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6章:坑你遼國沒商量,蘇良獻驚天大計!
至於今年具體做什麼,將會在內朝會上溝通確定後,纔會公佈。
此外,變法司又新增兩人,正是剛履新職的富弼和曾公亮。
大家皆已知曉。
今年變法的重頭戲,不在民間,而在軍伍。
……
二月初五,變法司。
趙禎親至,與衆官員討論強軍之法。
所謂強軍,非兵多將廣。
而是將有謀,兵有勇,遇戰便能勝。
趙禎的安排是,由范仲淹主導,富弼、曾公亮、梁適主筆撰寫強軍之策,其他人輔助。
爭取在二月底便能出一個草案。
任務佈置完畢後,一旁的梁適忍不住開口道:“官家,能否立即將遼國使團驅離?”
“那個蕭鼎實在是厚臉皮,他每日笑嘻嘻地在我家門口守着,見到我便要拉着我喝酒閒聊,這幾日,我回家都不敢走正門了!”
一旁,司馬光也抱怨道:“每日午後,蕭鼎和一些遼國使團成員坐在茶館中,聽我們的百姓聊變法,這裏畢竟是汴京城,他們在茶館酒樓,便能聽到很多信息。”
“這個蕭鼎,四處撒錢交朋友,他還花重金看了許多往期的民間小報。”
……
梁適一開口,大家都抱怨起來。
蘇良雖未開口。
但就在昨晚,劉長耳還告訴他,收了蕭鼎五百貫錢,然後扔給了他一堆關於朝廷官員生活作風方面的破報紙。
蕭鼎仗着自己的遼國特使身份,已經成汴京城一害了。
雖然他不一定能夠得到變法策略的具體內容,但在汴京攪和,卻非常影響全宋變法。
趙禎面色尷尬。
他沒想到今年的遼國使團竟然如此無恥。
但他已向遼國皇帝回信,稱遼國使團可以多住一段時日。
而今遼國使團並未觸犯大宋律法。
實在無合適理由將他們攆走。
大宋朝愛面子。
哪像蕭鼎這般無恥,只要能拿到好處,便不在乎耍無賴。
趙禎想了想後,道:“再過幾日,再過幾日,朕便勒令他們離開!”
就在這時,蘇良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官家,臣建議,不要驅趕他們。”蘇良突然開口道。
“爲何?”趙禎疑惑道,其他臣子也都紛紛看向蘇良。
蘇良笑着說道:“敢問官家和諸位同僚,若遼國將我們的變法策略拿去用,可能夠富國富民?”
范仲淹一愣,第一個回答道:“不會,反而會使得遼國越來越糟糕!”
蘇良認可地點了點頭。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細細一想,便明白了蘇良的意思。
全宋變法所有策略的核心,皆是削富濟貧。
即削弱“兼併之家”掠奪天下財富的能力,將其還於朝廷和底層百姓。
兼併之家,即大地主、大官僚階層。
大宋敢如此做,建立在大宋的軍伍全在朝廷手中。
“兼併之家”們根本不敢造反,且朝廷也會在商貿上給予他們一定優惠政策。
但是遼國與大宋的國情卻不一樣。
遼國雖學宋制,但身份等級制度森嚴。
在遼國,契丹人的地位遠高於大北方的女真人和燕雲十六州的漢人。
貧民要想靠着科舉和軍功出頭,比宋困難百倍。
並且,遼國有很多大族。
這些族落有身居高位的官員、有鉅商富賈,關係錯綜複雜。
誰要動他們的利益,他們絕對能夠造反,且他們造反的破壞力,比大宋那些反民厲害多了。
大宋百姓造反,大多都是找個山頭,搶搶糧食,等着被招安。
但遼人造反,有人有馬且有兵器,一個個狼性十足,絕對能鬧得天翻地覆。
“景明,你的意思是任由遼國使團學習我們的變法策略,然後東施效鼙?”富弼笑着問道。
一旁,曾公亮強忍着不笑,道:“這……這是不是損了點兒?”
王安石身子往後一歪,正色道:“不損,比起遼國送西夏煮熟的種子,我們完全是君子行爲,是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咎由自取!”
此話一出,衆人皆沒有了心理負擔。
這年頭,做老好人成不了大事。
“不過,遼人也不傻,他們若覺得不符合國情定然會停下來,另外,我們的許多變法之策,確實對遼有可取之處,他們完全可以選擇適宜他們的執行!”司馬光開口道。
“這就需要我們幫他們一把了!”蘇良的臉上露出一抹壞壞的笑容。
“官家,臣建議,先令劉長耳爲臥底,售賣給遼國使團一些變法策略文書,而後再在進奏院尋一臥底,令其高價賣給遼國使團所有的變法內容,遼國使團即使不能夾帶這些文書,那麼多人,背誦個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需重新撰寫這些文書,表面內容不變,但有益於遼國國情的內容一律簡化,且在文書上多加一些類似變法需‘孤注一擲、乾綱獨斷’類的話語,引導遼使願意冒險。”
“此外,煩勞範相、計相親筆撰寫兩封造假文書,使得遼使相信劉長耳和進奏院臥底送給他們的內容爲真。”
“梁學士,若蕭鼎再邀請你喝酒閒談,你拒絕兩次後,可同意一次,然後假裝喝醉,道出一些變法細節,另外要極言變法絕不能半途而廢,必須破釜沉舟,一鼓作氣!”
“爲什麼是我?”樞密直學士梁適疑惑地問道。
蘇良微微一笑,道:“因爲你對蕭鼎最客氣,他覺得你可作爲突破口。”
頓時,梁適明白了。
對待這種沒臉沒皮的人,必須狠辣拒絕,不然他能一直糾纏。
蘇良接着道:“我們務必要將此事做得真切,皇城司該跟蹤他們還是要跟蹤,給他們創造一些難度,以免起疑!”
“此番操作後,遼使定然信以爲真,待他們將我大宋的變法之策送到耶律宗真的面前,耶律宗真好大喜功,定會施行。即使施行一半發現有問題,也能大大減弱遼國國力,引發遼國內部矛盾!”
……
君臣聽得皆熱血沸騰。
這是一場大戲,需要多人蔘演的大戲。
不但要讓遼使相信所得變法之策爲真。
還要讓他相信唯有一意孤行,破除萬難地施行此法,才能夠成功。
遼國的貧富差距比宋更大。
年初與西夏之戰更是傷了元氣,他們急需富國之策,但若依照大宋這些新策施行,國庫可能會增收一些,但內部矛盾必將迅速加劇。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遼國若不根據國情定製策略,盲目模仿大宋,他們吞下的將是一副慢性毒藥,越久越毒。
此計雖非君子所爲。
但遼國向來陽奉陰違,覬覦大宋的土地久矣。
用此方式對待他們,並不算下流。
趙禎望向蘇良,眼中盡是滿意。
當朝能將麻煩事迅速轉化爲利國之事的,唯有蘇景明。
一旁,富弼和曾公亮也被蘇良的智慧折服,心中感概:幸虧蘇景明生在了大宋。
“就這樣做!”趙禎當即拍板。
官員們甚是興奮,恍惚中已經看到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在向自己招手了。
月末求月票,感謝諸位讀者老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