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線索
畢竟劉思齊背後之人就是姜高寒,若是沒有他的授意,怕是沒有人敢接這麼大的“膽子”。
宋清歡對姜高寒的記憶點還只停留在他是北將國最卓越的將領上面,不過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想來姜高寒也已經六十多歲了。
這樣的古早人物若是不進行信息偵查,簡直是會對他一無所知。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若是連敵人的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宋清歡是絕不可能貿然行動的。
而且在她不知道劉思齊計劃的前提下,只有好好的鑽研這個人的主子,才能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說不定,還能趁此機會找到這其中的線索。
只不過宋清歡從自己的父親問到禮部尚書,都是沒有得到太多有效的資料,他們對姜高寒這個人實在是知之甚少。
問了半天知道的也和她剛開始那般知道的差不多,無非就是自己的父親宋善義和禮部尚書當着她的面多誇獎了姜高寒幾句,言辭中顯然是對姜高寒這個人的欽佩。
說他作爲一個白手起家的將軍,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殺上鎮國大將軍的位置,不可不謂是狠辣,也不可不謂是一個鬼雄。
……
這個劇本有點眼熟。
但是此行,宋清歡也是沒有失望,因爲她倒是從禮部尚書的口中套出了一個消息,一個即使是敖弁都不知道的消息。
禮部尚書家中世代爲官,不過他那年老蒼白的父親卻是一名武將。
在敖弁的父皇還在世的時候,他倒是知道曾經在皇宮之中這姜高寒的確是居住過一段時日的。
這件事他的父親與他提過,而他沒有與敖弁說過的原因倒也不是不想說,而是覺得沒有什麼說的必要,畢竟也只是在皇宮中居住過一段時間而已。而這件事實在是和敖弁八杆子打不着。
但是宋清歡卻是將這件事作爲了自己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畢竟她也沒有什麼可以探索的方向,如今有一條線索就是不錯了。
敖弁的父皇當年駕崩之時,活人殉葬了近乎所有的嬪妃和皇子,而如今太皇太后遠在皇家別院,敖皓也是已經駕崩了,而活得好好的敖弁卻是因爲曾經年幼對這件事情一無所知,如此一來,宋清歡也只能去問自己的婆婆了。
宋清歡趕忙回宮,來到了太后所住的慈寧宮。
如今,敖弁登上皇位,太妃的身份也自然是水漲船高,坐上了太后之位。
一字之差,卻是天差地別。
宋清歡入殿行禮,見到的依舊是那漫不經心、看起來什麼都不在乎的太后。
她此時正在繡着自己的一個香囊,看起來倒很是專心。
“兒媳見過太后娘娘。”
“起來吧,又是有什麼事啊?”
這麼直接的嗎?都不用寒暄一下的嗎?
宋清歡尷尬的笑笑,一時間真是不知道自己對這種情況是該哭還是該笑?
太后娘娘說話倒是直接,也是真的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她的身上,顯然那隻香囊比她有意思多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