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勃海國滅

作者:我喝黑茶
郭昕在一隊扈從的簇擁下昂首闊步走進王宮大殿時,一眼就看到了跪在階下簌簌發抖的大欽茂,頭上的王冠都被摘掉,露出了一頭花白的頭髮。

  看到郭昕進來,大欽茂立刻以頭搶地唱了一個肥喏。

  “喏,勃國海小王大欽茂,恭祝上國安東郡王安康。”

  郭昕一直走到很近才停下,然後俯視着跪地的大欽茂。

  “大欽茂,你說這是何苦?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大欽茂默然,心裏卻暗歎一聲,是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怪只怪,他不該生出不臣之心,夢想着成爲與大唐平等的東方大國。

  然而事實證明,這終究只是南柯一夢,中原王朝絕非窮鄉僻壤的小國所能抗衡,高句麗國不行,新羅不行,他們勃海國一樣不行。

  頓了頓,郭昕又道:“行了,既然你已經知道錯了,本都護也就不想再追究了,你趕緊下安民告示,讓東京城內的軍民放棄抵抗,再草擬四道詔書發往上京及南西北三京,令分守諸京的王子及武將盡快率軍前來東京獻降。”

  大欽茂應了一聲喏,又畏畏縮縮的道:“小王這就下安民告示並給諸京發詔令,只不過駐守西京之大元義乃是小王從弟,並且素與小王不對付,因此得知東京已經陷落後,他很可能擁兵自立;還有留守南京之大華璵乃小王嫡孫,年輕,因此也未必願意引軍來降。”

  “這些,都不是你要考慮的。”郭昕不耐煩的打斷道,“你只管草擬詔書就行了。”

  “喏。”大欽茂不敢再多說,當即攤開紙張拿起筆墨,老老實實的親筆草擬詔書。

  ……

  事實證明大欽茂並沒有瞎說。

  大元義在接到大欽茂的詔書之後並沒有執行,而是毫不猶豫的斬殺使者,然後宣佈大欽茂爲國賊,並且繼承了勃海王位。

  同樣宣佈繼位的還有大華璵,大欽茂的嫡孫。

  大欽茂的王世子大宏臨早亡,所以世孫大華璵是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得知祖父大欽茂在東京投降,年輕的大華璵難以接受,當即便宣佈自立。

  不過,留守中京的大內相還有留守上京的大將軍卻接下了大欽茂的詔令,然後各自領着大軍前來東京向大唐安東軍投降。

  郭昕也在第一時間派兵接管了上京以及中京。

  到了這時候,局面就變簡單,勃海國五京中的三京已經在唐軍控制之下,八成以上的國土以及百姓也在唐軍的控制之下。

  西京的大元義和南京的大華璵都只有不到兩萬的軍隊,而且糧草也不足。

  因爲按之前的堅壁清野之策,大將軍大勇毅鎮守的上京纔是最終決戰地,所以國中大部分的精兵糧草都囤積在上京城內。

  所以到最後,甚至都不用郭昕和安東軍出手,勃海國的大將軍大勇毅還有左將軍高猛虎就各領一軍分別攻陷了西南兩京。

  大元義被殺,大華璵被生擒。

  至此,勃海國正式宣告滅亡,國土併入安東大都護府。

  隨即,郭昕便以大唐安東郡王並安東大都護府的名義,給原勃海國的十五府六十二州以及一百八十六縣分別下達了詔令,宣佈所有的府州縣官員以及胥使全部就地轉爲大唐安東道的府州縣官員及胥吏,領取跟大唐官員一樣的俸祿及職田。

  這是原本就已經確定好的事,只等攻滅了勃海國,就設立安東道。

  並且安東道不會像漠北道那樣設立盟旗制度,而是直接轉郡縣制。

  勃海國君臣一直在學習大唐,連政治制度都學的大唐,分爲府州縣三級,官員的任免也學習大唐,採用科舉、門蔭及胥吏升遷三策並舉,這三策之中又以門蔭爲主,科舉入仕和胥吏升遷的數量並不多。

  勃海國的府州縣級官員雖然大多是門蔭入仕,而且以大高兩姓貴族爲主,但是跟王族的血緣關係都已經很遠,對勃海國並沒有太多執念,所以接到郭昕的詔令之後,這些官員很快就完成心理上的轉變,搖身一變成了大唐地方官。

  從軍事上征服勃海國比征服南詔國要難一些。

  可是一旦完成對勃海國的軍事征服,政治上的融入卻比南詔國容易得多。

  李晟攻滅南詔國已經快兩年,可是直到今天都還在忙着清剿鬧事的山寨,然而郭昕攻滅勃海國還不到三個月,就已經完成政治上的整合。

  ……

  消息傳到長安後,王臣說道:“以原勃海國的官員管轄治理勃海國舊地,只能是權宜之計,爲了長治久安計,這些官員還是要逐步淘汰。”

  李適也認可這點,但又說道:“但若是淘汰太快,會不會引起羣起反彈?”

  “所以不可操切。”王臣說道,“可以專門爲安東道官員引入末位淘汰制,即每隔三年讓安東道官員開展互評,好評最多的三成官員升遷外地,差評最多的三成官員就地淘汰,由外地官員替補,這一來最多也就十年,安東道的勃海籍官員也就沒剩下幾個了。”

  “妙啊!”李適拍案叫絕,“而且按照妹夫你說的這個末位淘汰制,被淘汰的官員也不會遷怒於朝廷,而只會怨恨給了他們差評的勃海籍同僚。”

  “這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王臣心說,你阿爺纔是玩這個的行家,一千多年後,這些陰招還會被引入企業,讓職場螞螻痛不欲生。

  頓了頓,王臣又接着說道:“聖人,倭國竟敢出動水師在對馬島伏擊我大唐水師,此斷然不可輕饒,必須滅其國並屠盡其國民。”

  “說甚?屠盡其國民?”李適聞言不免有些錯愕。

  在李適的印象中,王臣一直都很溫和,跟高仙芝、馬璘他們比起來簡直堪稱仁慈,每一次征服外族,王臣都是能不殺就儘量不殺。

  所以倭國究竟怎麼惹到了安王,讓安王如此痛恨?

  王臣卻再一次斬釘截鐵的說道:“聖人,對於倭國,臣只有一句話說,無論男女,不分老幼,一個不能放過,一律殺無赦!”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