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輕車簡從 1
張翁連忙擺手道:“於大人說哪裏話來?我們盼都盼不來呢!不打擾!不打擾!”他又打量了下在場的其它人,問道:“他們是——?”
于謙笑道:“隨從,免費的隨從!”
金光、柳隨風、柳金燕三人紛紛站起身來,讓開條道。謝小石、東方雪、藍兒三人站在於謙的右手側,六個人呈雁翅排開。
張翁捋着鬍鬚,不住地點頭道:“好呀,果然是青年才俊。爲於大人辦事,趕都趕不及,哪裏能收錢?你們說,老漢我說的對不對?”
金光翹起大指道:“對!老伯說的對!”
謝小石嘴巴向左歪了下,滾動兩下,又恢復原狀,只是不住地點頭。
柳隨風拱手道:“這是我們應當的!”
張翁左右打量了下衆人,捋着花白鬍須,不住地點頭。
于謙把張翁讓到中間位置,然後席地而坐,其它人也紛紛坐下,衆星拱月般把二人圍在中間,齊擡着頭看他們。于謙問道:“老人家高壽?”
張翁伸出隻手,比劃了下道:“老漢我今年虛歲七十有五。不瞞你們說,五十年前,老漢我還隨當初的燕王后來的成祖皇帝靖難哩。”
衆人眼睛都亮了起來,翹起大指,嘖嘖稱讚。
張翁挺起胸膛,眉毛、鬍子向上飄了起來,向衆人說起了他的光榮歷史,贏來陣陣“哎!”“呀!”“好!”的讚歎聲,這令他紅光滿面,彷彿回到了年輕時代。
夕陽西下,紅日墜在山腰,大如車輪,落日的餘暉把大地染的金黃,每個人、每棵樹、每幢房屋乃至每件東西好像都被鍍了金,隱隱發出金色光芒。
有條馬車寬的河流金光粼粼,自西向東蜿蜒流淌,河水“嘩嘩”地流着,河兩岸綠草如茵,長的齊腰高,草葉肥嫩,似乎抓抓就能擠下水來。河中間有座木橋,寬可容兩人並肩而過,是由無數巴掌寬的木板拼接而成。
橋兩側沒有護欄,橋墩是幾根水桶粗細的木柱釘在水中而成,木板僅高出河面半根指頭,幾乎是貼在河面上。河水流經木橋時,打着旋渦,不時有幾朵白色的碎花打在木板上,四下飛濺。
在小河北面約幾箭地遠的地方,立着座黑黝黝的高城。城牆有三層樓高,寬可容四匹馬並排行走。城牆由門板大小的青石板壘成,將近半數的青石板上長滿了青苔,顏色墨綠,斑斑點點像是迷彩服。
此城東西有二里多地,南門上鐫刻着三個大字“大名府”。城門大開,可容兩輛馬車並排出入,門兩側雁翅排開,站着兩隊明兵,頭戴紅纓牛皮頭盔,身穿淡紅的布衣,外罩層雪白髮亮的鐵甲,長到膝蓋,腰束白色勒甲絛,前胸後背各有個盤子大小的掩心鏡,鋥光瓦亮,光可鑑人。
他們身材健壯,手持比他們還高半個頭的紅纓槍,腰佩長刀,刀鞘飾以梅花紋,昂首挺胸而立。
于謙等人來到城下,已是滿面灰塵,泥土已爬到了膝蓋上,但是人人紅光滿面,兩眼炯炯有神。于謙踱着方步來到明兵跟前,上下打量,捋着鬍鬚,不住地點頭,嘴角微往上翹。
那兩隊明兵站的更加筆直,胸膛擡得更高,像頭牛,頭高昂着,鼻尖幾乎能碰上天花板。他們紋絲不動,像尊尊石像,氣也不喘下。
于謙眉飛色舞,眉開眼笑,連連點頭道:“好!好!不愧是我大明精兵!”說完,一步三晃,像鴨子似的拐着進了城,頭也不回。
那兩隊明兵頭擡的更高了,眼皮都不眨,還是紋絲不動。
于謙進了城,偷眼回頭瞧了下,“撲哧”聲掩着嘴樂了,腳步輕快的像只鳥。藍兒在後面牽着大黑驢,氣喘吁吁,邊跑邊招手:“大人等等!大人等等!”說話間,于謙已拐過了條街,消失的無影無蹤。
金光翹起大指,衝兩隊明兵笑道:“有料!”笑眯眯地進了城。
其它東方雪、柳隨風等魚貫入城,柳隨風進城時,回頭看了下明兵,也是不住地點頭。
謝小石落在最後,揹着大捆的鋼刀,走到城門口,左右看看,然後問右手邊離他最近的名明兵:“大明有料的精兵,看見我們這麼多人這個樣子進城了,爲什麼不盤問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謝小石落在最後,揹着大捆的鋼刀,走到城門口,左右看看,然後問右手邊離他最近的名明兵:“大明有料的精兵,看見我們這麼多人這個樣子進城了,爲什麼不盤問下?”
衆明兵“刷”地將頭轉向他,橫眉立目,“呼啦”聲圍上來道:“就問你!說!你是誰?帶這麼多刀幹什麼?”衆人連蹦帶跳,吵的沸反盈天。
謝小石張開兩手大叫:“救命啊!我們是一夥的!”
金光回身道:“哎,放開他,我們是同來的,他背的是大人繳獲的賊贓。”
“刷”衆明兵立即分兩邊而立,和原先樣站的紋絲不動,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樣。
金光笑笑道:“謝少俠,你甭見怪,他們也是盡職盡責。好樣的!”他又豎起了大指。衆明兵站的更加筆直了。
謝小石大踏步的進了城,走在馬路上。
大馬路青磚鋪地,可容八匹馬並排行走,向北延伸,約有兩三箭地,就有個十字路口,前面有片足球場大小的空地。街兩邊店面林立,家家緊挨,有賣酒水的,有賣布匹的,有賣服裝鞋襪針織百貨的,光客棧每走十幾步就出現家。
謝小石大步流星,腳步呼呼生風,眼睛緊盯着前方東方雪的白色背影,她往哪兒走,他也跟在哪兒。只見她甩了下袖子,拐進條僅容一匹馬通過的小巷。
小巷的牆有層樓高,由板凳大小的青石磚壘成,走進小巷,頓覺涼風陣陣。
東方雪腳步如飛,約走了半盞茶的工夫,“嗖”地拐向了北邊。謝小是揹着刀,大踏步地緊追不捨,背後的刀被顛的起伏不定,“嘩啦啦”直響。
走到小巷的盡頭,前面是條街,僅容輛馬車通過。街上碎石鋪路,石頭有圓有方,還有六棱形、不規則形、馬蹄形等等,大小不等,貫通南北,鋪了整條街。
街的兩側依舊的店家,大半都有兩層樓,店前有過膝高的臺階,店門退離臺階有五六步遠,使店門前留下了個空地。店家木門木窗,窗戶塗着桔紅色的油漆,打着巴掌大小的方格子,糊着白紙。街的兩側沿路飄着五六面酒旗,白底紅邊,寫着斗大的“酒”字,迎風飄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