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經濟之才
“你是宰相後人?”王臣看着眼前年輕人。
“正是。”年輕人再次向着王臣叉手一揖,又說道,“在下狄遇仙,武周宰相狄仁傑乃是在下高祖父。”
“狄遇仙,你怎麼又來了?”郭昕竟也認得狄遇仙。
顯然,這年輕人跑來龜茲毛遂自薦已經不止一次了。
“郭大將軍,今日在下並不是來投奔你的。”狄遇仙不亢不卑的道,“在下今日投奔的是安西四鎮節度兼北庭行營營田度支司王度支使。”
郭昕搖搖頭,對王臣說道:“賢弟別理會他,這小子除了會做買賣,別的啥也不會,也好意思自稱是名相狄仁傑後人,狄公若泉下有知,估計會被氣得活過來。”
“你會做生意?”王臣聞言卻瞬間來了興趣,現在最缺的就是經濟人才。
裴典雖然也是個理財高手,但更適合當幕僚,獨擋一面就缺了些膽識和魄力。
狄遇仙從衣袖之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王臣說:“王度支使,這是在下的建言書,書中陳述了禁止本朝之商賈前往胡地做買賣的十大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便是將商路之利的大頭白白讓與了胡人,我大唐從商路中獲利不足十之一!”
“狄遇仙,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郭昕大怒,“你竟然膽敢質疑國策!”
“大將軍,在下並沒有質疑國策,在下只想說,大唐的商賈可以是私人,也可以是官府的,若財富掌握在官府手中,何懼哉?”狄遇仙道。
聽到這,王臣的眼睛瞬間亮起來,這是位大才!
後人說起大唐,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包羅萬象,就是開放以及包容。
但其實,大唐也有封閉的一面,比如禁止漢人商賈前往海外做貿易,所以從來只有海外胡商大量涌入大唐。
到了晚唐之時,廣州一地的胡商就有十幾萬人。
然而遺憾的是,從來沒有漢人商賈去海外經商。
也正是因爲這,才導致鮮有海外文化流入大唐。
其實不止大唐,直到晚明之前,都鮮少有任何領域的知識從海外流入華夏。
只要翻一翻歷史書就可以發現,即便是在唐朝,文化交流也同樣是單向的,從大唐流向海外的知識可以說包羅萬象,比如唐朝跟吐蕃的兩次和親,就帶去了包括醫學、農業、建築及冶煉在內的大量知識經驗,甚至於就連工匠都有數萬人。
再比如說大唐的造紙術、印刷術甚至火藥都通過胡商先後傳入中東及歐洲。
但是有唐一朝,從海外輸入華夏的就只有經文,主要就是佛經,諸如哲學、醫學、地理及歷史等專業知識,從來就沒有隻言片語流入華夏,是不是很奇怪?
西方可是一直聲稱,從古羅馬甚至古希臘時代,哲學醫學地理歷史等學科就已經極其發達,歐幾里得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編撰了幾何原本,亞力士多德更是在漢朝以前就編撰了涵蓋哲學、醫學以及物理等各個學科的一百多部專著,超過一千萬字的宏篇鉅著。
與之相對的是,司馬遷耗盡畢生心血寫的史記,也不過區區五十二萬字而已。
亞力士多德哪來的這麼多時間學習這麼多知識,又哪來這麼多的財力支撐他寫下一百多部上千萬字的宏篇鉅著,這些姑且不論,權當是真。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大唐與外界交流如此頻繁,有那麼多宗教經文流入大唐,可直到大唐滅亡都沒有關於亞力士多德任何一部專著的隻言片語流入華夏,是不是很詭異?
是因爲以粟特人爲首的胡商想要封鎖大唐?不願意將先進的知識傳播給大唐?
這樣的結論當然是荒謬的,胡商唯利是圖,絕不會拒絕販賣知識的鉅額利潤。
事實上不只是唐朝,即便是到了蒙元時期,蒙古大軍兩次打到中東甚至歐洲,從歐洲帶回了大量的財寶及奴隸,卻沒能帶回關於亞力士多德的任何一部專著的隻言片語,甚至沒能從歐洲帶回來一部史書,或者任何一學科的任何一本專著,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有史學家將其歸咎爲蒙古人是文明毀滅者,只知破壞,不知保存,但這種說法顯然缺乏說服力,因爲蒙古人在入主中原之後並沒有摧毀華夏文化,而是完整繼承華夏文化並將之發揚光大,由此可見蒙古人也是懂得保存並學習先進文化的。
但是蒙古人偏偏沒有保存並學習西方文化,奇不奇怪?意不意外?
總之,爲何晚明之前從來沒有西方的任何一部學術專著的隻言片語流入華夏,已經成爲一樁懸案。
其實,大唐原本是有機會破解這樁懸案的。
如果大唐沒有禁止漢人到海外經商,如果漢人商賈沿着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進入中亞、西亞乃至於中東歐洲,就必然會帶回關於中東以及歐洲的詳盡的地理人文以及各個學科的專著,當然了,前提是西方真的有!
然而遺憾的是,大唐也禁止漢人前往海外經商。
對於這一事實,後世的經史學家有許多的猜測,但是很難達成共識。
最靠譜的解釋還是商人地位低,而且商人多狡,一旦讓商人羣體掌握了龐大到足以顛覆朝廷的財富,就會威脅到朝廷安全。
然而狄遇仙卻想到了一個解決之道:官辦民營!
這跟近代西方在東方創辦東印度公司一個道理,就是在海外創辦官方性質的商號,一邊做生意,一邊殖民,這樣不僅可以讓財富歸於官府,而且還可以避免商人坐大的局面,不至於因爲商人掌握了鉅額的財富而威脅到朝廷的安全。
當下王臣說道:“狄遇仙是吧,你被正式錄用了。”
“喏!”狄遇仙聞言大喜,當即站到了王臣的馬後。
王臣又特意跟郭昕解釋道:“兄長,小弟身爲安西北庭度支使,麾下卻沒有幾個像樣的經濟專才,此人略懂一些經濟,所以將其納入麾下,你不會見怪吧?”
【註明:經濟並非外來詞,晉書就有這詞,意指經世濟民】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