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大唐十九道

作者:我喝黑茶
看到這,王臣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上前兩步一腳重重踹在那老僧的後腰眼處。

  老僧當即慘叫一聲,口吐鮮血歪倒在了地上,身上的少女則從迷茫中清醒過來,看到王臣的眼神之後嚇了一跳,趕緊縮回身後的帷幄中。

  “上師!”引導的喇嘛驚呼一聲,搶上前來想要將老僧攙起。

  王臣卻是不由分說,照着那喇嘛的襠部也是重重一腳,直接將命根子都給踢碎,那喇嘛也發出了啊的一聲慘叫,昏厥在地上。

  王臣腳下一轉,撕開第二處帷幄。

  但只見,第二處帷幄後面跪坐着另一位少女,身上不着寸縷,當帷幄被撕下後,便向王臣投來困惑的目光,似乎在奇怪今日來的爲何不是大昭寺的上師?

  王臣又刷刷刷的撕開更多的帷幄,發現後面都藏着一位少女。

  這些少女或者麻木,又或者恐懼,也有不少已經徹底的墮落。

  “此豈非淫窟?”郭晞憤然說道,“佛門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

  “所以需要設立督導司嚴加管治。”王臣怒道,“這便是不管的後果。”

  “確實應該管,而且必須得嚴管。”李晟也怒了,“至少不能再讓這些淫僧禍害衛藏大地的小娘,豈有此理!”

  對於自幼接受漢文化教育的李晟、郭晞等而言,眼前看到的這幕當然是邪惡的,而事實上也的確是邪惡的,甚至是反人類的,必須得剷除。

  王臣冷然下令:“王佖、杜嶽,立刻帶兵封了大昭寺,所有僧衆全部逮捕看押,然後嚴加拷問,但凡參與過雙修灌頂儀式,又或者參與過製作肉蓮花、嘎巴拉又或者人皮鼓等法器的僧人,一律處死。”

  “喏!”王佖和杜嶽轉身欲走。

  “欸,等一下。”王臣卻又擺手說,“還是算了,你們倆只負責抓人,具體處置還是交給狄遇仙吧,處死這些禍害衛藏大地的密宗妖僧之前,必須得先揭露他們,以免今後再有妖僧藉助密宗和雙修灌頂大法之名禍害蕃民。”

  “喏!”王佖和杜嶽叉手一揖,再按着刀柄離開。

  很快,大昭寺中就響起一片吵嘈聲,一隊接着一隊肥頭大耳的喇嘛,一位又一位紅光滿面的上師,被陌刀兵從靜室中驅趕出來。

  ……

  次日,當陌刀兵押着喇嘛還有上師來到紅山廣場,這一幕正好落在了同樣被關進囚車的赤松德贊、那囊太后以及一衆貴族眼裏。

  “哈,這些妖僧終於踢到了鐵板上。”

  “早就該抓起來,讓他們禍害我吐蕃小娘。”

  乞力熱藏、論泣藏等吐蕃貴族竟然感到了一等快意。

  只有赤松德贊和那囊太后一臉震驚,心說這些漢人可真是膽大妄爲,眼下佛教已經成爲衛藏第一宗教,他們這麼做就不怕蕃民造反嗎?

  然而,殘酷的事實卻給了赤松德贊母子沉重的一擊。

  因爲大唐官員做了大量細緻的調查,拿出了血淋淋的鐵一般的證據。

  在這些血淋淋的鐵一般的證據面前,聚集在廣場上的蕃民非但沒有爲妖僧發聲,反而憤怒的拿起石頭、牛羊屎以及各種穢物砸向囚車中的妖僧。

  負責查案的狄遇仙沒給他太爺丟臉,處理得很圓潤。

  狄遇仙並沒有將罪名按在佛教頭上,而是按在犯事的那些妖僧頭上。

  也就是說,小乘佛教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犯事的喇嘛和上師,他們曲解了小乘佛教的佛經教義,通過篡改佛經達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淫辱少女,比如斂財。

  但是佛門中的大部分僧人還是好的,是悲天憫人的,寧可清苦修行也不受施捨。

  狄遇仙很清楚王臣的想法,所以通過這一次的事件直接把佛教的規矩給立起來。

  從今往後,衛藏的小乘佛教只能自己種地自己放牧,再不能接受信徒半分度施。

  “學着點,兒子。”那囊太后喟然道,“看看漢人是怎麼對待佛教的?我早說過,信奉佛教這沒有問題,但是不能迷信,尤其不要迷信他們的那套雙修灌頂祕法,那些東西,跟苯教炮製人皮唐卡根本就沒有區別。”

  赤松德贊發出一聲幽幽的嘆息。

  到了現在,他終於是看明白了,可是又有什麼用呢?

  回不去了,吐蕃已經回不去了,悉補野氏沒機會了。

  “別灰心,兒子,永遠別灰心。”那囊太后幽幽勸道,“只要你能認真吸取教訓,潛伏爪牙忍受,就總有一天會等到機會的。”

  “是嗎?真的還有機會嗎?”赤松德贊明顯不相信。

  那囊太后臉色當即黑下來:“就算你這一世沒有機會,你還會有兒子,在兒子之後還會有孫子,只要悉補野氏還有一丁在,就總有機會恢復吐蕃。”

  赤松德贊沉默了,不再多說話。

  ……

  然而很殘酷的是,大唐不會再給悉補野氏復辟的機會。

  此時此刻,李適和一衆宰相就政事堂上商議分治青藏。

  李適說道:“將包括悉補野氏以及四大尚族在內的吐蕃貴族遷來長安,安王此計當真是釜底抽薪之舉,今後青藏高原上只剩吐蕃庶民,加上從外遷入的漢民以及各鎮府兵,至少百年之內不可能再生亂,即便生亂也只能是小亂,翻手可定。”

  崔祐甫道:“將青海及西康從衛藏劃出來單獨成立一道,也是長治久安之妙策,即便百年之後吐蕃再度生亂形成藩鎮割據,大唐也可以從西康道、青海道以及隴右道(安西)三個方向同時發兵對吐蕃形成合圍之勢,平定叛亂就容易得多。”

  顏真卿道:“如此,我大唐便從十五個道變爲十八個道。”

  李適說道:“還是再加一個道吧,變十九道,自即日起,安西也從隴右道劃出,單獨設立一個安西道。”

  大唐的道,從地理區劃上看跟省一級行政機構有些類似,只不過沒有行政職能,而只是一個監察機構,所以多設一個道又或者少設一個道無關緊要,反正也不會涉及人事、財政等各方面的問題,頂多就是多設置一道的監察御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