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挖到真章

作者:我真的不是磚家
爸——

  翟丹看到老爸被省裏來得周院長只用幾句好話,就拍暈了,暈到不知東南西北,想提醒他別放棄獎金。

  誰知老翟虎着臉說:你再不下去挖,我就親自下去。

  翟丹無奈,只得拿着鋤頭和鐵鍬,閃身鑽到地窖裏去。

  下去的時候,就聽周院長的聲音:我們考古隊裏還有一個年輕的男同志,我讓他下去和小翟搭把手

  翟丹心裏一動,心想:兩個人挖,活兒還能輕鬆些。

  就聽老翟大着嗓門說:不用!這裏面空間小,兩個人耍不開,讓大丹一個人幹就行了。這小子有的是力氣。

  噗!

  翟丹差點沒直接吐血。

  就這麼被老爸輕易賣了。

  偶爾動作慢一點,老翟還上面大叫:好好幹,別偷懶!

  見過坑爹的,沒想到有一天,還能見到爹坑兒子的。

  翟丹感覺:這個周院長把老爸拿捏得死死的。

  周院長和老翟如同兩個監工,就坐在地窖口,一邊看翟丹干活,一邊相談甚歡。

  老翟兄弟啊,你放心,獎金還有收購你家房子的錢,我們一分也不會少。要是市博物館經費不足,我們省博物院可以給劃撥。我們說到做到。

  哎呀周院長,不用那麼客氣!你們博物館願意收我們丹兒,這是多少人花錢,請客送禮都辦不到的事,我哪裏還能再要你們的錢。

  翟爸一聽事業單位編制之類的話,高興都還來不及,哪裏還會肯收博物館給的錢。

  不,錢一定要給的。不然以後我們博物館再有懸賞任務,誰還敢信?你不收,就是破壞了公平的規矩,破壞了我們的名聲。

  這樣吧,今天該怎麼幹,我聽您的。我讓大丹也聽您的。您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這就對了!我看你老翟身上有股軍人的豪爽氣質,你以前是不是當過兵?

  我轉業之前,是防空部隊燈團的探照燈兵。後來防空探照燈被雷達取代,又成了雷達技師。

  好啊,你這乾的都是技術崗位,身上有技術,走到哪裏都能立身。

  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當年以爲探照燈是技術兵種,佔了大便宜,誰知道防空技術發展這麼快,轉眼就被雷達取代了。原來練的,全白費了。

  天下沒有浪費的技術。就拿我們文博行業的研究來說,一項以前的主流應用技術,因爲時代的發展,被其他技術取代,並不能說明就是被淘汰了,只是用途領域轉向了而已。有些東西之所以被淘汰,只是沒有及時找到用途和該轉去的應用領域。

  比如說蠟燭,古代一直用來照明,現在被電燈取代,但蠟燭並沒有消亡啊。學生們上物理化學課,要用上蠟燭做教具;停電時,蠟燭可以應急照明,戶外生存時,可以作爲火種源和光源;年輕人過生日或聚會,蠟燭還可以搞氣氛

  如果找對轉向的應用方向,這技術就會一直存在,也說不定哪天,遇到更好的應用方向,還可能會重新發揚光大。

  您這哪是在說技術,簡直就是講做人的道理。但探照燈和蠟燭不一樣,除了防空,確實沒什麼用途了。

  翟金成低頭喃喃地說。

  誰說不一樣了,都是一個道理。探照燈不能用來防空了,還可以找其他用途。二十多年前,我曾在bj參加一個羣衆大會,當時安排我們在廣場觀看國產衛星從夜空飛過,爲我們指示衛星方位的,就是你們防空部隊的探照燈。雖說不防空了,那時探照燈起的作用,不是比照飛機還強?

  翟金成眼睛亮了。

  周院長,您參加過那年的十萬人觀看人造衛星活動?

  當然了。爲我們指示方位的那個探照燈兵可厲害了,根本沒見他瞄準,一打開探照燈,人家穩穩的,直接指準了我國人造衛星的方位。

  老翟突然眼圈一紅,眼淚似乎都要掉下來了。

  周院長,您還記得當年那個探照燈兵?

  不止我記得,那個兵操作水平,太牛了,是你們探照燈兵的驕傲。別說飛機,衛星都跑不出他的手心。那時現場十多萬人,都爲他的操作歡呼鼓掌。

  翟金成突然仰頭向天,努力控制着不讓自己的眼淚掉下來。

  老翟,你怎麼了?

  翟爸一聲哽咽:周院長,當年那個操作探照燈的士兵,就是我啊!

  嗨呀——原來我們二十多年前就見過面!怪不得一見如故。

  周院長也是一聲驚呼。

  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了!我當兵時的事情,居然還有人記得!

  翟爸一邊說,一邊抹淚。

  當時離得遠,看不清你的臉。但我記得你精湛的操作水平,我還記得:遠遠的聽見部隊里人都叫你什麼‘五號’‘五號’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是‘大五號’。

  老翟補充。

  因爲我們那個小組裏都用代號代替名字,我是五號,在小組裏個子最高,所以都叫我‘大五號’。

  老翟在地窖口邊,哭的淚流滿面。

  翟丹好像聽到老爸被周院長說哭了,探頭往外邊瞧動靜。

  好好幹活!別探頭探腦的!

  老翟對兒子又是一聲斷喝。

  既然都是故人,你兒子又是我們看好的行業接班人,今天,我得送你兒子一個禮物。

  周院長神祕的說。

  什麼禮物?您已經給的夠多了,別再爲我們家花錢了。

  不花錢,是一項技能。有了這個技能,讓你兒子在考古界能更喫得開。

  周院長一回頭,做個手勢。

  老張,把你的那項絕活交給小翟吧!我給你找到傳人了。

  被叫老張的專家也不說話,掂個小手鏟走下地窖。

  他就在地窖下,給翟丹比比劃劃,在上面聽不見說什麼。

  只見翟丹不情願地接過手鏟,按白頭髮老專家的指示,動作很麻利的在剷土,那胳膊上下翻飛,令人眼花繚亂的以爲在看雜耍。

  十來分鐘後,老張上來。

  有基礎,悟性也不錯,什麼都是一點就透。我最後這點技巧都傳給他了,就算明天退休,沒遺憾了!

  老張專家對周院長說。

  周院長又是一個手勢:讓王開上。

  又一個姓王的老專家被派到地窖下,拿着手鏟指導翟丹挖土。

  十幾分鍾以後,那位王老專家也上來了,嘴裏還唸叨着:吾道果傳!吾道果傳!沒遺憾嘍!

  地窖門口,還排了兩個白頭髮老頭,拿着自己的手鏟,在候命。

  老翟看着這幾老頭似乎是在教兒子剷土的手法。

  周院長,這幾位老師是

  現在年輕人不都追什麼港臺歌星‘四大天王’嗎?這四位老師,號稱是我們野外考古界的‘四大天王’。

  他們的技術,除了寫在書上和論文上的,還有一些具體是在紙上寫不來的訣竅。眼看今年底,他們都要退休了,這些紙上寫不來的東西,還又是我們田野考古必不可少的技巧。以前有人想學他們都不教,現在又擔憂這點東西失傳,今天,終於找到一個不錯的傳人。

  都傳給我們家大丹?

  翟金成的神色都變莊重了。

  翟丹在地窖下一邊一邊用手鏟快速刨土,一邊恨恨地想:老爸你又被忽悠了。田野考古是文博行業裏最苦的活。拿手鏟剷土和刮土層剖面,又是田野考古裏的苦活,考古專業的畢業生遇到這樣的學習機會,都會繞開躲着走,也就是老爸你這外行,以爲是撿到寶了

  想歸想,手上的動作並未慢。

  他本來就有基礎,再加上幾個有三四十年經驗的老考古在一旁指點,稍一點撥,就融會貫通,把手上那點力道技巧學了個通透。

  翟丹體力好,學得快,幾個老頭教的也暢快,沒多久,竟然如徹地鼠般,乾淨利落剷出一堆比他個子還高的紅色粘土。

  不斷有人下來,用筐子把剷下的土擡出去。

  大丹別停啊!你怎麼又偷懶!

  爸,我沒偷懶。我——我挖到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