麻的巴掌長的鋒銳弩箭,能扎進骨頭裏,扎進戰馬身軀中,完全無法抵擋。
“那是弓弩機括,據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叫作諸葛連弩,這玩意兒早就失傳了呀,齊王小兒爲什麼會有?”
“大家快跑,這諸葛連弩可以連續發射的,而俺們沒有羽箭根本抵抗不了。”
接下來,便是郭羿領着青年騎兵營四處追擊與衝殺,架設在戰馬背上的改進型諸葛連弩,簡直就是可以快速移動的歪把子機槍,殺傷力驚人,統御戰場。
伏屍無數,殺得狂傲不可一世的蠻鬼子精銳心膽俱裂,無力再戰。
負隅頑抗者,盡數被誅殺,餘者皆跪地投降,磕頭求饒,涕淚直流。
在場的幾十萬青壯百姓,看到窮兇極餓的蠻鬼子面對死亡,嚇得屎尿齊流,涕淚直流,磕頭蟲般哀哭求饒的場面。
像是打破內心深處懼怕蠻鬼子的了心魔,重塑了信心,腰桿都不自覺的挺直了幾分。
曾經的大楚是泱泱大國,天朝上民,面對四方蠻夷,哪個不是傲骨聳立,傲氣自生?
但隨着大楚連戰連敗,西涼北莽的大軍連年南下打草谷,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百姓淪爲兩腳羊,任憑欺辱。
而現在,隨着齊王帶領齊郡百姓,接連打敗號稱天下無敵的北莽大軍,驅散懼怕,打碎心魔,重塑信心。
齊郡百姓的腰桿,又重新挺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