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朱元璋,你命咋這麼好?
朱元璋疲憊地衝朱標揮了揮手:
“你去同他說說清楚,反正以往底下這些兄弟都是你照看的,你說話比咱合適。”
倒不是管用不管用。
身爲朱棣的父皇,朱元璋當然擁有絕對的威嚴,哪怕是現在四十多歲的朱棣也一樣。
不管什麼年紀,當兒子的還能越過了爹去?他們老朱家又不是老李家,逼爹退位成了祖傳習慣。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剛纔朱元璋所說的——
“他這身份,出家,也算……也算是個歸宿吧。”
“第一,對先生尊敬些。第二,不要狡辯,做錯了就要認。”
他走到講臺上面,輕敲了敲桌板,道:
“這都是爹做的孽啊……”
“朱棣同學,當時你攻入皇宮的時候,建文帝的下落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你當場殺了他,比如你的人翻遍宮裏都沒找到朱允炆是因爲他通過地道逃走,比如你火燒皇宮是因爲沒找到他,比如他逃出海外了,你讓鄭和下西洋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他。”
他拼命回想自己這輩子幹過的所有壞事,大到靖難造反,小到三歲尿牀,四十多的人了,恨不得現在就瀕死來個走馬燈,纔好提前想好應對說辭。
“要說他心慈手軟,也不是,他先將周王一家全部廢爲庶人貶往雲南蒙化,後削齊、湘、代三親王,其中逼得湘王自焚,軟禁齊、代,兩個月後又將岷王廢爲庶人貶至漳州。都是他親叔叔,這種事……心軟的人怕是也幹不出來吧?”
這音容笑貌猶在眼前的樣子,真是比做夢還像是做夢。
尤其是聽到了明英宗的時候。
“老四,我們那兒還是洪武十年的深秋,爹他早就從先生那兒知道了你會靖難的事情,所以你應該能想到,洪武十年的你被打成了什麼樣子——昨日還是我和娘去叫太醫來給處理的傷口。”
朱祁鎮來了之後,這種憤怒更是達到了巔峯。
當然,宋慎說的比較簡單,因爲朱允炆的下落實在是說法太多了。
“我沒有放火!當時我攻入應天后,建文帝見大勢已去,便自己放火將整個皇宮給燒了,試圖將所有財寶和文書都燒燬,我的人救了好幾天的火才搶救回來一部分。”
不論那武則天后來受寵不受寵,這都跟李治沒關係,他們雖然有部分蠻族血脈,但李家自認的祖宗是李耳,是想進入華夏正統的,哪怕李世民自己也兄終弟繼什麼的……算了,不狡辯,他就是雙標!
嬴政看着朱標認真叮囑、朱棣老實聽大哥講話的樣子,嘆了口氣。
張良將輔導班的事情大致描述了一遍。
除了親歷者朱棣本人外,底下一衆帝王將相皆是面面相覷。
真要有幹出這種事情的兒子,朱元璋會第一個動手弄死。
“而且朕看朱元璋和朱標相處那樣就知道,他肯定早就準備好了讓朱標隨時即位,否則平時也不會將政務交給朱標,先前還勸朕也這樣對扶蘇。”
宋慎擺擺手:
“你的意思是,讓我介紹介紹永樂大帝的生平事蹟?”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燕王,就藩北平,後來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史稱建文帝。”
張良是一個願意幫助同學的好學生,加上年紀到這兒了,性格也好,朱標找他幫忙纔是合理且聰明的。
如果放在年輕時候,朱棣可能會當場暴起,會把朱祁鎮拉出來狠狠揍一頓,可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了解,他暫時沒空,清理門戶這件事壓後再議。
朱棣的眼神,肉眼可見地茫然起來。
一個四五十歲的老男人叫一個二十歲的青年,喊的是大哥,這場景怎麼看怎麼都怪異。
他頷首,道:
“其實朱棣的前半生,大家應該都有點了解。”
“張良同學,這是我的四弟,也就是之前先生在課上說過的那個,用靖難之役奪位的朱棣。”
什麼自焚說、遠走他鄉說、出家爲僧說、鄭和放歸說……等等等等。
沉吟片刻,張良頷首。
“好。”
是啊,這貨嘴巴賤歸賤,但他生的兒子一個比一個出彩。
“畢竟如今年代最晚的人是朱祁鎮,可朱祁鎮做的事情讓大家都很難信任他,他嘴裏的話都只能信個五成,若是永樂帝是個可信之人,以後各位同學上課討論起來也方便些嘛。”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才搖頭:
“怕是提劍殺人的心都有。”
他只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至於朱棣有沒有殺朱允炆,會不會當着朱元璋的面說出這種事情來,那他就不清楚了。
“朱祁鎮當時就因爲對先生吼過,加上他死活不認錯,所以爹整整揍了他半節課,你明白我意思了嗎?”
這是什麼概念?
在這一羣帝王將相里,不管是論名聲還是論功績,除了始皇帝大家其實都不差,唯獨李隆基是一手創造了大唐盛世又將其覆滅的,加上此人堪稱敗壞的道德品質,朱棣難以想象什麼樣的皇帝能比他更爛。
但其他人倒沒有這麼想。
而後朱標又補充道:
這件事,他們之前上課也都聽過,當時朱元璋的反應非常大,還一直嘟囔着回去之後要把朱棣給打一頓。
他看向朱棣,學着之前宋慎介紹新同學的樣子,很友好地笑了一下:
“永樂皇帝朱棣是嗎?幸會,我是漢初三傑裏的張良,張子房。”
朱棣摸不着頭腦,但他謹記朱標的提醒,學着李世民的樣子恭恭敬敬地起身,拱手道:
“先生,朕……啊不,我,我來自永樂二年。”
朱棣面色瞬間白了兩個度。
這會兒怎麼直接有人開始針對起自己了?!
“要說他心狠手辣,建文元年時朱棣的三個兒子都在應天府,他明明可以挾持做人質,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放了回去。”
“若即位的人是朱標,別說朱棣,有誰會造反?”
“救火的同時,他們也去搜尋了建文帝的下落,才發現宮裏確實有密道,應當只有正常即位的皇帝纔會得知,而我是不知道的。我手下的將士們沿着密道一路追查,在雞鳴寺附近找到了建文帝,他一直求饒,我也不落忍,便叫他落髮爲僧,給了些盤纏讓他此後不要再露面了。”
朱標很誠懇地說:
“有些事情我可以後面跟他再解釋,不過伱之前跟劉徹說過一次,應該比我有經驗一些,能不能勞煩你幫我一起跟他說明緣由?”
“朱元璋怎麼這麼好的命,兩個兒子都這麼有出息啊?”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特意偷瞄了一眼嬴政的表情,見他是真的豔羨感慨而非譏諷,才默默將目光又收了回去。
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或許是惦記着之前朱元璋給提的餿主意,或是單純不想讓這嘴賤的傢伙好過,李世民突然舉起手來。
憑啥啊!
…………
這一安慰,朱棣腦門上的汗都快止不住了。
宋慎有點詫異,但還是隔空點了點他的方向:
“李世民同學,你有什麼問題?”
難不成這貨讓大明亡國了?!
上課鈴聲一響,辦公室通往階梯教室的門也準時打開,宋慎從裏面悠然走了出來。
朱標坐在他旁邊,低聲安慰道:
“沒事,李世民不是衝你來的,爹他那個嘴得罪太多人了,雖然不至於有大麻煩,但這班上所有人應該都想看他喫癟。”
講解的時間過得倒是很快。
不過這也不影響,畢竟朱棣不是唐明皇,永樂年間也沒有什麼比較明顯的分界線,這個虛擬意識具體來自哪一年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
要說威嚴,朱元璋不缺,但朱棣這些兄弟們只會同時將“敬愛”這個東西放在朱標身上。
自己家的太孫……是這樣子的?!
他眼底燃起了幾近實質性的火苗。
“現在這個情況就是……”
“都是篡位,人家朱標和朱棣多和氣?”
“因爲我本人也是通過史料來判斷,所以我想問問,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有機會能見到二十歲的大哥。
宋慎微微挑眉。
不安慰還好。
張良。
“那我得先問清楚,朱棣同學,你來自永樂那一年,或者,是建文哪一年?”
“不能說狠……”
那已經不能叫做人,那他孃的是畜生。
“但朱允炆僅僅在位四年,便被朱棣靖難造反成功——說到這裏,有個問題我一直很好奇,正好見到了正主,我也想問問。”
“同學們好,我在裏頭看的時候發現你們已經自己交流了一段時間,這一次,應該就不需要我多介紹什麼了吧?”
“先生,聽您先前說過,那鄭和下西洋的事情是發生在永樂年間的,正好,如今這位新同學,也就是永樂帝朱棣本人就在這裏,不如多說說永樂年間的事情?”
李世民站起身來,感覺自己身上都快被朱家人的眼刀子給扎穿了,但他巋然不動,仍舊面不改色道:
十分鐘,眨眼就過去了。
他不知道現實世界裏的朱棣到底成了什麼樣子,或許現實世界裏朱標可以心平氣和地跟朱棣講清楚情況,但現在朱標身爲大哥,對着比自己大那麼多的四弟,有些事情很難說出口也很正常。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什麼樣的人,看過史書的心裏大概都有數,可是從張良這個態度上看,似乎那勞什子明英宗朱祁鎮比李隆基還要爛。
而後,朱標拉着這個比自己年紀還要大一倍的四弟,走向了——
問明白後,宋慎頓了頓才接着道:
“其實,不管是史料記載,還是我本人的看法,都認爲朱棣造反是必然的。”
正是因此,朱元璋才很確信,假如自己駕崩後即位的人是朱標,那麼即使有再多藩王、得到了再多權力,他們也絕對不會造了朱標的反。
他們有點不能理解這件事。
“就算不是他,也有可能是其他藩王。”
“如果你不想讓十七八歲的自己繼續被這樣打,那你最好在爹面前表現好一點。”
張良的表情略有些微妙。
可不等朱棣回憶完畢,講臺上的宋慎已經笑了。
好一頓講述之後,張良總算是差不多講明白了。
“你要是能讓他找回場子,洪武十年的那個你就沒事。若是相反,你讓他丟了人……唉,保重吧。”
朱棣看着大哥年輕且嚴肅的面容,呆愣了好一會兒。
都說長兄如父,朱元璋以前忙着在外征戰、處理朝政的時候,都是朱標在代替他教管底下的弟弟妹妹,馬皇后有時也會生氣想揍孩子,而只要不是那麼嚴重的事情,要麼朱標給攔住了,要麼他甚至直接替兄弟姐妹們受過,替他們捱打。
好半天,朱棣纔回過神,慌忙點頭:
“明白明白,大哥我明白你意思了,你放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肯定不會搞砸的。”
宋慎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始皇帝想弄死秦二世,那是理所應當的。而李世民雖然沒聽說李治做過什麼荒唐事,可單單兒子勾搭自己后妃這一件事,就足夠讓任何一個皇帝火冒三丈了。
嬴政難得跟李世民坐在一起,感慨道:
“李世民,若朕見到胡亥,你見到你兒子李治,能這麼平心靜氣地跟他們講話嗎?”
“嘶……”
剛好正主就在這裏,他也剛好問問,滿足一下自己對野史的八卦好奇心嘛!
朱棣卡了個殼,沒想到先生的第一個問題竟然就如此刁鑽。
剛即位,倒是沒有什麼太值得說的地方。
“退一萬步說,哪怕朱棣本來就篡位造反了,可是看先生以往談起他的時候都沒怎麼說過他不好,說明朱棣當皇帝也當得不錯。”
他剛剛還琢磨着自己該怎麼聽大哥的話,把這第一堂課給混過去,讓先生對自己有個好印象……
“因爲朱允炆實在是太着急,也太狠了。”
他感覺到身邊朱元璋陰寒無比的視線,似乎只要自己敢殘害親侄,父皇就敢在課上直接動手……朱棣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除我之外,這教室裏還有諸多朝代的帝王將相,那邊是始皇帝嬴政、上將軍蒙恬,這邊是漢武帝劉徹,另一頭是唐太宗和他的四個臣子,後排那兩個是被大家孤立的唐玄宗和明英宗——對了,明英宗是你的太孫,也就是你孫子的兒子,你父親已經揍過了,等會兒你記得再揍一遍。”
朱標也很清楚父親爲什麼要這麼做,所以他沉默着點了點頭,往前兩步,將朱棣給扶了起來。
當皇帝,狠,很正常,不狠坐不穩江山。
仁慈也正常,人心都是肉做的。
但是又狠又軟的,還真他孃的沒見過……這什麼新品種皇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