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現實+飢餓地獄
某高校論壇。
熱帖《大家,有看過天樞期刊第一期的論文嗎……》
1l:我驚呆了,如果是真的,醫學界真的要迎來大地震了。
2l:肯定看了,昨晚上我導就在大羣裏要我們每人都看,看完寫一篇分析筆記,他第二天還要提問……昨晚火急火燎看完,我只能說如果是真的,諾貝爾預定了吧。
3l:那還是諾貝爾的事情嗎,你想想如果人類真的能做到肢體再生,現階段百分之50的不治之症都不再是問題,哪怕是癌症,比如說肝癌,現在雖然早期能切除,但是如果擴散到整個肝,或者擴散到其他器官就沒辦法了,但是如果人類能夠像動物一樣實現器官再生,哪怕是到了癌症晚期,依然可以果斷實施切除手術,癌症死亡率將大幅度下降。
4l:殘疾將直接消失在人類歷史當中,當然黑市器官移植之類也是……
5l:直接實現生命躍遷了吧,真就人人都是金剛狼?
6l:不是,你們真的看完了嗎,現階段效果哪有那麼好,也就剛開個頭而已,看小白鼠的實驗數據,現在的效果應該也就治個燒傷,手指頭再生都艱難,更別說你們說的器官再生了。
7l:世界上最難的就是從0到1的過程,最艱難的開頭已經過去,難道人人都是金剛狼的未來還遠嗎?李院士威武!
8l:可不可以dream一個有生之年人類‘長生’?李院士加油啊!
9l:我覺得你們想太好了,還沒有人實現實驗復現吧……還記得心肌幹細胞騙局嗎?說實話我真的覺得懸……連西方那邊的實驗室都還沒有傳什麼消息,我們這方面領域還能超過人家不成?怕不是又是一場政治作秀。
10l:講真,建設學術期刊政策剛下來,立刻就傳出成果,估計是給期刊站臺的吧…我們什麼時候能將科研除去政治的因素,國內的學術環境纔會好起來。
11l:笑得,這種騙傻子的作秀也相信?
12l:樓上你才傻子,人家都開發佈會了,正統的學術會議,邀請相關領域國內外的教授學者一起交流學習,作秀會做到這種程度?反正我是相信國內確實在這方面領域有卓越進展!不是單單政治作秀而已。
13l:不可能作假的,你也不看看這個期刊可是國家下政策,那麼多大佬牽頭……某種層面上是整個國內學術界爲李院士背書了,如果這都能造假……
14l:怎樣?
15:要麼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騙局,要麼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奇蹟
16l:是真是假到時候就知道了嘛,那個學術會議我導到時候也會帶我去參加,屆時給大家文字直播哈。
17l:臥槽樓上導師什麼大佬,帶我一個(伸手
如上的高校論壇討論只是一個縮影,由於自媒體將李院士和記者那番對話上傳,加上論文在《天樞》第一期期刊上登刊,就如同一枚核.彈在學術界引爆,引起了空前的反響,《天樞》
第一期的學術期刊也收到了來自海內外無數實驗室和高校的訂閱。
當然,海外對國內的政策並不感興趣,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李院士的成果,人體再生的密碼是否真的已經被來自東邊國度的科學家破解。
無數實驗室已經開始對李院士的論文進行復現,不過至今還沒有結果,雖然短時間無法復現這也是正常的,但畢竟剛出了心肌幹細胞那件巨大的學術騙局,無論是學術界還是資方都對此頗具疑慮。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院士所屬的科學院組織開始了國際學術交流會議,當然李院士的成果也在其中,於是很多人的目光都轉而看向了這次會議。
唐墨白下車的時候,看見眼前人頭攢動,好久沒有在現實見到那麼多人了,一時間有點恍如隔世。
“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囍???????”
龔雯在他後面下車,看見唐墨白神色恍惚,擔心地問,“如果你覺得不適應,我們還是回去吧。?”
“不不,我只是好久沒有看見那麼多人了。?”
唐墨白回過神連忙說,“沒事,我還可以堅持。?”
在路上的時候他已經從龔雯那裏知道了這場學術會議的來龍去脈,對於自己親手帶回來的成果,他也想要親眼見證。
“那走吧。”龔雯點了點頭,隨後車上又走出了幾位便衣的軍人,他們裝作也是會議的參加者,低調卻又狀似不着痕跡地把唐墨白圍在中間,偶爾有人看見了也不當回事。
現在還沒有到學術會議開始的時間,受邀的參加者在大廳領取會議資料,又或者和其他領域內的學者攀談、是喫點主辦方提供的冷盤餐點墊墊肚子。
唐墨白還是第一次參與這種場所,一時間好奇地到處走走看看,還嚐了下冷盤,可能是這次主辦方比較大氣,冷盤提供的糕點都還挺好喫的,唐墨白一連吃了好幾個,一直到龔雯拿了篇期刊過來才停下。“要不要看看李院士的論文?”
“噢噢。”唐墨白連忙用溼巾擦乾淨手,才從龔雯手上接過期刊,期刊入眼全都是熟悉的中文。
唐墨白學理科的時間不長,還沒有什麼感觸,卻敏銳地發現周圍同樣拿到期刊的人一個個臉上都帶着愉悅的笑意,在低聲和同伴討論。
“還真的都是中文。”
“廢話,這是國內的期刊。”
“嘻嘻,有點不習慣嘛,你們看那幾個國外的學者,只能拿複印文件去翻譯,終於也輪到他們有這一天了!”
“希望以後會議都不提供翻譯本,全都給我去學中文!”
“那就要看你們努力了,以後初始論文、專有名詞都是中文起源的話,翻譯詞不達意,別人可不是要學中文。”
“導,你真會日常勸學……那得到什麼時候啊!”
唐墨白默默聽着他們討論,在心裏想到,不會太久的。
很快到了會議開始的時間,類似階梯教室的大廳陸續坐滿了人影,唐墨白原本習慣性地要去靠後坐列,結果直接被龔雯逮到了前排:“你坐那麼後面幹什麼?前面這裏纔是你的位置。”
唐
墨白:啊?不是,這不是專家座位嗎。
唐墨白剛落坐,保安人員也前後左右坐在他周邊,一時間周圍正在讀論文的學者都忍不住擡起頭看向唐墨白。
這誰啊,那麼年輕?
怎麼參加個學術會議還有保鏢啊,哪個大佬的家屬?
他們眼神裏閃過疑問,不時低聲朝周圍人詢問,想當然,根本沒有人認識唐墨白。
而唐墨白纔剛學理科不久,對科研界的大佬也都面生,只好強自鎮定地坐在位置上,等待會議開始。
好在沒等多久,周圍人的注意力就重新回到了會議本身,主辦方很清楚在場的記者與學者都是爲了誰而來的,也不賣關子,把李院士的演講順序安排到了第一位。
李院士一登臺,原本場內百無聊賴的記者立刻提起了精神。
“首先感謝各位的到來,此次會議我想分享的正是最近新出的研究成果,不過在正題開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合訂的論文,同時也是人體再生機制的功臣,將尿苷與人體連接起來的一種嶄新的化合物r2烷酰酚a6甲氧羰,簡稱爲ra化合物……?”
李院士拿起手邊的《天樞》第一期論文,第一期論文裏雖然只有李院士的這篇,但嚴格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合訂的大論文,除了關鍵的人體再生機制論文外還額外刊載了對一種新的化合物的合成與發現,或者說正是這種關鍵的化合物促使了尿苷與人體再生機制的反應,因此要解釋清楚後者,前者是避不開的重要一環。
同時這種化合物也就是從小紅藥裏提取出來的那種。
臺下一片寂靜,開始階段只有偶爾筆與紙摩擦的聲音,學者們當然知道李院士發現了一種從未出現過的嶄新化合物,但還是第一次現場聽到發現者講述,某些細節的東西是論文裏無法體現的,這就是開會探討的意義。
隨着ppt一頁頁展示實驗步驟、繪圖和數據,場下也逐漸出現了某些討論的聲音,很顯然場下的人很多都在自家實驗室嘗試做過了復現實驗,某些數據同樣可以對得上,這都是實驗是否真實,是否作假的判斷依據。
唐墨白在臺下一臉懵逼,知識好像鑽進了他的腦子,但是隻是留下了點痕跡就溜走了。
等李院士大致講解完,臺下立刻舉起了無數的手臂,李院士隨意點了一個人起來。
“你好,李院士,我稍微理解了您整個實驗的過程,我們實驗室也同樣在嘗試復刻這個結果,不過現在遇到了一些問題,請問在化合物這個部分……□?□?╬?╬□?”
李院士沉吟了幾秒,很快開始回答這位學者在實驗中遇到的疑問,以及他們可能忽略過的某些手法,臺下的學者也快速做起筆記,隨着一個又一個問題被李院士逐一解答,配合論文上的數據、以及繪圖,原本他們半信半疑的表情逐漸開始放鬆,取而代之的是眼神開始炙熱起來。
雖然目前還沒有成功復現,但以目前李院士作答情況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起碼他們都沒能發現什麼數據上的漏洞,有一個國家的信譽背書,想來應該也不可能出現類似之前的騙局
的。
那麼最好以這個方向已經成功作爲前提思考,可以想象到尿苷與這種新化合物必定會成爲醫藥界新的熱門方向。
“你覺得我們之後邀請李院士爲我們的項目提供指導,她會答應嗎?”
?獅子星系的作品《無限流,但上交我自己》??,域名[(.)]???♀?♀
“得重新考慮與東華國醫藥公司的合作了,查到專利沒有?”
“查到了,目前的專利權是在科學院……”
“東華國的醫藥領域要起飛了啊。”唐墨白雖然不大聽得懂他們在討論什麼,但是周圍人前後態度的變化他還是能感覺到的,一時間既興奮又滿足,興奮與這個成果是他們國家的科學家做出來的,滿足於他也有一份出力。
等場內的問題都回答得差不多,看了一眼也快到休息時間了,李院士剛要宣佈結束,卻突然有個外籍記者站了起來,大聲問:“請問李院士,這篇科研成果的意義如此重大,爲什麼你卻沒有向國外頂尖期刊投稿,卻反而給《天樞》這種剛成立的期刊投稿?是沒有信心通過國外期刊的審覈嗎?”
此個問題一出,場內直接安靜下來,所有學者撇過頭對提出這種問題的記者行以注目禮,有人皺眉,也有人滿臉好奇。
唐墨白也驚訝地看過去,疑惑地小聲問:“這種人怎麼混進來的?”
門口沒有審查的嗎?
龔雯深吸口氣,剛要用藍牙通知安保,卻聽見李院士淡定地回答:“我是個東華人,爲什麼一定要給國外期刊投稿,而不是給國內?”
記者滿臉理所當然:“像《科技》這類期刊歷史更加久遠,且擁有合理且科學的審稿制度,而《天樞》沒有歷經時間考驗,據說審稿團隊也大多是國內的學者吧……如果您將論文送到類似《科技》的期刊上,我相信質疑的人可能會少很多。”
“質疑的人什麼時候都不會少,他們可以質疑任何他們想質疑的點,”李院士說,“此外,我也並不覺得歷史悠久就一定代表正確,否則我們應該就不是科學家,應該當考古學家,你也不會大咧咧來質問我了,因爲論歷史我們兩邊的地位應該反過來。”
場下適時傳來嬉笑聲,誰都知道記者來自哪個國度,他們以建國時間短著名。
記者漲紅了臉,但他今天是帶着任務來的,哪怕不光彩也堅持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請問您把論文放在剛出的期刊上,是爲了助力這部期刊嗎,這是否代表了某種政治任務?向您這樣的科學家也需要做出某種妥協。”
“我從來沒有認爲我做出過妥協,《天樞》確實缺乏時間與作品的沉澱,但我從來沒有認爲我的論文出現在這上面是我爲天樞增添了光彩,可能有一天事實截然相反,”李院士微笑,“因爲上過天樞,才證明了我這個院士的名頭名副其實。”
“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到來的太晚。”
記者沒能問出第三個問題,因爲休息時間到了,再者這終究是個學術會議而不是新聞發佈會,其他學者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政治,他們只是單純爲了李院士的研究成果而來,記者的這兩個問題已經引起學者們的不滿了,他也不得不
點到即止。
會議進入休息時間,李院士剛下講臺,就又被懷揣着問題而來的學者們團團包圍。
“恭喜你,李院士。”蓄着絡腮鬍的男人顯然是李院士的舊識,沒急着向她提問,等其他人問完後纔開口,“很精彩的一次演講,其實原本我也有點半信半疑,但是聽完以後,我就沒有任何懷疑了,希望你的成果能早日被複現出來。”
“謝謝你,科林,”李院士說,“這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我知道,我知道,你們東華國的人就是喜歡謙虛,”科林朝李院士擠眉弄眼,“這個成果值得拿一個諾獎了,恭喜你,我記得這對你們國家意義非凡。”
“噢,這可不一定。”李院士搖頭。
“這就不用謙虛了吧,難道說生化領域還有比你的成果更顯著的?據我所知無論是西方還是北美那邊,這方面的領域都沒有你們的進度快,你的成果可是今年科學界帶給人類文明最大的驚喜,”科林說,“人體再生機制代表我們又破解了一條人體的密碼,而這個密碼來自東華國,我不覺得還有其他成果能與之並肩。”
“也許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過的或許有一天我會以能上《天樞》爲榮,而不是反過來,只有這一點沒有謙虛。”
“要知道《天樞》可是一個綜合類期刊,我還要面臨來自其他領域的對手。”
科林張大了嘴,半響搖了搖頭:“好吧,或許我要收回對你們謙虛的印象,這種大話連我都不敢放。”
其他領域也出個能與人體再生機制相媲美的成果?科林也就笑笑,如果說是世界範圍內還有那麼一絲可能性,但除了東華國自己人外,其他科學家可不會給《天樞》投稿。
至於東華國接連出這種能改變醫學界的重要成果,可能性就更小了,或者說這一次已經夠奇蹟了,總不能那麼巧,所有領域一起爆發吧?怎麼,東華國撿到外星飛船了?
雖然科林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李院士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對此也只是笑着不應答,目光卻穿過了擁擠的人羣,看向最外圍滿臉開心望着他的唐墨白。
“這可說不準。”最終,李院士只是微笑着道。
從學術會議回來,唐墨白依舊維持着一種奇妙的亢奮狀態,有點類似上次看到華奧藥劑真正在現實落地,不過上次更多是一種震撼與安心,而這一次……唐墨白自己也說不好,反正他現在尤其期待能進入新副本,特別是想進一些規則與地球大致相同的。
不過唐墨白把這個期待和龔雯說了以後,卻得到了她的否定。
“雖然很高興你有這份心,不過現如今最重要的課題還是如何應對商會聯盟的襲擊,”龔雯冷靜地道,“他們下個副本必定會狙擊你,所以我們的首要目標依舊是保證你的存活率。”
……噢,對哦。
唐墨白後知後覺想起來,差點忘了他在飢餓地獄還有個過於強大的敵人。
“沒關係,別忘了我們有任務世界指定卡,”龔雯安慰,“我們可以指定一個最有利於我們的世界進入,從你獲得這個物品開始直播組就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目標了,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個候選,我們可以利用那幾個世界的機制與追殺你的敵人對抗,你不用太過擔心。”
“嗯嗯,我不擔心。”唐墨白猛地點頭,有國家在他還擔心什麼,這也太可靠了!
“我們等會回去,你先看看挑選出來的副本世界,你對哪一個更有把握,當然要和你在飢餓地獄的隊友商量,最後兩天時間我們不會再做額外的訓練,而是會集中用積分增強你們小隊整體戰鬥力,以適應下個世界多變的情況。”
“嗯嗯!”
他甚至可以挑選嗎!
唐墨白不懂,但不明覺厲,等回到基地後迅速記住了專家團隊整理出來的資料,隨後快快樂樂回到飢餓地獄。
他剛出現在房間內,就立刻被言無真逮到,還沒來得及開口和言無真分享資料,就被言無真難看的臉色嚇到了。
“怎麼了?”
“什麼都別說,跟我來,”言無真的表情黑如鍋底,咬牙切齒,“外面出大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來了!發20紅包,剛纔差點不小心把這章發上本去了……太嚇人了
再強調一遍,本文的科研和專利申請之類的速度都是加快了的,因爲真的按真實時間線寫,都末日了,第一個成果纔剛落地……就當是緊急情況所以國家緊急速度。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