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

作者:榮王小蓋子
簡單的說,大婚之前朱允熥還可看成一孩子,中原一紙號令,喊去就喊去,影響並不大,可大婚之後,中原再又號召,朱允熥就不能動了。

  這種不能動,不是囚禁,而是代表了國。

  朱允熥作爲開國的帝君,又聚如此人望,自然是沒人能管住他的自由,可既然選擇了君王這份職業,甭管是爲了屁股下的位置,還是腦袋上的冕冠,多少得自我犧牲一點活動範圍!

  最後是爲應對那場劇變。

  劇變來臨,朱允熥也走不脫,必須時刻坐鎮海口。

  多方因素結合,各方妥協之下,這纔有了環島之行,至於說什麼給湯和一顆定心丸,不過是順帶。

  ……

  車琳琳馬蕭蕭,巡遊的車隊速度極快。

  沒人有心觀景,再說了冬日的景象也沒什麼好看的,相較於年前的鳳陽之行,眼下巡島的車隊快的那不是一星半點。

  寶馬拉乘,馳道做依,巳時出發,黃昏之前便進了黎族?大五指峯?自治區。

  王十三娘等一行自治官,與馳道交接處等候,飯餐更是準好。

  “十三娘還是老樣子!”

  軍馬驛站落腳,難得有機會下來,巡島之行必然不會只是浮與表面的走一走,看一看,他是來看成果的,更是來找尋問題,解決問題的,不然不會定時四個月,直至婚前才折返。

  相對於紙面上的文字,朱允熥更希望藉此用眼睛多看看,用耳朵多聽聽,至少在作假迎合之風盛行之前,多掌握一些基層的情況,總好過日後被人欺騙。

  “大王神武依舊,十三娘也不過是沾了大王的恩澤!”

  依舊是一身黎族傳統服侍的十三娘,不知是學習成長的原因,還是衣服材質的變化,亦或者是黎族這些年發展變化,神態,氣色,還是言語表達,無不優與過去,更突出的是眼神中的神采以那股子精氣神,只是這話說的朱允熥有些皺眉。

  “什麼時候?我們的十三娘還會了迎合之道,漢家有不少好東西,但這可不經學啊!”朱允熥笑道,言語之中帶了一份敲打。

  “迎合之道,的確是不經學,但如果是心理話呢?

  公文那東西不僅寫。

  這四年瓊海變了太多,我黎族跟着變了更多,一切向好,很多東西……”王十三娘指了指腦子,“都記着,但恕十三娘我文筆有限,無法描繪出來,而且相信就算十三娘我寫了,大王也沒時間看!”

  “大王,十三娘說全都是咱們想的,奈何我們黎族文化太淺,找人代筆略顯荒唐,故而一直憋在心中!”

  “是啊,話可能有虛,但實打實變化就在那裏,除了心眼被魅了的,誰不道一聲大王好!”

  “真的好啊!”

  跟着王十三孃的話,一衆從黎族自治官紛紛附和。

  話語可以作假,可神態,言行之中流露出來的內容卻假不了。

  激動之中甚至帶有一份忐忑!

  看到這一幕,朱允熥輕道,“行了,這些先翻篇,下來一次不容易,接下來瓊海要發生的事情,各位多多少少也應該感受到。

  事無鉅細,四年了,整體在變好,但不代表這過程中沒有問題。

  這次下來不是要找誰麻煩!

  而是想聽聽你們有什麼難處,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大家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做點事情。

  只要是向好的,政策上可以給支持,財政上可以給錢給物,人手上也可以調劑!

  一句話,就像四年前,咱們坐在一起,沒什麼不能談的!”

  歲月是把殺豬刀,四年可以改變很多事務,但根深蒂固的東西卻難改,同時改變的過程必然出現得利者與失利者。

  黎族?大五指峯?自治區內的各洞洞主,有擔當有魄力不錯,但同樣也是多數變革中失利者,至少在社會生態上,黎族傳承了數千年原始公有制被破壞掉了!

  不是說朱允熥要給他們補償,實乃是拔苗助長,很容易讓苗子長歪!

  有機會,自然要修修剪剪,防範於未然……

  人多數時候,多以自身角度去考慮事情,也就是所謂的想當然。

  此番下來之前,內閣開場一場會議,專門就朱允熥能承諾,下放福利進行了商議。

  着重點在教育,經濟,軍備三塊。

  教育上,下面要是想要扶持的話,蒙學?大學堂不超過三座,鴻學?大學堂不超過一座,朱允熥都可一言而決,超出部分就需討論。

  沒辦法,瓊海真的缺人,尤其是能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

  經濟上,瓊海目前的產業結構還是以農業爲主,輔代種植甘蔗,棉花兩種經濟作物。

  在早期政策的導向下,黎族自治區內多種甘蔗,大五指峯自治區配套了朗姆酒生產線,產出朗姆酒的同時,承擔了醫用酒精三成的生產任務,小五指峯區域則配套蔗糖生產線,年產霜糖,蔗糖,紅糖,焦糖總計四百五多十噸,滿足自用的同時,亦可對中原傾銷兩百五十噸,以一兩八十文的離岸價格,年產值近四十萬兩。

  切莫小看四十萬兩的產值,更別去比對南洋貿易所得。

  四十萬兩!

  放在洪武二十八年,無論丟在中原哪裏,都是一筆驚人的地方收入。

  更別說,隨着蔗糖種植園不斷擴張,產糖量正在年年暴漲,預計洪武二十九年總計產量可破八百噸。

  不過還是需繼續扶持。

  誰讓如今大多數蔗糖種植園,被符屠爲首的黎族上層所壟斷,普通的小五指峯黎族百姓,辛苦勞作一年,到手不過兩貫。

  兩貫真的太少了!

  但怎麼說呢,分配的模式就是這樣,如今有這兩貫是因比對了三亞直營種植園,不想對外將喫相表現的太難看,因此符屠纔給了怎麼多,然而人心貪婪,誰也說不好日後會如何,年收入可能會變多,但也可能變得更少,從而產生劇烈的階級矛盾。

  這是當初未曾深度土改帶來的胎裏毛病。

  現在想動刀,除要有魄力外,還需要外界環境支持,少說五六年內是動不了,因此只能敲打!

  軍備上,無論是內閣還是朱允熥,皆希望地方能多出人。

  一方是新移民,一方是得了多年培養的自己人,地方上的人用的放心,練得安心。

  想的是很好,政策也準備了不少。

  但真正下來之後,聽了王十三娘之外,各洞洞主的想法,脫節了,下面人想的顯然不是這些。

  軍備上,積極支持!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