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恢復府兵制

作者:我喝黑茶
段秀實愣了一下問道:“賢弟的意思是,將駱駝炮由駱駝載改成車載?這不好吧?駱駝負載雖然遠遠不如武剛車,然而它的速度要比武剛車快得多,而且駱駝可以翻山越嶺,去到許多武剛車到不了的地域。”

  郭昕也點頭說:“確實,武剛車炮需要,駱駝炮也一樣。”

  “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王臣欣然說道,“正好老叔和幾位兄長都已經到了龜茲鎮,今天就說說關於安西四鎮的改制。”

  “改制?”馬璘、段秀實和姚令言三人又聽到了一個新詞。

  郭昕卻已經聽過這個詞,當即接着說道:“王臣賢弟的意思,是將安西四鎮從羈縻州按照府兵制改爲直管軍,龜茲、焉耆、疏勒以及於闐四鎮各設一軍,軍下設團,團下設旅,旅下設隊,空閒時耕種,有事之時則爲國出征。”

  馬璘道:“將安西四鎮從羈縻州改直管軍,此事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安西諸國的百姓仰慕大唐已久,然而若是按照府兵制,有戰事時士卒需自備武器乾糧甚至馬匹,安西地瘠,怕是會對各軍士卒造成極大的負擔哪。”

  安西的地域極其遼闊,但也乾旱貧瘠。

  這點從安西四鎮的人口數就能夠看得出來。

  于闐鎮、疏勒鎮以及焉耆鎮的人口數通常在兩萬左右,最多的是龜茲鎮,最鼎盛的時候也不過兩萬餘戶八萬餘口。

  現在除了焉耆的人口沒太大變化之外,龜茲人口數已經銳減至不足三萬,于闐和疏勒的人口數更是已經不足萬口,戰爭對於綠洲文明所造成的傷害遠大於其他文明,主要就是因爲沙漠綠洲的生態太過脆弱,更容易被破壞。

  所以說馬璘的擔心是有道理的,當年宇文泰首創府兵制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爲關中土地足夠肥沃,但是安西的綠洲顯然不足以與關中相提並論,別說一百畝職田,就是給安西軍士卒兩百甚至三百畝職田,也不足以承擔武器甲冑以及糧草。

  說到這,不可避免的再次跑題,從府兵制轉到了營田。

  王臣畢竟是個穿越者,擁有的知識遠超這個時代的人。

  而在王臣的知識庫中,恰好就有一項知識可以改變沙漠綠洲的農業生產,這一項知識就是滴灌技術:更高效的利用水資源。

  一個刻板印象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以及周圍一圈的綠洲缺水都極其嚴重。

  但其實,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和周圍一圈綠洲並不缺水,無論是阿爾金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還是天山,都有雪水融化形成河流匯入到塔克拉瑪克沙漠周圍的綠洲,尤其是由天山雪水融化之後匯聚而成的塔里木河,更是延綿超過四千裏。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和周圍一圈的綠洲之所以這麼貧瘠,是因爲留不住水。

  因爲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以及周圍綠洲的光照太過充足,植被又太過稀疏,因而水份的蒸發遠超其他區域,從坎兒井引出一條水渠,流不了多遠就會在太陽下被曬乾,所以水渠能灌溉到的區域很小,種出的糧食也就很有限。

  滴灌技術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這一弊端。

  因爲雪水從坎兒井被引出之後,不再流入露天的水渠,而是會流入暗渠,暗渠引入耕地後會從小孔滲出,這樣一來就不會被太陽光照射到,就能最大限度避免蒸發,同樣的水量能灌溉的耕地面積就有了極大的提升。

  聽完王臣的闡述之後,剛剛被叫來節度使公廨的節度判官馮河清蹙眉說:“若是按度支使所言,需要大量的小竹以及大竹,安西不缺小竹,卻罕有毛竹龍竹等大竹。”

  “此事不難。”跟着過來的裴典不假思索的說道,“燒製陶筒拼接成管即可。”

  “對,燒製陶筒拼接成管即可。”王臣欣然點頭,“從坎兒井引出時用陶管,從陶管引入耕地再用細竹管,最後滴灌到壟間,如此一來能灌溉到的耕地面積翻倍都不止,除了此滴灌技術之外,開春前還要多挖坎兒井!”

  “喏!”馮河清轉身就想要離開。

  “馮兄且慢。”王臣卻又把人叫住。

  “不只是龜茲鎮,其餘三鎮也要儘快推開滴灌。”

  “喏!”馮河清再次叉手應了聲喏,再轉身離開。

  說起來王臣纔是安西的營田度支使,可現在實際負責營田事務的卻是安西四鎮的節度判官馮河清,因爲王臣根本沒時間管這事。

  送走了馮河清,王臣又對馬璘說道:“老叔放心,只要馮判官能在開春之前推廣開這個滴灌技術,再多鑿幾口坎兒井,安西四鎮的可灌溉耕地面積至少能夠往上翻一倍,承載現有的區區二十萬人口完全不是問題。”

  “善!”馬璘長出了一口氣,“這樣的話讓士卒自備武器甲冑糧草也無不可。”

  “不。”王臣卻擺了擺手說,“咱們安西四鎮的軍團制發端於北魏的府兵制,卻又與北魏的府兵制有所區別,其最大的區別就是武器甲冑以及糧草皆由節度使府統一提供,四鎮將士只需出力即可,無需再承擔其他義務。”

  “甚?只需出力即可?”孟睥問道,“那麼俸祿呢?還有嗎?”

  “俸祿自然是沒有了,只有打了勝仗後的賞賜照舊。”王臣道。

  到唐代宗年間,大唐藩鎮募兵的俸祿已經追平禁軍,年給粟米漲到36石,其中12石發給實物,另外24石折成銀錢,此外還要年給布21匹。

  按長安的物價,一名藩鎮募兵的年俸祿差不多是17貫。

  這跟明朝時邊軍募兵的餉銀差不多,會對財政造成沉重的負擔。

  更加可怕的是,這個俸祿只能上漲,不能下降,否則必然譁變。

  所以說俸祿是必須取消的,要不然,兩條絲綢之路也不夠養兵。

  也不用擔心安西四鎮的老卒不接受,因爲在改制之初,王臣就會給足好處,除了每卒兩百畝職田、兩頭牛、兩名奴僕、二十隻羊及一百貫安家費,朝廷的賞賜及歷次勝仗的獎賞還要另外計算,安西四鎮的一萬兩千名老卒配得上這樣的優待(五千邠寧軍、三千隴西兵加留守安西四鎮的四千兵)。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