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這是娛樂的時代
“我認爲,想要創作出偉大的作品,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符合時代的大勢。首先得順應時代,才能成就偉大,如果逆勢而行,則只能被淹沒在浪潮之中。”
“你的說法太過泛泛。”
“那麼我就舉幾個具體的例子把,唔,魯迅這個人,學姐聽知道嗎?”
“你這是在懷疑我的閱讀量?我看過竹內好先生翻譯的魯迅選集。”
對於文青來說,龐大的閱讀量一直是他們的追求之一,別說是來時種花作者的文章,歐米的,毛子的,世界各地的,越是生僻的作者名字,就越是值得一讀,而後就能拿出來炫耀了。
“在魯迅所生活的時代,種花帝國正在鉅變之中,魯迅先生髮出了吶喊,他人爲自己呆在一個封閉的鐵屋子之中人,鐵屋子正在着火,而他的目的是喚醒屋子裏人。他試圖通過他的文字去改變國家和國民。”
“所以他成爲了偉大的創作者。”
“而與他處在同一時代的,也有很多優秀的創作者,他們也能寫出優秀的娛樂小說,這些小說並不會比當下流行的小說差多少。但是他們都消逝在了時間之中。”
“這正是我想避免的,成爲這種媚俗的作者,最後一無所成。”
“但是,學姐呀,時代已經發生了鉅變,我們所生活的當下,和魯迅所生活的時代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了。”
花山院凌奈一時之間愣住了,她瞪大了眼睛,張開了嘴巴,卻一句話說不出來,只是驚愕的看着清水白石,眨眼之間,她的臉色就變得慘白,恍如遭受重擊一般。
但清水白石並沒有停下的意思,他繼續說道:“當時種花是一間着火的鐵屋子,人們都在沉睡,需要有這麼一個英雄出來發出吶喊。而現如今的東瀛則是一張舒適的軟牀,窗外鳥語花香,世界一片美好,大家只想美美的沉睡啊。”
沒人可以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何況對於現在東瀛來說,醒來又有什麼好處呢?
此時的東瀛就如同一隻小蘿莉,被米國鬼畜爸爸綁在了房間裏各種疼愛教育,而後這隻小蘿莉就沉浸在快感的世界之中,吐着舌頭露出了阿嘿顏,高喊着爸爸多愛我一點。
此時來個年輕人對着蘿莉喊,你不要這樣,你要振作起來,你曾經也是一名純潔善良堅強的少女啊!
能夠有用嗎!不可能有用的,本子裏的劇情不會這麼發展的。
況且,生活已經如此的殘酷了,又何必要揭穿它呢,享受此時的快樂不就夠了麼?
“在這個時代,並不需要吶喊者,你知道三島由紀夫先生是怎麼死的嗎?”
花山院凌奈的嘴脣動了動,卻只覺得喉嚨乾啞,始終無法發出聲音。
“三島由紀夫先生,首先是發動兵變,其實誰都沒有當真,所謂的兵變也不過只有幾個人,如同鬧劇一般。最後,他只是帶着幾個人綁架了一名師團長,之後對着自衛隊的士兵們說,‘東瀛人發了財,得意忘形,精神卻是空洞的,你們要放棄物質上的墮落,找回古人淳樸堅韌的美德與精神’沒有一個人響應他,士兵們只是嘲笑他是個瘋子。然後,他釋放了師團長,到房間之中剖腹自殺了。”
這事情就發生在四年前,也就是1970年,據說當時爲三島先生介錯的人太膽小,握刀的手不穩,以至於連砍幾刀,都沒砍下三島的頭顱,直到第四次,纔算成功。(爲年輕的朋友們解釋一下,因爲剖腹之後,傷口在胸腹部,人不會馬上死去,如果放着不管,就要經受相當長時間的痛苦,這時候就需要一位介錯人,來砍下破腹者的頭顱,使其不受痛苦。)
當時有不少東瀛作家趕到現場,唯有大作家川端康成被允許進入觀看整個過程,這事情讓川端老師受到了很大刺激,據說時候他曾經對學生說過:“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在三島自殺的十七個月之後,川端康城也選擇了含煤氣管自殺,沒有留下任何遺書。
兩位世界級的大作家相繼自殺,在當時的社會之上掀起了很大的風波。
當時說什麼話的人都有,有人說三島是因爲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才自殺的;也有人說是因爲三島的‘救國妄念’,將其害死的。說他是死於右翼的軍國主義的意識形態。
清水白石倒是有着不同的想法,他覺得,或許三島由紀夫也有着一雙能夠看穿歷史迷霧的眼睛,然後他預見到了未來的東瀛人民的精神會變得空洞如同黑洞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東瀛都會被廢宅所統治,而後就絕望自殺了,他試圖用自己的死,從廢宅的手中拯救東瀛。
但就算是自殺抗議,也沒有卵用。東瀛終究還是會落入到廢宅們的手中,這是歷史的必然性。就算是如同三島由紀夫這樣的作家,也無法阻擋歷史的洪流。
不管如何,對於民衆們來說,這也不過是一場鬧劇,只是茶餘飯後閒聊的資料而已,至多感慨一下,那些搞純文學的就是讓人搞不懂啊,活得好好的爲什麼想不通尋死麼。風潮過去之後,大家很快的就忘的乾乾淨淨了。
“我覺得,會不會是三島先生看到了時代的潮流,發現了自己不被時代所需要之後,纔在絕望之中,選擇自殺的呢?”清水白石斟酌說道:“他也想成爲一名吶喊着,使國民強健起精神,可不論他做出怎樣驚世駭俗的事情來,不論是明明不可能成功的可笑兵諫,還是緊接着之後帶有儀式性質的剖腹自殺,都只是無用功而已,人們只是把他當成一個腦子壞掉的瘋子。”
“或許如此吧。”
“我認爲,現在的這個時代,或者說往後很多年,都將會是一個由消費主導的時代,是娛樂的時代。那種靈魂上深刻的東西,那些吶喊聲,會逐漸變成爲一小部分精英的自娛自樂。今後的讀者羣體,不再是少部分的精英們,而是最爲廣大的人民大衆,他們需要的不是靈魂上的深刻反思,自我淨化。他們也不會爲某種精神,或者民族的未來感到絕望,那種深刻的東西不是需要關心的。他們只是普通的人,上班族,勞動者,在幸苦之餘,他們需要娛樂,需要放鬆。我,則準備爲他們服務。”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