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白馬寺之戰(三)
跟唐軍差不多,叛軍也是走了一夜,從河陽橋一直走到了白馬寺,將士們又餓又累,但是兩軍已經正面遭遇,根本沒有機會喫飯,只能喫點果脯或者肉脯充數。
李寶臣、田悅還有他們身邊扈從的待遇則要好得多,都有蜂蜜喫。
李寶臣連着吃了幾大勺濃稠的蜂蜜,才褪去疲憊感恢復些許精神,然後就看到了前方大約五百步外,唐軍擺出來的巨大的車陣。
“車陣?”李寶臣有些錯愕,“武剛車?”
田悅估算了下,皺着眉頭說:“正面大約有三百輛武剛車,不過……”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唐軍之武剛車陣竟然不是左右拼接,而是前後相連,此等結陣之法亙古未聞。”接話的是魏博鎮大將邢曹俊。
邢曹俊,也是一個熟讀兵書的文武全才。
而且邢氏也是河北士族之一,勢力極大。
頓了頓,邢曹俊又接着說道:“而且唐軍背後就是大運河,大運河雖不深,然人馬陷入其中卻足以困住並遭受滅頂之災。”
“所以,王臣是想效仿韓信,背水一戰?”田悅臉色微沉。
在己方兵力處於絕對劣勢時選擇背水一戰無疑是明智之舉,因爲背水列陣可以打消將士的僥倖心理,逼迫他們決死一戰。
“看來王臣也是個懂兵法的,且大軍已經長途行軍一晝夜,人也困馬也乏,不如留下一支騎兵斷後,然後大軍退回邙山駐營,待明日體力恢復之後再戰?”
不知道因爲何故,田悅的內心深處總是隱隱約約感到不安。
唐軍都擺好車陣,以逸待勞,正面強攻已經不是明智之舉。
但是李寶臣卻不這麼想,搖頭說:“細作回報說,唐軍是昨日傍晚時才從洛陽開拔,也即是說,他們與我們一樣一晝夜未睡,此刻同樣也是人困馬乏,而且王臣選擇背水結陣,可謂是自蹈死地,我們不可錯過此等良機。”
“既然叔父決定了,那便列陣吧。”田悅也沒有繼續反對。
雖然直覺告訴他有危險,但是十多年征戰的經驗卻告訴他,此戰唐軍必敗!
至少從田悅的視角來看,唐軍真的沒有半點機會,論兵力,唐軍只有五萬,河朔軍只是戰兵就有足足十二萬,再以器械而論,唐軍或有上千輛武剛車,但是諸如炮弩、伏擊弩或者大黃弩卻是一具沒見着,河朔軍卻攜帶了上千具炮弩以及伏遠弩。
再比雙方的士兵,唐軍的安西軍、神策軍還有盧龍軍固然是精銳,但是河朔聯軍的魏博軍、成德軍也是精銳,雙方難分伯仲。
最後比拼的就是兩軍的戰陣變化以及主將的指揮,這方面,田悅極爲自信,至少魏博鎮的六萬精兵絕對不會輸給對面的唐軍,他田悅更不會輸給王臣。
不只是田悅自信,李寶臣也同樣覺得白馬寺之戰想輸都難。
李寶臣一聲令下,令騎頃刻間四散而去,將軍令傳達給了魏博及成德各軍。
對面唐軍的大陣,從左翼的盧龍軍到中路的武剛車陣,再到右翼的神策軍,總寬度大約爲兩千步(3000米),其中中路的武剛車陣寬度約八百步,右翼神策軍兩百步,左翼盧龍軍及安西軍騎兵擺出的騎兵方陣寬度約一千步。
這個陣形其實很奇怪,看上去頭重腳輕。
標準做法應該是將神策軍裝進武剛車陣,然後將左翼的萬餘騎兵一分爲二,分別護住唐軍方陣的左右兩翼,而不是全部集中到左翼。
李寶臣不知道唐軍這麼列陣有什麼深意。
於是,李寶臣針鋒相對的擺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陣形。
李寶臣將魏博鎮的一萬牙兵(上馬騎兵)及成德鎮的一萬騎兵擺到了左翼,魏博鎮的五萬步軍陣列於右翼,成德鎮五萬步軍在中路。
整個聯軍從左到右分別列成十二個騎步方陣。
十二個騎步方陣的正面寬度,正好覆蓋住唐軍的大陣。
魏博軍和成德軍沒有武剛車,但是有炮弩以及伏遠弩。
至少五百具炮弩以及至少五百具伏遠弩被輔兵推上來,分列中路右翼之前。
不到半個時辰,魏博軍和成德軍就擺好了陣形,河朔三鎮的確是訓練有素。
大約辰初時分(早上七點鐘),中路的成德軍中響起咚咚咚的戰鼓,緊接着左右兩翼的魏博軍中也響起此起彼伏的鼙鼓聲。
綿綿不息的鼙鼓和號角聲中,河朔的遊騎兵率先出擊。
隨即河朔的輔兵也推着炮弩、伏遠弩向唐軍大陣逼近。
再然後是魏博、成德兩鎮的十二個方陣緩緩向前推進。
只不過,魏博、成德兩鎮多達二十萬的輔兵卻沒有動,留在原地看護輜重。
因爲像香積寺之戰、白馬寺之戰這種性質的戰略決戰,輔兵上陣只會誤事,所以還是乖乖的留在後陣,只需看住輜重就行,頂多打勝之後參與追擊。
李寶臣、田悅也跟着中路成德軍的一個步兵方陣前移。
田悅道:“叔父,我們的炮弩、伏遠弩雖能打到三百步,不過距離越近殺傷力越強,尤其是唐軍有武剛車保護,所以小侄建議迫近到百步以內再發射。”
“英雄所見略同。”李寶臣道,“賢侄與我想到一塊去了。”
頓了頓,李寶臣又獰笑着說道:“我倒要看看,唐軍的武剛車能捱得幾石?只要炮弩摧毀了武剛車,躲在車陣內的安西軍立刻就淪爲剝去蛋殼的雞子,變得不堪一擊!到那時,我們的伏遠弩就能成片成片殺傷唐軍!”
說話間,李寶臣眼前彷彿看見,唐軍的武剛車一輛接着一輛遭到炮弩擊毀。
緊接着,成德鎮和魏博鎮的伏遠弩就射出一撥一撥的短矛,將失去武剛車庇護的安西軍以及神策軍步卒射成一串串的肉串。
僅只片刻,唐軍就兵敗如山倒。
河朔聯軍乘勝追擊,攻佔洛陽。
再接着聯軍揮師西向,連克陝州、潼關以及華陰等諸多關隘,兵鋒直指長安,再然後聖人倉皇逃往奉天,長安陷落,改天換日。
想到這裏,李寶臣不禁仰天長笑。
五十六了,是時候坐一坐龍椅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