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步兵線列陣

作者:我喝黑茶
“咚咚咚咚咚……”

  在富有節奏的鼙鼓聲中,安西軍荷槍實彈大步前行。

  王臣跨騎在一匹高大的康居馬上,居高臨下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大勃律軍團的整個步兵陣形,這是一個典型的線列陣。

  已經換裝安西銃的兩個步營居前,擺成兩重線列陣。

  第三營和輜重營還沒換裝,但也同樣擺成了線列陣。

  步兵線列陣的寬度大約爲三百步,也就是四百多米,前後兩個線列陣之間的距離大約二十步,也即三十米,在每重線列陣的前方則是斥候散兵。

  在步兵大陣前放置散兵,是冷兵器時代的一貫做法。

  其實,在燧發槍時代的步兵線陣列前也同樣有散兵。

  所以王臣也繼續沿用了這一做法,在每營的步兵線列陣前部署一個旅的散兵,而且在未來這一個旅的散兵將裝備線膛燧發槍。

  兵器研究院按王臣要求,已經在研製拉膛線的鏜牀。

  由於距離還遠,所以步兵線列陣前的散兵並未散開,也是隊列整齊的往前走。

  而在步營線列陣的兩側則是山炮團的一千駱駝炮兵(兩百門兩寸山炮),在駱駝炮兵的左右兩側,則是騎營的兩千雙甲騎兵。

  騎營的兩千名騎兵是整個軍團中唯一披雙甲的單位。

  除了外罩棉甲,騎營的兩千官兵還披了貼身鎖子甲。

  因爲披甲多花了點時間,所以騎營到這會才趕上來,整個陣形顯得有些凌亂,不過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爲騎營的作用原本就不是用來衝鋒陷陣。

  在大勃律軍團或者整個安西軍中,騎兵的任務已經十分明確,主要就是兩個,一個是保護步兵線列陣以及炮兵陣地,二就是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騎兵當成甲騎具裝直接向敵軍步兵大陣發起衝鋒是不可能的。

  ……

  看到安西軍擺出的陣形,吐蕃君臣卻有些懵。

  赤松德贊也同樣有些懵,不對啊,這不合理,安西軍怎麼可能擺出這種不堪一擊的步騎大陣?兩翼的騎兵也就罷了,基本上都是這陣形,可是中間的步兵大陣是什麼鬼?難道不應該是一個個的小隊組成密集的大方陣再一字排開?

  可眼前這個是什麼陣形?一列一列一列又一列?

  這麼薄薄的一列,即便分成四個梯隊又有何用?

  大相乞力熱藏不解的道:“安西軍擺的什麼陣形?”

  “是啊,從來沒見過啊。”大相盆達延贊鬆是吐谷渾人,曾經在隴右及河西與唐軍相愛相殺幾十年,對唐軍的步騎陣形可以說無比熟悉,可是眼前這夥安西軍擺的陣形,卻是他從來沒見過的,怎麼可以這樣?

  不會吧?唐軍不會以爲這麼薄薄的步兵斜陣,就可以擋住吐蕃軍的步兵方陣?

  即便吐蕃軍的步兵方陣是由西衛的奴從組成,可西衛的奴從不比桂勇差多少,一樣披掛了全身札甲,一樣矛尖刃利,一樣有決死的意志!

  他們是贊普的親信扈從,隨時準備爲贊普而死!

  那囊太后更是發出噗的一聲冷笑,扭頭看着赤松德贊說:“這就是在大斗拔谷之戰中打敗你的敵人?那個你畏之如虎的王臣?”

  “母后,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赤松德贊連連搖手道,“安西軍擺出這個陣形,肯定暗藏着深意,西衛戍部若是貿然進攻,怕是凶多吉少,不如趕緊撤回……”

  “夠了!”那囊太后喝住赤松德贊,又問公孫說道,“公孫說,你說唐軍大炮只能打縱向一列,是吧?”

  “是的。”公孫說點頭道,“遠距離只能打縱向一列,然而一旦迫近到三十步以內,則可以發射另一種炮彈,一打一片,實兇殘!”

  “三十步以內?”那囊太后枯樹皮般的老臉綻露出一抹冷笑,“只要進入三十步,我吐蕃步卒就天下無敵!”

  公孫說暗忖道,在雪域高原上,吐蕃步卒確實堪稱無下無敵,可那得有一個前提,就是唐軍不能攜帶大炮,一旦帶了大炮,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只不過,公孫說並沒有跟那囊太后說,因爲他知道說也沒用。

  那囊太后這個老女人極其固執且陰狠,而且現在正在興頭上。

  有時候公孫說也感到十分困惑,吐蕃的後宮怎麼就這般強勢?

  那囊太后冷哼了一聲,又問道:“公孫說,你的那支火炮隊呢?”

  “太后,火炮隊很快就會跟上。”公孫說說完之後抹了下額頭的冷汗。

  公孫說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知道自己打造的火炮不盡如人意,不僅射程不如人意,殺傷力更加不如人意,而且時常會啞火。

  可事到如今,也只能趕鴨子上架。

  公孫說只希望臨戰時能發揮得好些。

  思忖間,臨時配備給西衛戍部的火炮隊也從西門出了邏些城。

  火炮隊總共有兩千奴從,驅趕着兩百輛犛牛車,車上裝載的就是公孫說花了七年多時間打造的大炮,公孫說一共造了四百門炮,兩百門炮在邏些,另外的兩百門則留在象雄,用來阻擊安西軍,悉諾羅驛還有拉里崗那邊都沒有大炮。

  爲了等待火炮隊,拉巴多傑甚至減慢了西衛戍部的行軍速度。

  等到火炮隊從各個步兵方陣中間的縫隙中穿過,來到整個步兵大陣的最前方之後,拉巴多傑纔再次下令前行。

  ……

  看到突然出現在吐蕃大陣前的炮隊,王臣臉上露出瞭然之色。

  從大斗拔谷之戰打完到現在已經七年多時間了,所以吐蕃會仿造大炮一點不奇怪,吐蕃人若是沒有仿造大炮,才反而不可思議。

  不只是仿造大炮,吐蕃人肯定還會仿造手榴彈。

  不過沒用,正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吐蕃人或許可以仿造出大炮及手榴彈的外形,但是大炮及手榴彈的靈魂卻根本仿造不出來。

  就是火藥,無論是火藥的成分配比,還是火藥顆粒化技術,吐蕃人都不可能掌握。

  而如果沒有火藥的準備的成分配比以及顆粒化技術,即便造出大炮手榴彈也沒用,不過就是聽一個響,實戰效能幾乎同等於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