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名留青史

作者:榮王小蓋子
之所以不想看你和商人多接觸,是怕商人影響到你,商賈滿心只有利益,無君無國,不知回報,這纔是歷朝歷代不斷防備的原因,你這孩子沒經歷過太多的事,就藩兩年也是順順當當!”

  “貪婪是人的本心,誰人不貪?相對於商人貪錢,我認爲文人更貪,只不過他們貪的是名留青史,可古來名留青史的機會有多少?沒機會,自然也就貪錢,皇爺爺這些年處理了多少貪官,歸根究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朱允熥笑道。

  “沒錯,都不是好東西,這東西咱能看看嗎?”

  朱元璋點了點頭,活了怎麼久,單純的人就沒見過,沽名釣譽也好,名留青史也罷,這個社會終究是一個人喫人的社會,只在看有無的機會罷了。

  “允熥的一切都是皇爺爺給的,皇爺爺想看就看,只是可能會讓你老人家感到不舒服!”

  “無事,以後你的事情咱會多思考思考,爺爺不得不承認,二年前的選擇有些着急了!”

  “皇爺爺說笑的,我這人太能折騰,回到南京才幾天便折騰出這些事來,大明的底子不厚,要的是二哥那種穩重的人!”朱允熥表面笑嘻嘻,心裏麻麥皮。

  一個老人的話,朱允熥或許會相信,但一個皇爺爺的話,傻子纔會相信表面!

  “哼!”

  輕輕一哼,朱元璋搖了搖頭。

  這孩子與自己的親近,終究隔了一層,失去了小時候那種陪伴,爺孫兩想掏心窩子說幾句心裏話都難。

  好在這孩子還知孝順,爲自己考慮。

  折騰,也要看是什麼樣子的折騰,鼓子花膏,寶鈔這兩樣折騰的好啊!

  撿起朱允熥丟在一邊的公文,粗老的手摸着瓊海的紙張,光滑似如處子的肌膚,“這紙張擁有絲綢般的質地,你們瓊海的公文現在都用這種?”

  “質地,只是瓊海國工匠技術革新帶來了,質地更柔和,但不代表造價就貴了!”

  “別騙咱!”

  “真的不騙人,相信爺爺對最近做的事情多有關注,募資的時候爲了獲得更多的資助,我拿出了紡織機的圖紙,現在圖紙還是圖紙,可不出意外最多再又七八日,圖紙就會在那些商人手中變成樣式,等難民營那將棉花完成洗滌,處理,年前就會有第一批棉布出來。

  到時候爺爺就會看到,通過新的紡織機編制出來的棉布,不僅速度更快,還會更柔和!”

  “真的?”

  “當然是真的,允熥現在身上穿的就是棉衣,爺爺你可以摸一下!”

  抽下掛在牀榻旁邊的衣服,轉手遞給朱元璋,“這新制的棉布,或許沒有絲綢來的絲滑,但更爲柔軟,保溫,成本比一般麻布貴上一點,可四季穿戴,而且一兩年內不會損壞,如今在瓊海跟在孫兒身邊很多先生,都已經換了這種材質的棉衣!”

  “的確不錯,雖然沒穿在身邊,但咱能感覺到這東西會比麻布更好,只是你說只比麻布貴一點?”

  “是要貴一點,主要是棉花太少了,江南不生產,需要花費運力,如果可以在江南普種的話,成品不會比麻衣貴多少!”

  “咱相信,只是種了棉花,稻穀誰來種,沒人種稻穀喫飯怎麼解決?”

  換做早先朱元璋必然不會平靜的聽下去。

  廢稻種棉花,簡直就是在顛覆他的思想,違背整個社會的認知,可經歷了連續誤解之後,對朱允熥的事情,朱元璋多少有了一些耐心,慢慢等待其說法。

  “爺爺可能不知道,棉花中指並不需要良田,鹽鹼地就可以種植,種植過程只是多耗水而已,江北一帶氣候就很適合,鹽鹼地本就不適合稻米,三四月下種,九十月就可以收穫,一年的收穫賣個商人之後,不會比稻米種植來的少!”

  後世南方棉花種植幾乎沒有,全部轉移到西面,其原因有很多,可現在的江北則非常適合棉花。

  “鹽鹼地就可以?”

  “瓊海和江北的情況差不多,四面環海,靠近海邊的地方常年受到海水的侵襲,鹽鹼地成片,這棉花已經開種兩年了!”

  “城外是江北的難民,你現在教他們處理棉花,也是考慮到他們回到江北之後的事情?”

  聞言,朱允熥點了點頭,“皇爺爺既然將事情交給孫兒,孫兒肯定要做好,賑災不是一時的事情,關鍵還要賑人心,同時給予他們的希望!”

  “這些你沒說,是打算一切做好了,在慢慢告訴咱?”

  朱元璋沒有在之前以工代賑法中看到這一部分,如今想來這孩子八成又是因爲成果沒出來所以沒講。

  聞言,朱允熥點了點頭,“我認爲做事在當下,後面的事情隨着前面的事做順,也會慢慢順利起來,沒必要說的太滿,免得到時候自己砸了自己的腳,從而讓爺爺失望!”

  “你這孩子,人人都想要在咱面前爭表現,你反倒是穩穩當當,是因爲早年在東宮嗎?”

  朱元璋一直都在分析朱允熥那顯得矛盾的性格。

  現在看來折騰這是本性,沉穩穩重則卻像是被逼出來的,一個沒親媽的孩子,在東宮可不得沉穩。

  只是這些學識,朱允熥是哪裏得來?

  “有點吧!”

  這道題目可不是那麼好回答的,朱允熥含糊的過去。

  “你們這公文倒是簡約,沒了長篇累牘的廢話,也不影響閱讀,這也是你小子的主意?”

  原本只是對這紙張好奇,可看了公文之後,朱元璋亦是被公文簡約所吸引。

  修辭詞沒有。

  該是什麼就寫什麼,簡約而簡單,卻將事情完全寫下來。

  要是他批閱的是這類公文,一天的工作量少說減少三四成。

  “瓊海疲憊,孫兒能力有限,真要像皇爺爺每日審閱的奏摺,恐怕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歷代帝王中,老朱絕對是勤勉的代名詞!

  兢兢業業的一生,每日的工作量,能與其相比或許也只有始皇一人。

  難得從這孫子口中聽到稱讚的語句,朱元璋老臉上不由露出一份笑意,“還在鋪設直道,瓊海的道路很有問題?”

  “瓊北還好,多漢民,道路多通順,但瓊中,瓊南則多山地,森林植被,鳥獸毒蟲無數,道路更是斷斷續續。

  整個瓊州不過四分之一的南直隸,可要是沒有道路的話,瓊北走到瓊南少說半月,並且還不能保證安全。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