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階下囚
馬璘接報之後當即點齊安西軍的大隊人馬前往焉耆,一邊則將安西解圍的捷報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
安西的捷報送到長安之時,郭子儀和駱奉先也剛到。
讓駱奉先代表安西軍回長安來獻俘,是王臣的主意。
其意圖當然是爲了送走駱奉先這尊瘟神,消除隱患。
得知郭子儀回朝,李適代表李豫前出十里前來迎接。
要不是因爲朝中政事繁忙,加上自己又是太子身份,李適早就動身前往涼州跟移地健見面,他是真的迫不及待想要見到移地健。
李適恨移地健是真的恨到了骨子裏。
國仇家恨再加上個人恩怨,仇恨buff簡直都疊滿了。
在駱奉先的引領之下,李適來到了移地健的囚車前。
八年未見,移地健早已經不復當年在陝州時的英姿,不僅鬚髮半白,身上的裘袍也是又破又髒,氣色也極爲萎靡,像個乞索兒。
只不過當移地健霍然睜眼,卻依然像鷹隼一般銳利。
也許是被勾起了某段記憶,李適下意識的後退一步。
隨行的神策軍都將馬燧便鏗然拔刀,護在李適面前:“回紇狗奴,找死!”
“無名鼠輩也敢在本可汗面前狂吠!”移地健只是輕蔑的掃了馬燧一眼,斥道,“還不與我退下,讓李適上前與我說話!”
“太子名諱豈是你一介狗奴能叫得!”
馬燧大怒,正要打掉移地健滿嘴牙,卻被李適攔住。
“馬都將,你且退下。”李適伸手攔住馬燧,再次站到了移地健的跟前。
移地健故伎重施,再次向李適投來一記兇狠的眼神,不過這次沒能奏效,李適只是冷冷的看着移地健,腳下紋絲不動。
“有長進。”移地健桀桀怪笑了兩聲,又道,“比八年前在陝州時強了些。”
李適嗤笑一聲說:“移地健,你大可不必在寡人面前抖八年前的威風,別忘了你已經不再是回紇可汗,而只是大唐的一介階下囚。”
移地健哂然說道:“雄鷹無論到哪都是雄鷹。”
“雄鷹?”李適哂然一笑說,“你不知道吧?藥葛羅給自己上的尊號就是雄鷹可汗,所以你充其量就是隻褪了毛的禿鷹。”
“什麼?”移地健果然大怒,“藥葛羅那個敗類也配自稱是雄鷹可汗?”
“可他現在就是回紇的可汗。”李適繼續逮着移地健的痛點全力輸出。
“那個敗類不過是被郭子儀和王臣強行扶上位的傀儡而已,他不可能坐穩可汗寶座,不出一年必然會被頓莫賀達幹誅殺。”移地健哂然說道。
李適道:“即便頓莫賀達幹誅殺了雄鷹可汗,你也回不去了。”
“無論最後誰當了回紇可汗,回紇都將成爲你們唐國的噩夢。”移地健反脣相譏道,“唐國早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唐國,回紇汗國也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回紇汗國。”
“是嗎?”李適哂道,“那你就好好看着吧,看看最後究竟是回紇成爲大唐的噩夢,還是我們大唐重新成爲草原主宰!”
“什麼意思?”移地鍵愕然道,“你不殺我?”
“我不殺你。”李適道,“我會留你一條狗命,讓你瞪大眼睛好好看着,看着寡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復興大唐,如何將大漠又變回安北都護府,又是如何征服雪域高原,開創大唐開國一百五十二年來從未有過之盛世!”
移地健越發錯愕的看着李適。
過了好半晌,移地健才又桀桀桀的怪笑起來。
一邊笑,移地健一邊說:“李適,你們唐國永遠都不會再有那一天了,即便藥葛羅那個敗類篡奪了汗位,回紇汗國也不可能變回你們唐國的忠狗!即便是有郭子儀、王臣等名將在,你們唐國也絕對不可能征服吐蕃。”
頓了頓,移地健又笑道:“不要說征服吐蕃,你們連安西都奪不回來。”
然而移地健話音纔剛落,便有一騎快馬順着官道風捲殘雲般衝了過來,還隔着老遠,馬背上的信差就已經高喊出聲。
“大捷,安西連續大捷!”
“安西軍在羅布淖爾、于闐鎮先後大敗吐蕃,斬首一萬餘級,生俘吐蕃壯丁三萬餘,婦孺兩萬餘口,牛羊駝無數!”
“大捷,安西之圍已解!”
“什麼?安西之圍已解?”移地健悵然若失。
李適聞言卻是大笑出聲:“如何?移地健,你仍然堅持大唐沒有機會征服雪域高原?仍堅持大漠不可能變回大唐的安北都護府?”
移地健默然無語,因爲他知道有些事不是嘴硬就能改變結果。
移地健十分清楚安西四鎮解圍意味着什麼?安西一旦解圍,就意味着從長安到安西乃至泰西的商路重新打通,就意味着會有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到長安,也就意味着大唐的國庫將會重新變得充盈,更意味着大唐將會擁有充足的財力招募編練邊軍。
基於這,重開盛世並非癡人說夢,征服雪域高原和大漠也不是沒有可能。
說到底,回紇汗國還沒立國之前,大漠就是大唐的都護府,吐蕃雖強盛,可在天寶年間也差點被大唐給攻滅。
看着移地健沉默不語的樣子,李適別提有多開心。
這又是王臣替他掙回的面子,真是一員得力干將!
李適的目光轉向安西的方向,在心下默默的說道:王臣你只管在安西放手施爲,寡人會在長安給你提供支持,全力支持!
轉念間,李適耳畔忽然響起郭子儀的聲音。
“老臣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太子務必成全。”郭子儀道。
李適連忙說道:“老令公有什麼話但說無妨,無論何事,寡人無有不允。”
郭子儀道:“生擒移地健非老臣之功,所以這獻俘儀式老臣萬不敢受之,還請太子將移地健囚於奉天獄中,待來日王臣凱旋之時,再舉行獻俘闕下儀式。”
李適就不免有些爲難:“可是長安百姓正在日夜企盼此獠。”
旁邊的駱奉先提議道:“太子,那就先遊街,來日再獻俘。”
“這個法子好。”李適欣然應允道,“先遊街,讓長安百姓一解心頭之恨,至於獻俘闕下之儀式,待他日王臣凱旋之時再辦也不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