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8章:享齊人之福?你是沒見過臺諫官打人吧
大宋每年能多出數千匹大理馬,且南境的穩定性也能提高了許多。
此外,大宋與大理仍非主藩,日後若大理內亂,他們也只能借一借蘇良的名聲,而非大宋的名聲。
“並嫡之制?我大宋沒有這樣的先例吧?”趙禎疑惑地問道。
“官家,此事對我大宋甚有裨益,可破禮而行。且此爲唐制,也是當下大理國的禮制,從大理國那邊來論,並無不妥之處!”
失不失禮,全憑禮官的一張嘴。
左有鼎通曉大宋禮制,此事涉及朝廷利益,他自然要想辦法圓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了。
趙禎微微點頭。
“這樣說倒也可行。不過,蘇卿畢竟有妻,此事還是應問詢一下他的想法,他若不願,我們也不能勉強。”
聽到此話。
左有鼎便知,官家是有意向促成此事的。
“官家,您是見過大理五公主的,年輕貌美,甚通禮儀,嫁給蘇景明可謂是下嫁。蘇景明不但能享齊人之福,還能爲我大宋立功,此等美事,他能有什麼理由拒絕?”
趙禎笑而不語,緩了緩後,道:“左寺卿,你先去找景明私下問一問,若他有意向,家內之妻也不反對,我們便促成此事,這確實是一樁美事。”
“臣遵命!”左有鼎甚是興奮。
前幾年,他在鴻臚寺受夠了遼國和西夏使者的白眼。
這兩年,脊樑骨剛剛直起來,而今他若能促成此事,那便是大功一件。
升遷受賞,絕對不在話下。
左有鼎出了垂拱殿,便直奔御史臺。
臺院內。
左有鼎如同一個媒婆般將大理五公主的心意告知了蘇良。
他並不知蘇良已經拒絕過五公主。
“景明,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於我大宋的江山社稷有益,於你也有益,不久後,你將會成爲大理國的駙馬爺,身份貴不可言,人家公主能接受並嫡之制,實乃是你家祖墳冒青煙了……”
“我都不知我家祖墳在哪?”蘇良沒好氣地說道:“左寺丞,麻煩您轉告大理特使,我不願意,我蘇良今生只娶一妻。”
左有鼎一愣。
他根本沒有想到蘇良會拒絕。
旋即,他眼珠一轉,頓時恍然大悟。
“老夫明白,老夫明白!爲了官聲,景明你還要假裝拒絕的,沒事兒,此事公開後,你可以假意拒絕,我陪着你演戲,不過你最多拒絕兩次,人家大理公主也是要面子的。”
鴻臚寺的官員。
基本都是八面玲瓏,說話辦事彎彎繞繞。
他以爲蘇良是要爲保留仁君子之態而假客氣。
免得因娶兩妻而被人詬病,故而必須要被動着同意。
“我說不願意,就是不願意,沒有演戲,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蘇良瞪眼道,有些惱怒了。
頓時,左有鼎也來了脾氣。
“爲了大宋南境太平,爲了得到更多的馬匹,你有何資格反對此事。作爲我大宋的一名士大夫官員,朝廷需要你的時候,你理應站出來!”
“蘇良,老夫告訴你,此事必須要成,若不成,你就是大宋的罪人!”左有鼎伸手指向蘇良。
唰!
蘇良站起身來,環顧一圈後,提起一旁的凳子,道:“左寺卿,你是沒有見過臺諫官打人吧!”
你……要作甚?此事乃是爲你好,老夫若年輕二十歲,且被公主瞧上,莫說以並嫡之制娶之,讓老夫倒插門都行,爲了大宋,你就不能犧牲犧牲自己嗎?”
左有鼎見蘇良是真的要打人,說完此話後,轉身便朝着外面跑去。
“嘭!”
蘇良將木凳砸了出去,距離左有鼎不足三尺。
左有鼎頭都不敢回,迅速跑了出去。
蘇良高聲罵道:“我要你教我做事?”
不遠處。
看到這一幕的臺院官吏都有些驚訝。
蘇良竟然敢毆打鴻臚寺卿左有鼎,並且看其面色,甚是惱怒。
左有鼎跑出御史臺後,一臉委屈,想了想後,奔向了中書省政事堂。
一進政事堂,他便開始哭訴。
“幾位相公,你們可要爲下官做主啊,若不是我跑得快,恐怕就讓蘇良砸死了!”
文彥博、張方平、范仲淹、吳育、宋庠五人皆在,一致挑眉看向左有鼎,似乎在說:定是你招惹蘇景明瞭吧!
左有鼎將官帽扶正,整理了一下官袍。
便將他見大理國特使段天海、見趙禎、見蘇良的所有事情都講述了出來。
“諸位相公,這是不是好事?我是不是好意?但他蘇良卻一臉不情願,那凳子就是瞄着我的腦袋砸的,若不是我快走一步,可能現在都在太醫院了……”
左有鼎氣憤地數落着蘇良的不是。
這樣說,能顯得他更不容易。
文彥博笑着道:“景明還真是豔福不淺,此事若按國事來論,確實是一件好事,但若景明不同意,恐怕很難有人能說服他啊!”
“景明向來將家庭看得甚重,又獨寵其妻,不過在此事上,我覺得爲了大宋,景明應該委屈一下自己,其實也不算委屈,大理五公主是配得上景明的,再說,人家又未讓景明休妻!”張方平分析道。
“嗯嗯,我同意張相的意見。”吳育點頭道。
一旁的宋庠也點了點頭。
在這羣老傢伙眼裏,國事高於一切,並且認爲蘇良多娶一妻算不得什麼。
唯有范仲淹微微皺眉,道:“我倒是覺得,強扭的瓜不甜,景明若真不願意,恐怕十頭牛都拉不回他!”
“諸位相公可願再去說服他?”左有鼎見除了范仲淹,其他相公都贊同他,不由得有了底氣。
張方平、宋庠、吳育同時看向文彥博。
本來,范仲淹是最合適人選,但他站在了蘇良那邊。
而除了范仲淹外。
這裏與蘇良關係最近的,便要數文彥博了。
文彥博苦笑着搖了搖頭。
“老夫並無信心說服景明,他沒準兒也能舉着凳子砸老夫,此事,半公半私,我建議,咱們找官家議一議,若大家都願促成此事,我們便將此事當成一個較爲特殊的差遣去做,然後合力說服景明,如何?”
其他人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