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在皇帝頭上拉屎

作者:御前悍匪
宋慎撓了撓頭。

  朱允炆畢竟是太子朱標的二兒子,他莫名其妙被流產了,在皇家有點影響倒也是正常的。

  前腳朱允炆沒了,後腳朱棣這裏就傳來喜報說徐妙雲懷孕,而且這事還是今天早上他自己說出來的,看樣子後面朱棣是直接帶着徐妙雲去找太醫診脈了……

  硬要說起來,這件事跟他有關係,也還算合理吧。

  想了想,宋慎又問:

  “那第一道聖旨,讓鳳陽的藩王們拖家帶口全數回京,這又是什麼意思,爲何如此啊?”

  “你們,如何看?”

  於是他連忙頷首:

  “不錯,我確實是忘了許多,伱跟我多講講吧,太醫說這樣也有助於恢復記憶。”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良久。

  想了半天,宋慎也只能將其歸咎於蝴蝶效應之上。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哪一個舉動導致了歷史的變化,但這種相對細枝末節的事情,大概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他頓了頓,才儘量用平靜的聲音回答:

  “他不知如何是好,兒臣也不知該如何應對,雖自己不怕,也擔心連累到了老丈人家裏,所以無奈之下才搬着這些拜帖匆匆面聖。”

  他來得太着急,只等徐允恭把拜帖全部打包好就直接過來了,先前也問過了大舅哥,徐允恭說大部分人都是藉着爲燕王接風洗塵的理由上門拜訪,大家當然都不敢明說是想打探今日的兩道聖旨,這也可以理解。

  太醫說的事情多了去了,反正宋慎現在也跟張唯學壞了,遇事不決推到太醫腦袋上,太醫院總不可能那麼閒得慌,什麼事情都去打聽吧。

  他愣了足足一分鐘,才呆愣道:

  “子畏兄,你沒哄我吧?”

  是這樣嗎……?

  雖然早就知道古時候封建迷信很嚴重,但他沒想到這年頭的封建迷信有這麼嚴重。

  “可是你們瞧瞧,正午時分太醫院診斷出的消息,轉頭就到了胡惟庸案前。”

  “那是一種比咱們如今的火銃厲害數倍、數十倍的火器,呼吸間手指扣動便能完成擊發,而且極爲輕便小巧,甚至可以隨身揣着不被人察覺。”

  宋慎沒想到這小子如此貼心,居然已經預判到了他不知道這件事。

  好一陣,他的面色也微妙起來:

  “胡相的拜帖裏說,聽聞燕王有喜事,準備過兩日來拜賀……”

  蔣瓛也愣了一下,衝他點點頭,示意這個可以聊。

  有點離譜了吧。

  “你,有沒有興趣試試看?”

  太監也搖頭:

  “奴詢問過殿下,但他堅持要跟您私下面談——對了,他還提了個包裹,裏頭似乎都是奏章一類的硬殼紙。”

  朱元璋放下了手頭的事情,淡淡道:

  “既然老四這麼晚來,那就安排他過來吧。”

  徐允恭偷偷擡頭,看見房樑上的蔣瓛又默默將弓弩指向自己,不由得冷汗涔涔,感覺這輩子腦子都沒像現在這樣轉過。

  正如朱標所說——

  朱棣愣住了。

  他不敢相信,這位被陛下十分看重的宋慎,居然能拿出這種東西來。

  所以進來的兩兄弟都被朱元璋安排到了離自己桌子更近的位置,他自己並沒有離開書桌,只是瞟了一眼朱棣手裏的那個包裹。

  思及此處,宋慎壓低聲音,在徐允恭耳邊道:

  “如此說來,我曾在一本無名書上看到過一張圖紙。”

  他很清楚,如果宋慎說的是真的,那麼這種東西將會直接改變現有的軍隊格局。

  “他還敢堂而皇之地將這事放在拜帖裏頭,就是覺得你燕王殿下會顧忌到岳丈家,不敢告訴咱!”

  才一下午,這件事怎麼就傳到了丞相胡惟庸那兒去的?

  難不成處在深宮的太醫院如今歸了中書省管轄?這事兒他怎麼不知道!

  “標兒,如今你應當知曉,爲什麼當日宋慎會讓大家都離胡惟庸遠一點了吧。”

  “所以鑄造銅錢、刑具、農器之外,寶源局也兼造火器,都是銅鐵一類的,他們還是弄得不錯的,就是做得少做得慢些,畢竟這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這上頭。”

  的確是如太監所說類似奏章的硬殼文書,卻並非奏章,而全部都是拜帖。

  “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可咱如今瞧着,胡惟庸怕是已經不甘心做這一人之下,想着要越過咱去了。”

  “實乃情急所爲,若其中有什麼差錯之處,還請父皇原諒。”

  唯有如此,才能讓父皇放下些疑慮,才能讓自己如今的處境變好一些。

  還是朱標看了看父親的臉色,率先發問:

  “老四,你這麼晚了匆匆過來,是有什麼急事嗎?”

  身爲將門之後,還是一個日日廝混于軍伍之中、跟將士們關係都很好的國公府長子,在軍械方面,徐允恭的敏銳性遠超人情世故一途。

  有隻手從上方接過紙條,並比了個手勢。

  “還有,去隔壁文華殿知會太子一聲,叫他也一起來。”

  朱元璋從堆成小山的文書裏擡起頭,皺着眉頭有些疑惑:

  果然,在這方面,媳婦比自己要敏銳得多。

  “遇到這事居然曉得回來跟咱說,找咱們幫忙了,不錯,十八歲,是該長腦子了!”

  弄啥來的?

  “這個我也不知道,不過燕王纔剛回京,又恰好診出燕王妃有孕,說不得鳳陽那邊的其他王爺們也有孩子了?你想想,畢竟東宮莫名其妙少了個皇孫,月份大得都有了人形了,太子殿下也難過得很,太子妃也嚇得不輕,這麼晦氣的事兒,恐怕讓大家回來沖沖喜也是正常的。”

  “凡后妃、太子、皇子有喜事,未過三月皆會祕而不宣,這忌諱上至天家下到民間,千百年來都是如此,根本不需咱多叮囑。”

  “而且如今陛下雖然要求寶源局鑄火器,可也不急,時間充裕的情況下他們自然可以慢慢來。”

  所以,爲啥?

  拜帖的封面一般會自報家門,寫明是哪家哪戶上門拜訪,裏頭內容也大概都是客套話,大致意思就是我想在什麼時間上你家拜見一下,不知道閣下有沒有時間,或者可以改到什麼時候,勞煩給我們家回個話等云云。

  他決定不再討論聖旨的事情,轉而問道:

  “對了允恭,你來的正好,我本來有件事想找你的,還想着什麼時候方便找你,沒想到這會兒你自己過來了。”

  徐允恭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下意識看向了房樑上。

  朱元璋雖然年紀大,眼力卻不壞,一眼就看到了最頂上那一封。

  至少在他印象裏,原本的洪武十年或者十一年並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最起碼也得是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的時候,纔會出現一堆皇子都跑回來奔喪的場景。

  皇宮,武英殿。

  “中書省本來是個幫皇帝辦事的地方,可現如今,他們的手非但在前朝攪弄風雲,如今更是恨不能直接伸到咱的後宮裏頭去了。”

  也是。

  要說不說,他最近比之前勤快了很多。

  自前幾年朱標長大了、能處理政務了開始,他有事沒事就喜歡拍拍屁股走人,事情全都丟給兒子處理,但現在聽說朱標可能會英年早逝之後,朱元璋也不得不將這事放心上,將政務跟兒子對半分,免得給孩子累出什麼毛病來。

  宋慎再次撓頭。

  須知,當下軍陣中配備的火銃,小些的手銃有三五斤,大點的碗口銃足足有三十來斤。

  可宋慎前陣子才見過馬皇后,即便他瞎了、看不見對方氣色如何,也至少能聽出來馬皇后說話還中氣十足,不可能短短几天就病入膏肓。

  …………

  “不過,自今日您發聖旨之後,短短几個時辰,應天府裏便風起雲涌的。兒臣如今陪着妙雲暫住于徐家,結果傍晚時分內子的大哥徐允恭就來告訴我們,說是門房那兒的拜帖都堆成山了,尤其裏頭還有當朝丞相及各位中書省重臣的。”

  他的眉頭登時挑了起來:

  直到朱棣手心都開始冒汗的時候,他纔對朱標哈哈一笑,指着朱棣道:

  “看見沒,這小子當了爹,又被咱揍過一頓之後,看着像是竟然開竅了一樣!”

  他拿過朱標手裏那份拜帖,看了看,就隨手扔進了奏摺堆裏:

  沒過多久,朱標和朱棣都一起來了武英殿。

  正看着奏章時,外頭忽然跑進來了一個太監,躬身稟報:

  “陛下,燕王殿下求見,自魏國公府裏來。”

  殿內燈火通明,朱元璋正在這裏處理公務。

  他一邊衝徐允恭示意,一邊掏出了一張單獨的小紙條,在上面匆匆寫了幾句話,而後從房樑上輕巧地揭開了一塊瓦片,將紙條遞到了上方。

  “咱們今日正午才讓太醫院診斷出來的事情,才過了一下午,是怎麼傳到他那兒的?”

  “因爲你畢竟是魏國公府的公子,在軍伍一道比我瞭解的多,所以我想問問,這火器是由哪個部門轄制的?”

  也難怪陛下就差把他給供起來了……這火銃若是真的,北伐算什麼事兒?別說北邊,就是一口氣打去捕魚兒海也不是不可能的!

  蔣瓛按捺住心中激動,衝着徐允恭極小幅度地點頭。

  朱棣將這一大堆拜帖盡數放到了父皇的書桌上,恭敬拱手道:

  “是不是衝着我們,兒臣也不甚清楚。”

  徐允恭的腦子轟一下炸開!

  這小子今天從宮裏離開的時候還歡天喜地的,巴不得走早點,看樣子要不是傳旨傳召,他怕是都不肯進宮來,可這會兒天都黑了,老四卻巴巴地帶着東西進宮……

  蔣瓛也聽得頭皮發麻——

  “胡惟庸的拜帖?衝着你去的?”

  朱標沉吟了片刻,徑自站起身走到書桌前,拿起那份胡惟庸給的拜帖打開仔細看了看。

  比起奉天殿的奢華,這裏更像是朱元璋的書房,只是比普通人家裏的書房大了那麼億點點。

  朱棣也隨之偷看了眼上首的父皇,見他沒表示,也就明白了。

  但他不敢輕舉妄動,而是偷眼看着房樑上的蔣瓛。

  “不過,我爹之前曾經跟我說過,北方蠻子一直在試圖叩邊,或有蒙元殘部在積蓄力量妄圖回攻中原,譬如洪武五年的那次失敗的北伐……總之,日後恐怕還有幾場硬仗要打。這種情形若是多些,想來日後朝廷會單爲火器弄一個衙門出來。”

  “噢,火器和彈藥,如今都是由寶源局在管——子畏兄,我知道你失憶了,許多事情記不得,你還記得寶源局是做什麼的嗎?”

  行禮後,朱標朱棣都坐下了。

  蔣瓛也比了個手勢,示意對方直接將信帶去給陛下。

  他將自己帶來的那個包裹給全部拆開,露出了裏面的東西。

  宋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朱棣這才緩緩鬆了口氣。

  得到了官方許可,徐允恭才放心地說:

  太監應聲而去。

  “他來做什麼?”

  外頭天色已經擦黑,距離宵禁也僅有片刻功夫了。

  但胡惟庸的理由居然是因爲燕王有喜,這明顯是已經知道了徐妙雲診斷出有身孕的事情來。

  大明現在雖然是剛剛立國,但朱元璋是個狠得下心又雷厲風行的主,說打你就馬上抽大嘴巴子,不會留你命在,也是因此,朱元璋纔會在立國登基之後足足北伐十三次,他是那種恨死誰了就要往死裏打的脾氣,提前開始儲蓄軍備實在太正常了。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不知何時已然收斂,變得嚴肅且駭人。

  徐允恭也不囉嗦,直接解釋道:

  “寶源局本是朝廷鑄錢的地方,要說冶煉,沒有任何一個衙門比他們更熟練了。”

  朱標與朱棣對視一眼,彼此眼中皆是震驚。

  要是宋慎所說的那種可以隨身攜帶的火銃,能裝備在每一個將士的身上,遇到敵軍時拿出來便可在呼吸間直接擊發……那可省了不止一星半點的功夫啊!

  徐允恭的呼吸都肉眼可見地急促了起來。

  後者當然是安裝在船上用的,前者雖然輕一些,但擊發也還是跟重火銃一樣不方便,都得拿火摺子或是燧石點火。

  聊!往死聊!!!

  朱元璋迷惑了。

  其實朱元璋想對這幫開國勳貴們下手,他們這些當兒子的早有預感,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事情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胡惟庸不僅是越權逾矩了……

  這是真要在皇帝頭上拉屎啊?!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