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要深刻領會其中深意
上杉孟起喝了一口茶,然後靠在椅背上,開始看稿件br/>
《羣像》作爲一份知名的純文學雜誌,來稿衆多,所以編輯們不可能將所有來稿都全部看完,一般是分爲三類,沒有名的新作者,有過合作的新作者以及老作者。
老作者的稿件一般都會交由專門負責的資深編輯審覈,那些新作者的稿件,則會被放到如同上杉孟起這樣的新人編輯手中進行審覈。
大部分來稿都不過是文字堆砌的垃圾,看個開頭就扔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懂得寫作的人本來就很少,那些能夠進入到純文學寫作領域之中的人則更少,多數來稿都是意味不明故作高深的自言自語。在上杉孟起看來,這樣的文章就和用文字自瀆一樣。不過是一些爲了自我滿足才弄出來的東西而已。
初始看的時候,這篇名爲《悲傷逆流成江》也是差不多的玩意。
年輕的編輯對於文章之中堆砌的繁多詞句感到有些不耐,那種感覺就像是蹩腳的詩人,總想要將他的詩句強行加入到文章之中一樣,特別是那些看似有深意,但其實空洞的句子。就像是畢業時候大家強打精神,勉強在同學的畢業紀念冊上留下的祝福話語一樣,全是一些狗屁不通的拼湊玩意。看着尤其扎眼。
可是看只是看了一會,他就溶入到了故事之中去了。
過了好一會,當他拿起茶杯喝茶的時候,才驚然發現,茶杯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空了,往左右一看,辦公室已經只有他一人辦公桌上的燈還亮着了,窗外已經天黑了。
竟然已經下班了?什麼時候的事情?上杉孟起這才驚愕發現,自己之前竟然完全溶入到了故事之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這篇小說,有點厲害啊!
上杉孟起將手稿打印了一份,放入到公文包之中,便回家了。
他在路上給自己買了一份便當,回到家中喫完了,洗漱之後,躺在牀上,這才滿意的從公文包之中拿出了手稿。
這纔是他最初的夢想啊,雖然說是工作,但是總是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老師們優秀的小說,還有什麼比編輯這份工作更加幸福的事情呢?
但參加工作之後才明白,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讓人抓狂的醜陋文字作鬥爭,還要經常去接待那些寫出狗屁不通的文章,卻總是自命清高的小說家。
遇到一篇優秀小說的機率並不是零,但總是很少,特別是如同手中這篇小說,能夠讓編輯完全沉入到故事之中,就更爲少見了。
自從做了編輯之後,上杉孟起再去看小說,就會習慣的帶着職業眼光,一邊看一邊點評挑剔,這樣做自然難以溶入到故事之中,更不用提單純的享受閱讀的樂趣了。
現在回頭,用專業的眼光看着這篇小說,不得不說,之前那些如同蹩腳詩人一般的詞句,還是挺適合的。在這類描寫青春的小說之中,這種詞句反而能夠給人帶來一種青澀的感覺。
而且這篇故事,確實能勾動年輕編輯的心,故事裏講述的並非是老式的硬派男人偵探,也不是一些發生在古代的無聊故事,而是發生在現代,發生在當下的生活之中的事情,更加的貼近城市的生活。
故事講述的是一些有錢年輕人所經歷的燈紅酒綠的生活。
這些年輕人肆意享受着青春,他們生活富裕,卻精神空虛,享受着各種國外的名牌產品,追逐着生活的檔次,飲酒,泡吧,肆意的和女孩子亂搞,甚至還直面描寫了吸毒的場景,故事內容尺度大的令人瞠目。
但不能否認的,這些都是吸引上杉孟起的部分,在大學之中他就聽說過同年級之中有着這類人,家庭富裕,毫無追求,每天都是大筆的花銷,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在鄙視這類人的同時,又不免有一些羨慕。
這篇小說,無疑就是描述這一類生活的故事,在故事之中,他們生活雖然腐爛,但本性卻不壞,不曾傷害過他人,也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只不過是一羣迷失在都市的燈紅酒綠之中的少年而已。
這樣的人,在金錢的腐爛泥潭之中緩緩下沉的人,有資格去追逐屬於他們的幸福嗎?
上杉孟起躺在牀上,繼續閱讀了起來。
等到上杉孟起放下小說,他只覺得臉上涼涼的,爬起牀對着鏡子一照,發現臉上是早已乾涸的淚痕。
竟然被一本小說感動到流淚了,已經好些年沒有這種感受了。
看看時鐘,竟然已經是凌晨四點了,他乾脆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喝完之後,收拾了一番,就直接趕往編輯部了。
————
《羣像》雜誌主編大平拓也來到辦公室的時候,看到的是泡好的茶水,擦拭着一塵不染的辦公桌。
新人編輯上杉孟起正坐在沙發之上低頭看着稿子。
“喲,這不是上杉孟起嗎?怎麼突然這麼勤快跑來給我打掃衛生起來了。”
“主編,我今天來的早,又沒有事情做,索性幫您打掃一番了。”
“得了,是有什麼事情嗎?”
“我昨天收到了一份非常優秀的稿件,我看了一整夜,故事非常棒,但是我有些拿不準。”
“哦?有什麼拿不準的?”
“因爲故事太棒了,我覺得,這有點像是通俗小說,不太像是純文學的路子,會不會不適合我們雜誌。但又覺得不太像簡單的通俗小說,總之搞不太懂,所以拿過來給您看看。”
“行了,放辦公桌上吧,我一會看。”
於是上杉孟起將稿件恭敬的放在了主編的桌上,退出主編辦公室。回到了自己辦公桌前,打了個哈欠,就這麼趴在辦公桌上睡着了。
直到有人將他推醒,他才發現已經是下午了。
“上杉孟起,清醒了沒有,如果沒有就去用冷水擦個臉,主編叫你。”
“哦?主編召喚啊。”
上杉孟起拍了拍臉,就這麼衝到了主編的辦公室門口,稍稍整理了一下儀容,敲響了辦公室的門。
“進來。”
“打擾了。”
在主編的辦公桌前坐下之後,主編這才問道:“你上午對我說,這篇《悲傷逆流成江》不像是純文學,反而像是通俗小說。爲什麼會這麼說?”
“因爲故事太好了。”
“故事好的小說,不能成爲純文學嗎?”
“呃,我記得,在純文學的定義之中,純文學應該是那些摒棄虛假,單純的表達美感的文章,追求人性于思想上的美。這類文章追求的應該是一種藝術上的審美,而這篇小說故事又太精彩了一些,作者很顯然在這裏不真誠,他是在有意識的編織故事。”
“但是他編織述了一個好故事。”
“是的。”
“那麼,你覺得,到底什麼纔是純文學呢?”
上杉孟起張開口想說些什麼,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而後越想越是混亂,一會兒時間,額頭上就淌下了汗水,他低頭說道:“說實話,我不太清楚,還望主編解惑。”
大平拓也主編嘆了一口氣,靠在椅背上說道:“說實話,我做《羣像》的主編也有一些年了,到現在依然也不敢說我搞清楚了什麼是純文學,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淺見,不一定對,我姑且一說,你也就姑且一聽吧。”
“我認爲,所謂的純文學,就是承擔了一定社會責任,對社會起到了推進作用的文章,只有這類文章,才配的上純文字這塊招牌。”
大平拓也主編認爲,文學大體上可以分爲兩類,以唐詩爲例的話,一類是石壕吏賣炭翁這種關心社會實事,對社會有着正面影響的文章。還有一類則是如同將進酒靜月思這種,表達作者的狂想或者情懷的純美的精神上的享受類作品。
而在東方文化圈之中,後者能夠稱爲優秀的作品,卻配不上純文學這塊金字招牌。
道理很簡單,在東方文化圈之中,文學家不僅僅只是創作出優秀作品,供人享受的文娛生產商,在某些時間段,他們同時還承擔了民族啓蒙,拯救國家民族的重擔。
這並非是誇張。
印刷在錢幣上的福澤諭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倡導蘭學(也就是西學)促進文明開化,是公認的東瀛現代文明的締造者。可以說,如果在那個時代,沒有他,以及如同他一樣的一批人才去開眼看世界,以文學喚醒迷濛的民衆,以教育去啓蒙人民,東瀛的明治維新不可能如此順利的推行下去。
中華也是如此,魯迅覺得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爲了喚醒沉睡之中的國人,他毅然棄醫從文,正兒八經是爲了拯救中國開始寫小說。之後更是‘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是真的牛人!
搞文學的有着這樣的牛人前輩,自然也跟着抖起來了,遇到誰都自覺高人一等,什麼?你是寫鴛鴦蝴蝶派寫言情的?我呸!別不服!我是跟着魯迅混的!
當然,也有惹不起的。
什麼?寫小說只是你的業餘愛好,你真實身份是革命黨?那個,不好意思哈,不好意思,我給你擦擦。
總之,不論是東瀛還是中華,都是在近代陡然從矇昧之中驚醒,而首先發出喊聲,驚醒他們的,都是他們民族之中勇於承擔責任的文化精英。
當然,最後救種花的是共產主義,但也首先要有人翻譯了馬哲,國內的進步學生才能讀懂,搞明白共產主義這一套啊。
總之,在東方文化圈之中,承擔了社會責任,這纔是玩純文學的人社會地位高,抖的起來的基礎。
一般人自殺,大家第一反應都是痛罵,這人腦殼有問題,不好好活着幹嘛尋死啊。
文學家自殺,大家都是不明覺厲,不愧是文學家啊,搞藝術的想法就是不一樣。
肩膀上承擔着重任,不論怎麼作死,人民大衆都認,寬容理解。
要是你只是單純的,純粹的追求精神美,人性的深刻,人們憑什麼忍受你這麼作啊?
也是因爲這種思考,東瀛那些寫推理小說的也開始玩社會派了,他們也想承擔責任,然後抖一抖啊!
“所以,毫無疑問的,這篇《悲傷逆流成江》是優秀的純文學作品,霍比特四郎是一位有着深邃思維和敏銳目光的作家,這篇文章,了不起啊。”大平拓也感嘆說道:“這篇小說表面只是一篇寫當代年輕人墮落,描述了一篇悲劇愛情,但其中有着深刻含義,讀懂之後,讓人心肺震怖啊!”
“可是,他故事說的這麼好,搞不好還會大賣。”
“故事說的好怎麼了?就不允許純文學把故事講好然後大賣了?我們純文學也是能夠出暢銷小說啊!”大平拓也主編說道:“這篇文章是你最先看到,並且推薦到我的面前的,那麼就算你運氣,霍比特四郎這位老師就由你負責吧,你先回去寫一篇社評,寫好一些,之後的《羣像》之中會隨着文章完結一起刊登。”
“謝謝主編,謝謝,我這就去寫。”上杉孟起再也不糾結是不是純文學這種事情了,概念嘛,都是上面的人玩的,他們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咯,重要是自己竟然也成爲責編了,這可是工作上的一次巨大的進步啊!
“不着急,先回去睡一覺吧,然後寫好一些,寫深刻一點。”
“是,遵命!”
上杉孟起回到家中,躺在牀上興奮的睡不着,又拿出了霍比特四郎老師的稿件,開始閱讀了起來。
這一次,因爲是第二次閱讀,他總算是能夠脫出故事,以編輯的眼光一邊閱讀,一邊審視這篇小說了。
同時,在閱讀的途中,他的腦中還帶着思考的問題。
主編大平拓也說這篇文章之中帶着深意,也承擔着社會責任,那麼毫無疑問,這篇文章就肯定會有這些東西了,不管作者寫沒寫,自己都需要從文章之中讀出這些東西來。
而且,還必須要有深度,簡單的淺挖是肯定不夠的,必須深刻挖掘,要從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上去深刻研究這篇文章之中的深意。
帶着這樣的目的,再去看這篇小說,上杉孟起果然從文字之中讀到到了一股莫名的恐怖與悲哀。
掩卷之後,細思恐極啊!
作者留言:
大文豪霍比特四郎,所作所爲必有深意,你們以爲他只是單純的畫工口本子?哼哼,太淺薄!沒文化!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