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安置

作者:榮王小蓋子
朱允熥對這裏面稍微瞭解一點,但實際還是要聽沈秀和的。

  “幾百人是真,多了可能就是裝,另外未嘗沒有默許,因爲百姓被弄走了,人終究還是活下來的,再說如今誰敢造反?誰能造反?”沈秀和總結道。

  “幼童一千五百人,是否孤寡要確定好,非孤寡父母在身邊的,家人一起帶走,理清每一個人的關係,能做到相互驗證最佳,召集之後沿江而下,安置在山西,廣州一帶,等待我的召喚,這件事向東你負責,我允許你藉助常家,藍家的力量,銀兩先給你五千兩。”朱允熥吩咐到。

  “向東明白!”

  常向東認真的說道。

  “常從軍!”

  “僕在!”

  常從軍站起。

  “攜六位武丁,辦理手續,三日後離京,替本王找一個人,送兩份信,內容一會我會告訴你。”

  “是。”

  常從軍斷然應道。

  九月十三,沈秀和送來五萬貫,常向東取五千貫,攜三人武丁北上山東,沈秀和派遣掌櫃跟隨。

  九月十四,朱允熥寫完兩份信,一份給山西閣皁派,一份給隱居在福建泉南靈源山的張定邊,同時另給三千貫寶鈔作爲活動經費。

  閣皁宗屬道教靈寶派別,正一盟威道成員,北宋宋哲宗,與龍虎山,茅山赦爲經籙三山,代表閣皁宗在那個時候體系已經發展成熟,社會影響力巨大,不然也沒資格成爲符篆三山之一。

  另外閣皁以藥祖聞名,南宋時曾治理過張皇后感染天花之後身上留下疤狠,這可不是一般的水準,要知道得天花的時候張皇后還只是張氏一嬪妃,在以色爲榮的後宮還能起來,足以想象閣皁的醫藥手段。

  道門要拉攏,但那什麼神神鬼鬼暫時先靠邊。

  至於張定邊,抗元猛將,精通戰略,名教,佛門典籍,更重要的是在張士誠死後,張定邊便是沿海沿江胥民心目中唯一的精神領袖。

  胥民,以江河大海爲生活,唯一的資產就是祖傳下來的船,生活在船上,勞作於船上,精通水勢,因曾經屬於張士誠的力量被朱元璋不喜,加上滿身魚腥味又被市井之徒厭惡,生活歷來困苦。

  拉攏張定邊,就是拉攏胥民。

  這既是人口補充,也是未來大航海的底層人員。

  對於大明而言這些是不穩定因素,但對於朱允熥而言,這些胥民真的太香了。

  ……

  十五日,朔望朝,南京皇宮承天門大開。

  京中勳貴,百官在天色還未亮起的時候,便與內衛的帶領下走進奉先殿前的廣場。

  廣場不小,數百人站在其中亦是顯得空曠,廣場外大漢將軍林立,火把高舉,唯有秋風不絕打破這沉寂的場面。

  一身郡王朝服的朱允熥被安排在勳貴這邊,但無論是距離中央走道,還是玉階都相對較遠,但對比伯爵,五品官員卻近了不少。

  時間一點點過去,背後的城門關閉,火把熄滅,黑暗中一縷晨曦從東方天空射來,漫天的朝霞升起,琉璃瓦上泛出那獨屬於皇家的明黃之色。

  “臣等恭候聖架!”

  早已熟悉這一切的勳貴,高官根本不需要提示,直接三聲高呼,齊齊跪拜在身前的磚瓦地上。

  地面坑窪無數,但稍對於學古畫的朱允熥卻知道,這些磚石不普通,在宋時稱之爲金磚,堅硬無比,用力落足之時能響起金鳴之音,就是跪的時候膝蓋生疼。

  三生高呼,朱元璋的御鑾出現在玉階前,朱允炆扶着朱元璋緩緩走上玉階。

  “衆臣平身!”

  朱元璋坐定,高亢的聲音從太監口中傳來,大臣們紛紛起身。

  “謝皇上!”

  至此衆人方纔站起,不過當看到站在玉階之上,比鄰朱元璋的朱允炆,衆臣的眼神不由一凝。

  這可是過去太子朱標的位置,同時朱標都沒有站的怎麼靠近。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儲位基本上定了,卻沒想到,朱元璋竟然會在這個場合中將朱允炆擡怎麼高,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權勢硬頂朱允炆啊!

  “看來是這幾日,南京城內的事情讓老朱滿意,可惜終究還是一繡花枕頭。”

  對此,朱允熥到沒什麼嫉妒,也嫉妒不起來。

  歷史因爲他改變,但朱允炆沒變,還是那樣的虛僞白癡,這對於他而言不是最好的嗎?

  繼續做好自己纔是王道。

  時間一點點過去,耳邊盡是沒有營養的東西,充滿了名教的意志,有腦子都知道這裏面全都是水分。

  空談,空唱。

  “這腐朽的文人,還是交給朱允炆吧,我是沒心思改造名教。”

  若非場合不對,朱允熥都想要睡覺,太水了,至少灌了一莫愁湖的水,有這個功夫寫文章,多關心點眼前的事不好嗎?

  老朱是狠,老朱是猛,可終究是古人,或許不會被吹得飄飄然,但現實是對老朱而言,處處都是知識障,他能看清也只是他理解的東西,擺脫不了歷史的慣性。

  “前世有人說,中華社會的發展止步於宋朝,明朝雖強但也只是在宋朝基礎上修修補補,再難搞出高度,科技,民生停滯,宋朝是什麼樣子,明朝也就什麼樣子,如同螺螄殼裏修道場,修的再好格局還是小了,清繼承了明亦是如此,等於中華文明頓挫了八百年,這才被西方趕上。這裏面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名教太強了,強大到不僅其他思想無法發展,內部質疑都不行。”

  朱允熥暗中感嘆,時間則在這過程中一點點流逝。

  當天空雲霄,地上霜氣消散,氣溫略微回升,如老奶奶裹腳布的文章方纔停下,進入正事。

  “吳越郡王何在!”

  高亢的聲音響起,一位錦衣侍衛出現在朱允熥面前。

  “孫臣在!”

  朱允熥抱拳,按照昨日常森的指點,直接跟在錦衣侍衛身後走到玉階前,在距離御座十步的位置停下。

  “再站前一點!”

  朱元璋露出微笑,朝着朱允熥揮了揮手。

  朱允熥無聲點頭,跟着又走了十步,止步與玉階,從這向上望去可看到朱元璋臉上的皺紋。

  “咱今年六十有四,也算是長壽之人,大明大體安定,咱知足了!”

  老朱有些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話起家長裏短。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