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2章:自污可自保,奮進難善終,大宋武人之困境
曹護作爲禁軍一員。
他也知曉禁軍有很多不堪之處,但他更知此乃大宋軍制所致,根本無法改變。
“是啊,他們已經是大宋最好的兵了!”蘇良望着遠處的夕陽,心情有些低落。
大宋最好的兵,都已經拿不上臺面了,這纔是最令人悲哀的事情。
“看來,我們只能將希望寄託於下一代了!”
蘇良緩了緩,又道:“我不在禁軍隊伍中挑選重騎兵,總要向曹公解釋一番,今晚與我一起去曹府吧!”
“好。”曹護點了點頭。
……
入夜。
蘇良與曹護坐馬車來到了曹府。
當今大宋排名第一的將門世家,曹氏家族。
當年,曹琮之父曹彬,連滅兩國,爲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今,曹家之女又貴爲皇后,還爲官家生下長子。
誰家的恩寵也比不過曹家!
然而,曹家卻非常低調。
曹琮作爲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副都指揮使,平時很少發聲。
兩府讓如何做,他便如何做。
因“陳橋兵變”的緣故,大宋的武將們各個低調謙遜,生怕惹麻煩。
作爲外戚,曹家人就更低調了。
……
片刻後。
曹護將蘇良引到曹琮的書房,便去外面了。
曹琮年近花甲,但面色紅潤,身體也未發福,與曹佾的相貌倒是有六七分相似。
蘇良一進書房。
曹琮便笑着招呼道:“賢侄,快坐快坐,茶剛剛沏好!”
蘇良與曹佾以兄弟相稱,前年過年也曾來過曹府拜年,曹琮便一直喚他:賢侄。
蘇良坐下後,先品了品茶,而後又與曹琮閒聊了幾句。
僅從書房的佈置來看,根本看不出曹琮是武將。
屋內盡是佛經。
很難想象,堂堂的大宋軍帥,竟然篤信佛學,經常喫齋唸佛,清心寡慾,給人的感覺便是:無慾無求。
喝了兩杯茶後。
曹琮笑着說道:“曹護說,你要另募新兵,作爲重騎兵的人選。”
蘇良點了點頭。
“我挑選數日,還是覺得招募新兵較爲好調教,感謝曹公您的幫忙了!”
“唉!”
曹琮長嘆一口氣,道:“這羣天子衛兵,莫說你瞧不上,我也瞧不上,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蘇良聽出了曹琮的無奈,忍不住道:“曹公,樞密院練兵制度不行,伱可以向官家提嘛!”
曹琮搖了搖頭。
“三衙只管練兵,並無旁責,此乃祖制。”
蘇良看到曹琮這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忍不住道:“兵若不能戰,何以強國?何以討回燕雲十六州?何以免受党項人侵擾?”
曹琮再次搖頭,起身走到不遠處的書架。
“景明,這些書架上擺放的都是老夫抄寫的佛經,非三五載,難成如此規模,你以爲老夫的愛好是抄寫佛經嗎?”
“不過是要讓外人看罷了!”
“此外,你見到的那些沉迷酒色財氣的將士,你以爲他們不思進取,多數人也是被逼無奈啊!”
“有人寧願獲得一堆臭名聲,都不願被人誇作‘世間良將’!我大宋崇文抑武,又有武變前鑑,非將士們不願奮進,而是自污可自保,而奮進難善終啊!”
自污可自保,奮進難善終。
聽到此話,蘇良全明白了。
這就是大宋禁軍不能戰的根本原因。
武將們,太害怕被當今官家和士大夫官員們猜忌了。
他們若日日不思進取,喫喝玩樂,最多就是被責罰兩句,若表現過於突出,比樞密院的官員強太多,反而易遭猜忌。
在這樣的官場氛圍下。
久而久之,武人們便無銳氣,無了追求。
在大宋,若有機會考上功名,沒有人會選擇當兵。
這就是當下武人們的困境。
大宋的祖宗之法壓制着所有武人的成長。
這樣的好處是,大宋很難發生軍伍之亂,這樣的壞處是,大宋很難崛起精兵強將。
特別是在汴京城。
武將表現太卓越,即使官家不介意,一些士大夫官員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其麻煩。
武人,只能服從文人。
遇事嚴格執行就行,無須有個人想法。
漸漸的,從上到下的將士們,便開始躺平,擺爛。
所有訓練內容,能做到及格,便絕對不去追求優秀。
仕途無法往上走,很多人便將心思放在了其他事情上面。
最後,底層就腐朽了一大片,無數武人再也沒有了心氣和鬥志。
而一批批年輕的武人,也會受此影響,變成和他們前輩一樣的人。
曹琮又道:“景明,老夫如此膽大地與你講這些逆上之語,其實也是想讓你趁着變法這個時機,能不能幫一幫大宋的將士們,若想強兵,必須提高將士們的地位,至少能讓將士們在文人書生那裏能擡起頭做人。”
蘇良面色深沉,這太難了!
除非有名武將能立下大功績,然後當上樞密使,才能慢慢扭轉此等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