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參考

作者:榮王小蓋子
接下來的訂婚,成婚,關注的人肯定更多,加上皇族婚禮上的規矩,勢必會有中原高官南下。

  在這種情況,平安這個死人還是低調點好!

  “這個藏在我個人理解看來,其實也是大將深度瞭解瓊海機會,在大將到瓊海之前,瞿通大將就到了。

  瞿通大將的情況,對大將來說,極可能是一很好的參考!”

  “說來聽聽!”

  中原太大,圈子太小,同爲武勳二代,平安瞿通兩人這輩子不曾見過面,畢竟一人任職在東北邊地,一個任職在西南地帶,中間隔了幾千裏道路。

  不過通過邸報等渠道,雙方還是瞭解。

  平安縱自視甚高,也不敢說其本人就一定能在軍事上壓瞿落月一頭!

  瞿通到了瓊海後的經歷,對平安的確是一很好的參考。

  看到碼頭,距離最終靠岸存在一定的時間,平安想知道這些,張載行自然不會藏着掖着。

  瓊海立國至今不過三年,很多東西和事都沒定下來。

  可不同於中原,因洪武大帝個人形成的高壓範圍,瓊海很多事都可以拿出來探討和討論,沒有所謂的高壓紅線,禁忌可言。

  加上新三屆鴻學生的年紀普遍在十五六歲,正是思維最活躍,對人生最爲憧憬的階段,鴻學生內部的討論最多。

  相對於那些某些明顯不符合實際的暢想,有三大論點得到了鴻學生,新式官員,乃至內閣的普遍認可。

  第一論點,學歷論。

  在個人能力,個人經驗,無法具體衡量的大環境下,學歷,職業等級,就是個人敲開人生之路的敲門磚。

  如今的天子門生是老六屆的夜校學員,在看得見的未來,老六屆的夜校畢業生的未來上限最高。

  跟着就是張載行,陸榮所在新三屆鴻學生。

  不過上限是模糊的,關鍵還是個人的基礎,目前夯實基礎辦法只有兩條,一條是不斷的提升自身職業等級,另外一條路從基層做起來,豐富個人履歷。

  張載行原本選的是第二路,但顯然在其成爲平安副官後,想走基層路線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專精於本職。

  第二論點,是逐鹿論。

  大王,高層已在多重場合,明示或暗示對於中原百姓,名教的看法。

  未來的瓊海勢必會以強勢的姿態,踏足中原,走上撥亂反正,復興炎黃輝煌文明的道路。

  在這大趨勢下,有無數的功勳與個人機緣等待着他們。

  投身軍機最爲直接,可這不代表不參軍就沒別的路子,工部營造,行政保障,民智開化等,都能體現個人價值。

  第三論點,海外論。

  這一論點與今年五六月份總結出來,先有大王編著的海權論,再有商部尚書沈秀和,內閣閣老林天麓對於海外財富的描繪。

  加上工部的飛剪船,五月碼頭上的盛景,無不是在告訴衆人,海外有大世界,海外擁有大財富。

  無論是爲了打破三百年的皇朝詛咒,還是重建以華族爲主體的東方文明,瓊海都必須要出海。

  ……

  未來的機會很多,但張載行能抓住的就是平安。

  不是張載行想趴在平安身上當寄生蟲,而是跟着平安,輔助好平安,張載行方有可能從一衆同期學員中超脫,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來施展自身的包袱。

  沒辦法,不管是老六屆的夜校學員,還是現在新三屆的鴻學生,裏面的人才太多了,配合高層不斷下放的資源,他們的人生起點就是比後來者高。

  而且隨着蒙學與瓊海各地鋪開,府一級的鴻學出現,勢必會分薄後來者的資源。

  就目前空缺的各級官位,未來幾年勢必會被他們佔據,後來者想出頭那就真的難了!

  因此平安好,就是張載行好。

  在這種一榮俱榮的前提下,張載行對於平安不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吧,那是絕對上心。

  藉着從家族獲得的信息,張載行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將瞿通進入瓊海後的事都研究一遍。

  至於平安本人,面對張載行掏出的信息,亦是聽得仔細,快速構建一套新的認知觀。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平安擡手雙手,虛空比劃道,“對於人才這方面,大方向上,大王以及現有的內閣高層,主掌瓊海內部自我培養,唯在一些特殊領域方在中原招募,而我和瞿通就是屬於這類,我們到來就是爲了服務與你之前提到的逐鹿論及海外論,因爲只有兩點都需軍事上的保證!”

  三大論點中的逐鹿論就這樣明晃晃的提出來,講真下了平安一大跳。

  太直白!

  太直接了!

  什麼狗屁的撥亂反正,不就是造反的另類說法?

  而且根本指向還是把控了中原文化傳承的儒門。

  儒道釋三家的影響,與中原可謂是源遠流長,人從中原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至死亡的那一天,皆不可避免被三家思想影響。

  相對於推翻帝王,掀翻王朝,歷史上的案例不少,可後者想從根本上剷除一種主流思想,則是不見任何成功的案例。

  更別說是三教思想中最爲靈活,多變的是儒教。

  如果說打下中原的難度是十,那瓊海心學想取儒教而代之的難度就是一千,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平安不知道瓊海上層是什麼想的?心學又是怎麼一回事?究竟是怎麼給張載行帶來的信心?

  但到此他算是肯定了,朱允熥邀請他前來瓊海是目的?

  軍事!

  撥亂反正,逐鹿中原,爲朱允熥取來中原世界的無上權柄。

  不過細細想來,這其實也不錯。

  朱元璋開國雖正,得位雖穩,但因大明崛起的速度太快,爲儘快恢復民生,抵禦北方蒙元的殘餘力量,洪武初年大明是做了很多妥協,並沒有去深度清理士族的原罪。

  當年的妥協和讓步,並沒有讓那些喫慣了人血饅頭的士族真正的收起爪牙,而是隨着洪武大帝的不斷老去,逐漸露出本來的面目。

  要是平安沒有親生經歷,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畢竟與他無關,可經歷過的平安,方纔明白這裏面有多黑暗,落到個人身上會有多疼,多絕望!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