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撒馬爾罕

作者:我喝黑茶
大曆六年(771)十月初八,拖了多日之後,終於到了監軍駱奉先選定的黃道吉日,老太監親自主持過祭祀儀式之後,安西軍正式發兵。

  安西大都護馬璘率于闐軍團留守安西,副都護郭昕及監軍駱奉先率龜茲軍團、焉耆軍團出多坦嶺,度支使王臣則率疏勒軍團出蔥嶺。

  四千回紇騎兵作爲護衛軍隨王臣出征。

  對了,龜茲等四個軍團平時沒有主將,只有出征時纔會選派領軍都將。

  比如現在,疏勒軍團的都將是段秀實,龜茲軍團是孟睥,焉耆軍團是姚令言。

  甲(龜茲)、乙(焉耆)、丙(疏勒)、丁(于闐)四個軍都有兵馬使,龜茲兵馬使是由郭昕兼任,焉耆兵馬使是楊日佑,疏勒兵馬使是魯陽,于闐兵馬使則是鄭踞,但是他們四人並不是龜茲、焉耆、疏勒以及於闐四個軍團的領軍都將。

  這也就是說,兵馬使只有軍管治權,沒有領兵權。

  這也是爲了避免主將和士兵因爲長期廝守在一起,形成人身依附關係,因爲士兵和主將一旦形成人身依附,就必然會形成藩鎮割據或軍閥割據。

  王臣率兩百陌刀兵晝夜兼程,只用七日便從龜茲趕到疏勒。

  王臣趕到時,段秀實早已將疏勒軍團及回紇騎兵召集起來,做好準備。

  等王臣一到,一萬六千多人馬以及隨行的商隊三千餘人便踏上了絲綢之路的南道。

  絲綢之路的南道通常指翻越蔥嶺進入中亞的通道,但其實,翻越蔥嶺的絲綢古道也分爲南北兩條,北道沿克孜勒河向西,翻過蔥嶺進入寧遠國(費爾幹納盆地),然後途經康國(撒馬爾罕)再依天山西麓一路北上,便可以直抵碎葉城下(阿拉木圖附近)。

  ……

  當王臣率領疏勒軍團正在翻越蔥嶺時,巴扎爾汗已經帶着六萬葛邏祿騎兵及四萬突騎施僕從騎兵沿着天山西麓一路殺進了河中地區。

  河中地區指的就是藥殺水(錫爾河)與烏滸河(阿姆河)之間的區域。

  由於遠離海洋,所以河中地區的氣候乾旱缺水,只有沿着錫爾河及阿姆河沿線纔有兩條帶狀綠洲,綠洲的中間都是沙漠,漢朝時這裏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康居國,在康居國的東邊也即費爾幹納盆地,則是大宛國。

  大宛馬或者康居馬,指的就是河中地區產的馬。

  不過到了唐朝,康居國早已經分裂成昭武九國。

  昭武九國中的康國和康居國的都城叫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也是這個時代中亞最大最繁華的一座城市。

  這裏不僅是中亞的商業中心及手工業中心,還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對於棲息在中亞大草原上的遊牧部落而言,撒馬爾罕就是相當於突厥人眼中的長安或者洛陽一般的存在,意味着無數的金銀財寶及婦孺。

  葛邏祿人這一次南下的目標就是撒馬爾罕。

  ……

  只不過,大食(阿拔斯王朝)作爲中亞諸國的宗主國,也不是喫素的。

  儘管巴扎爾汗斬殺了呼羅珊總督哈利德派去的使團並嚴密封鎖了消息,但是消息最終還是沒能封鎖住,還是讓潛伏在碎葉城內的大食細作逃了出去,並且提前把葛邏祿人叛亂的消息送到了莫夫城。

  莫夫城,並不在伊朗境內,而在土庫曼斯坦的馬雷州。

  接到消息之後,哈利德·易卜拉欣勃然大怒,當即召集了呼羅珊行省的十萬步騎軍及附近僕從國的軍隊,組建起了二十萬人的步騎大軍殺奔撒馬爾罕。

  因爲撒馬爾罕是大食軍隊北上征討葛邏祿人的必經之路。

  這時候,如果通過衛星往下俯瞰就可以發現有意思的一幕。

  大唐安西軍的疏勒軍團剛剛翻過蔥嶺,距離撒馬爾罕還有一千里左右。

  巴扎爾汗的葛邏祿大軍剛剛屠了石國,就是當年被高仙芝無厘頭滅國,國王和國相都被抓到長安獻俘的石國,這個可憐的中亞小國又一次遭受滅國之厄,屠滅了石國,葛邏祿大軍越過卡拉套山繼續南下,此時距離撒馬爾罕同樣還剩下一千里左右。

  巧的是,莫夫城距離撒馬爾罕的距離同樣也是一千里左右。

  更加巧合的是,安西軍、葛邏祿大軍和大食軍都在向着撒馬爾罕行進,而且三支軍隊都已經進入到平原地形,行軍的速度也差不多,基本都是一天行軍五十里左右,葛邏祿大軍因爲沒有攜帶太多的輜重,而且是清一色的騎兵,所以行軍速度要快得多,但是他們南下時還要洗劫沿途的城池和集鎮,所以綜合速度差不多。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三支軍隊很可能同時抵達撒馬爾汗。

  唯一的變數就是姚汝能,姚汝能的使團比王臣的疏勒軍團早六天出發,而且還是輕車簡從所以速度快得多,當疏勒軍團剛翻過蔥嶺進入費爾幹納盆地時,姚汝能所率領的使團早就已經進入了河中地區,並且從胡商口中得知哈利德已經離開莫夫城。

  聽聞哈利德已率領大軍北上撒馬爾罕,姚汝能當即掉頭向西,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邊界處截住了哈利德,並叩營求見。

  大食是個極端宗教國家,但也算文明。

  哈利德·易卜拉欣更是位真正的文化人。

  所以即便姚汝能來自於敵對國家大唐,哈利德也沒有貿然做出殺使這種事,而是在自己的大帳中召見了姚汝能。

  哈利德還找了一位通譯,名字叫杜環。

  杜環還是姚汝能的前輩,他之前也曾是安西四鎮節度掌書記,安西軍在怛羅斯之戰中因爲葛邏祿人的背刺被擊敗之後,杜環和隨軍的數百工匠都慘遭俘虜,那之後,造紙術、炒鋼法也隨着這批工匠流傳到了大食,從那之後大食就出現了紙張和書籍,鍊鐵以及鍊鋼技術也出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從而鍛造出了精良的彎刀。

  時隔二十年再次見到黑髮黑眼且說着跟自己一樣語言的同胞,杜環竟一時凝噎。

  “杜通譯?杜通譯?!”姚汝能連喚數聲,才終於把杜環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之中,然後不免有些自嘲,因爲姚汝能甚至都不願意稱他一聲前輩又或者先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