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乾隆?錢隆!
“不清楚!”
你光說評價,什麼例子都不舉出來,這大家誰能知道你在說什麼?
前面的那些皇帝,多少都有個後世之人來多嘴評價,從而引出些許行事做派可窺見其手腕功績,但乾隆年代是最靠後的,評價又這麼高,皇帝模板這種話都出來了,要是不說得更清晰點,誰能服氣。
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是個韃子皇帝!!!
朱家人尤其不服氣!
雍正能弄出攤丁入畝,算他牛逼,也夠得上宋慎先前評他的那句“天下人的皇帝”,但這乾隆算哪根蔥啊。
政績呢?功績呢?厲害手腕和政策呢?你說他不像個人,那得再多說點他爲啥不像個人吧。
宋慎:“……”
好好好。
他腦袋上青筋一冒,在電腦上把乾隆年間的大事翻了一遍,然後深吸一口氣,開口。
“行,那我今天好好跟你們掰扯掰扯。”
“既然你們非要我說個一清二楚的,等會兒說到下課都說不完的話,也別怪我沒功夫講卷子了。”
除了還對考試之事一無所知的交流生胤禛之外,其餘的帝王將相心裏瞬間浮現出了老大一股子不祥的預感。
等等。
之前宋先生評價他們這些皇帝的時候,難道不是三五句話就將例子給說完了嗎?
縱然秦皇漢武等人功績卓越,所作所爲可以洋洋灑灑寫一整本書,先生不也沒有說太多具體內容,只是將重點放在了引導他們如何改革之上嗎?
如今乾隆人都不在這兒,他爹雍正也只是詢問一下此人當皇帝當得如何,怎麼就要耗費一節課的時間來說明舉例了……這不科學!
看到他們臉上五顏六色的表情,宋慎嗤笑一聲:
“要舉例說乾隆,你們不會以爲十分鐘就可以說完了吧?”
“秦漢唐明,你們這幾個朝代都有更往後的人能補充說明,具體的歷史當然不需要我多說,自然有人會主動提及。而大清,除我之外沒人知道後續,作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本來就有其特殊性,加上他們以小族治大國的身份,那就更加複雜了。”
“你們問問胤禛同學,如果要評價他爹康熙的是非功過,是不是半天都說不完?康熙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九,他在皇位上坐了那麼多年,期間還有九子奪嫡這麼勁爆的事情,一節課怎麼可能說清楚。”
“而乾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訓政三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享年八十九,是我國曆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伱們非要我說他,我花兩節課講都不爲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時代不一樣。”
“我先前將雍正類比朱元璋,只是說他對於官場下手的狠辣程度;將乾隆類比劉徹,也只是在說此人對於朝局、軍政的掌控欲登峯造極。這兩個例子都不代表其功績真能堪比漢武明祖,因爲根本沒有辦法去比,那根本就是在關公戰秦瓊,拋開了一切場外因素,比較起來沒有任何意義。”
“要說起來,從明朝,從朱元璋開始,皇帝就越來越難做了,經濟制度、社會勢力、周邊國家關係這些問題的困難程度都是翻了幾百倍地上升,到了清朝那情況就更加複雜。”
“明清的皇帝需要面對的破爛事情、需要掌握的知識,比秦漢時期不知道要多多少。皇帝五天十天上一次朝,擱在以前可能還算是勤政,放在明清那就是正兒八經的昏君;遠古時期挖個溝能叫治水安民,明清那會兒百萬兩銀子砸下去修河堤,人力物力腦力耗費無數,連史書都上不去,何況是典故?”
“放在雍正的繼承人位置上,乾隆做的事情無可厚非,他爹把路給他鋪得平平整整,所以他可以將事情做得不錯。”
“可是若把乾隆皇帝放在清末,他或許可以憑藉手腕改改大清的命,但那也只有三五成可能。更大的可能性是,由於沒了雍正這個好爹給的家底,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考驗,一輩子只打順風穩贏的局,他的自大狂妄會導致大清加速覆滅。”
“剛纔朱元璋同學說得很好,時移世易,有了康熙的眼界格局,有了雍正對於朝政的精確把控,再加上那副天生的、要把所有權力攥緊在自己手裏的巨大欲望,和一顆聰明腦袋,乾隆才能做到他想做的一切事情。”
“更具體的操作,我現在來細說。”
教室裏靜悄悄的。
大家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清朝的情況,跟歷朝歷代都不一樣……那似乎是一個,與他們想象中全然不同的朝代。
一節課,真能說完麼?
有人想要反悔,但是又不想錯過後續可能聽見的重要信息。若是能再來一個攤丁入畝的方略,評卷這件事往後挪一挪也沒什麼。
大家爲了積分那麼拼,不就是希望得到能讓國力強盛起來的法子嗎?
積分可以兌換各種各樣的奇術,可這個年代最晚的清朝,各種方針策略和發明,說不定也不差……
宋慎沒有理會他們現在的複雜情緒。
既然剛纔他們都已經把自己給架起來非要聽乾隆的事情了,那今天這節課用來講乾小四也沒什麼,反正一羣人的國策本身也不可能那麼輕易地講完,如果再添上乾隆的操作,說不準他們對自己先前定下來的國策會有更多的思考。
總之,他只是一個大專出身卻莫名其妙當上了清北班老師的傢伙,照自己知道的事情把課講明白了就成,其餘的……讓這幫尖子生自己撓頭去吧!
“乾隆所作所爲,將雍正,也就是胤禛同學留下來的大清潛力,甚至是華夏兩千年來的外儒內法的精髓都給榨乾了。十二個字——”
“軍農爲本,文化獨.裁,錢權合一。”
“不算民間的徵發,他在位期間,軍費達到了一億五千多萬兩白銀。”
“徵用民夫一百三十萬,二十六年間源源不斷的將物資投送到千里之外的戰場上,甚至雪山草地、高原反應都攔不住他。噢,高原反應就是你們理解中的吐蕃氣障。”
“除了咱們班上讓天下戶口減半的漢武帝劉徹同學,其餘各位同學恐怕都難以望其項背吧?”
“軍費,只是其一。”
宋慎點了點電腦,將自己找出來的乾隆軍費統計表給翻過去,而後又道:
“他親自研究西域的歷史、地形、宗教,給自己派出去的將軍寫錦囊妙計,除了沒親征,他堪稱親力親爲……”
說到這裏,有人忍不住了。
朱元璋豁然起身,直勾勾盯着宋慎問:
“先生,他幹這麼些事,打這麼多年的仗,銀子從哪來的?沒人諫言?”
即便是在進入輔導班以前的洪武大帝,也很清楚朝廷打仗的阻力來自何方。
他是個開國之主,現在才立國十年,手底下的武將謀臣基本都在,大部分也都是可用之人。但儘管是以他這種掌控力和威懾力,想要北上追討伐元,朝廷文官也是天天哭爹喊娘,說國庫沒錢,說窮兵黷武不可取,還有些傻鳥勸他窮寇莫追的,叫他不勝其煩。
開國之主尚且如此,後世子孫可想而知。
大部分文官都是滿嘴的珍惜民力,不想打仗,可是他們也不想想看,若不將那幫蠻子徹底打服打跑,往後能有多少年安生日子可過?
他們不是不知道,卻還是不肯,無非是因爲國庫裏沒銀子可撐罷了。
而照乾隆那個花錢如流水的打法,不論雍正給留了多少銀子,絕對都是耗不起的——看看漢武帝劉徹吧,功績是打出來了,可前人給攢的家業也被敗得差不多了,否則一個首次將匈奴給打得屁滾尿流的皇帝,史書上怎麼會功過參半呢。
宋慎倒是不介意自己的話被朱元璋給半路打斷。
因爲在座的皇帝們都跟老朱一樣眼睛冒綠光,直勾勾看着他,臉上寫滿了“告訴我怎麼搞錢”。
他笑笑,說:
“反對者,政見不合者,勸他愛惜民力的清流,他一個也沒放過,全數以文.字.獄絞殺,此後民間官場風聲鶴唳,少有人敢再犯。”
劉徹兩眼發直:
“那是什麼,先生還請細說!”
雖然剛纔他莫名其妙膝蓋上捱了好多箭,什麼天下戶口減半、什麼窮兵黷武的,還沒做過的事情就已經全被評判了,但這不妨事。
劉徹是個心智極其堅定的人,他認定了要打匈奴,打出大漢的威名來,就不會因爲後人指摘而放棄。更何況,現如今朝堂上也不是沒人說過他,劉徹早就做好了捱罵的心理準備。
他決不會錯過任何能幫助他打仗的辦法……堵住那些人的嘴巴,也很好!
宋慎斜眼睨着劉徹:
“你以爲那是什麼好東西?噢,是,在你們皇帝眼裏或許是好的,能加強統治,就不在乎什麼遺臭萬年。”
“那你問問胤禛吧,這東西不是乾隆首創的,康雍二朝便有之,只是乾隆將此獄給‘發揚光大’了,將其變成了一個迫害人的工具和手段。”
不只是劉徹,其餘人的眼神也整整齊齊地落到了胤禛臉上,用目光逼迫催促他趕緊說出來。
胤禛:……
胤禛臉上頗有些漲紅。
這玩意兒雖然是個手段,但作爲一個異族皇帝,要跟眼前那幫人說,實在是有點難以啓齒。
劉徹看出來些什麼,開口一邊催促一邊寬慰他:
“你說吧,朕知道這事肯定不光彩,不過先生也說了,是你兒子把它鬧嚴重的,大家只是想知道而已,放心說!”
被一羣人盯着,胤禛也沒辦法,只能吭哧吭哧地低聲道:
“清先世曾臣服於明朝,受官襲爵,聞命即從。入主中原之後,歷代皆對此段史事諱莫如深。”
“因此,有關史籍一併刊削、禁燬,而且對凡繼續編寫乃至收藏者,以大逆之罪誅殺之……此乃其一。”
“其二便是,因以小族治大國,漢人是八旗子弟的無數倍,他們眷戀故明,即便大清已經入主中原幾十年,康熙年間民間反清復明之舉仍如野火,撲之不盡,拱火的正是漢人士大夫與江南士紳。要說他們有多留戀前明,其實也沒有,多半隻是覺得大清對漢人士紳予取予奪,不肯就範罷了。”
“所以……所以啓用此獄,針對的也是這幫拱火造反的文人,朕與皇考並沒有波及太多。”
衆人恍然。
明白了。
這不就跟始皇帝焚書坑儒類似的嗎?
同樣都是爲了鞏固自己手裏的權力,只不過始皇帝焚的是六國之書,坑的是方士之儒;而大清毀的是自己對前朝俯首稱臣的黑歷史,坑的是反清復明意圖造反的那羣人。
作爲漢人皇帝,他們當然是不樂意的。但如果是站在皇帝立場上看,這樣搞其實並沒有問題。
異族皇帝也是皇帝,爲了彈壓民變,皇帝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或懷柔或暴力,權宜當下,此爲君。
宋慎頷首,接過話頭:
“是的,在康熙和雍正時期,此舉還不算太過分,多是殺雞儆猴之意,但到了乾隆手裏就不同了。”
“他也效法其父,以文字獄來懲治朋黨,整飭吏治。乾隆中葉以後,清廷以訪求遺籍、纂修《四庫全書》爲名,寓禁於征,多方羅織,以致從乾隆三十九年到四十八年的十年間,文字冤獄無年不有,遍於國中。”
“這就是他專門搞出來懲治那些與他政見不同的人的。”
“至於你們想知道的,他花出去那麼多軍費到底是哪裏來的……”
“先告訴你們一件事吧,乾隆十年,對外貿易量達到了歷史頂峯的三千六百多萬兩白銀,大清與外國人通商,經濟空前繁榮,稅收自然也不會少了。”
“乾隆年間,擴邊極值達到了1453萬平方公里,控制900萬平方公里以上土地的時間比其他所有君主加起來都要長,不僅能稅收,還能給他們剃頭。”
“他極其能花錢,也極其能賺錢,這就是他敢打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仗的底氣。”
“軍事素養上,這貨確實不算差,但他這方面能力也絕對比不過在座幾位開國之主。之所以能打出那麼大的疆土,無非是鐵了心肯砸銀子,你們要是有那麼多銀子,砸也砸出來一座盛世江山了!”
“只要足夠狠,砸的錢足夠多,武力足夠震懾,人也能變成神。”
“吐蕃那邊不是有活佛嗎?活佛不老實叛國投敵,他就砸錢打,打完轉頭就把活佛挫骨揚灰了,順便定了個規矩,不經皇帝允許禁止活佛非法轉世。看看,什麼叫錢能通神,錢能壯膽!”
“要我說,乾隆的乾,該改成銀錢的錢!”
衆人大爲震撼。
臥槽他奶奶的……還能這麼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