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孤屯
走了這麼久,我們也是凍得夠嗆,尤其是江畔,渾身發抖。
錢麻子上來問:“小刀,接下來咋辦?”
“咱們也得找個地方避避風雪,喫點東西,不然熬不住的。”
環顧四周,到處白茫茫一片,一陣冷風捲起雪花,直往我的脖子裏鑽。
就在這時,砰的一聲悶響,就見屯子後面升起一個紅色的東西,直衝天空去了。
錢麻子上前說:“小刀,信號彈?”
“肯定是何胖子在通知王順。”
“那咱們怎麼辦?”
我扭頭看了看,指着旁邊的幾棵松樹說:“老錢,你們先在這裏搭個小帳篷,點火休息一下,我去屯子裏探探。”
李半拉子一聽,趕緊上前說:“小刀,我也去。”
“大白天的,人多了容易被發現,我就在外圍晃悠一圈,你等着就行。”
李半拉子耷拉着臉,點了點頭。
他們幾人到旁邊搭帳篷生火,我放下長槍,拎着匣子槍鑽進了風雪中。
屯子不小,應該有三四十戶人家,走近了纔看清,大概有十來個院子沒有冒炊煙,可能沒人住。
我翻進一個無人院子,躲在牆角,踩着石頭探頭看了看外面。
剛纔打出一顆信號彈,屯子裏的人肯定都聽到了。這會兒,不少院子門口都站着人,有老有少,互相詢問着,都是滿臉擔憂。
這時,從裏面的一個大院子走出一個人,身上裹着破破爛爛的棉襖,戴着狗皮帽子,手裏還拎着一個破鑼。
就聽他鐺鐺鐺打着鑼,嘴裏大喊:“都聽着,何爺剛纔進屯子了!”
衆人一聽,紛紛後退了一步。
“老規矩了,咱們家家戶戶輪流供應喫喝,何爺每頓都要喫一個雞蛋,沒有的話,想辦法找別家借!這事兒我早就說過了,家家都要養雞,指不定哪天何爺就來了。”
“還有一個,你們商量着,看輪到誰家的姑娘了,趕緊燒水洗乾淨,晚上伺候何爺。”
“對了,從現在開始,只要在屯子裏見到陌生人,抓緊報告!”
這人來來回回走了兩趟,把幾句話重複幾遍,着急忙慌跑回去了。
看來,王順的綹子常來這個屯子。
院子裏的人紛紛走出來,三五成羣聚在一起,商量着什麼,不斷搖頭嘆息。
從他們的穿着來看,也是個窮屯子,何胖子一來,他們算是倒了黴了。
我縮回頭,看了看身後這個院子。雖然不太大,但乾乾淨淨,馬棚裏堆着草料,旁邊還有一大堆木柈子,碼得整整齊齊。
房子沒有塌,門窗都有,我輕輕推門進屋,裏面空空蕩蕩,桌子上落了一層灰,確實很久沒人住了。
裏面一張大炕,我打開炕頭的木櫃子,發現裏面竟然還有被褥。
那一瞬間,我明白了。
王順的綹子可能經常來,屯子裏那些沒人住的院子,都是爲土匪預備的,也包括這個院子。
想到這裏,我悄悄翻出院子,快速跑了回去。
他們已經在兩棵松樹間搭了個小帳篷,江畔坐在裏面,裹着厚厚的毯子,正在小口喝着熱水。
錢麻子見我回來,趕緊招呼我坐下,從火堆裏扒拉出一個烤土豆子遞了過來。
我把土豆子掰開,趁熱三兩口喫完,喝了口酒,這才把剛纔的情況都告訴了他們。
李半拉子猛然一拍大腿:“這兔崽子,每頓一個雞蛋,還想糟蹋人家姑娘。小刀,你說吧,咱們該咋辦?”
錢麻子趕緊擺擺手:“你先別急,我估摸着,附近有王順的哨卡,剛纔那信號彈就是通知他們的。王順本來要娶親的,現在媳婦丟了,你說他急不急?他知道這裏發了信號彈,會不會親自過來?”
“啥意思,王順要來?”
“我就是猜猜,小刀你說是不是?”
我點點頭:“很有可能,所以啊,兩位小兄弟,你們要馬上回去,告訴曹當家的往這邊來。”
兩個小崽子一聽,互相看了看,似乎有些猶豫。
江畔立刻說:“讓你倆回去就抓緊,別耽誤事兒,放跑了王順,你倆能負責不?”
這兩人一聽,趕緊站起來,簡單收拾一下,翻身上馬就走了。
我們在這裏等到天黑,屯子裏忽然又朝天放了兩顆信號彈,因爲是晚上,格外顯眼。
捨得放三顆信號彈,肯定是聯繫王順呢。
這會兒雪更大了,我站起身,看了看遠處的屯子,扭頭說:“走,咱們進屯子!”
錢麻子趕緊上來說:“太危險了吧?”
“沒事兒,那些沒住人的院子,咱們先將就一晚上,不然得凍死在外面。”
李半拉子笑了:“就是嘛,一個何胖子,沒啥可擔心的。”
外面確實太冷,我們趕緊滅了火堆,收拾收拾,趁着夜色靠近屯子,進了白天我發現的那個院子。
拴好馬,喂上料,我們四人趕緊進屋,先把炕燒上了。
錢麻子扯出來一大堆被褥,我們脫了大衣,裹上被子,先坐在炕上暖和了一會兒。
感覺緩過來了,我才下了炕,回頭說:“半拉子,你去抱點柴生爐子,老錢四處扒拉扒拉,看這幾個屋有沒有藏着啥好東西。江姑娘,我出去看看外面的情況,你要是暖和了,下來給咱們幾個整點喫的。”
江畔一聽,臉瞬間紅了,低聲說:“小刀,我,不太會做飯。”
“對對對,差點忘了,那這樣吧,一會兒等我回來弄。”
她一聽,趕緊下了炕:“我試試吧,總要學着做的。”
我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對,這世道亂,指不定啥時候就遇到難處了,啥都得學學。你是沒見過水月,她可是做飯打仗樣樣精通,就沒有她不會的!”
江畔一聽,低下了頭,默默走到一邊,去扒拉我們包裏的乾糧了。
錢麻子走過來,衝我點點頭,低聲說:“抓緊出去看看,小心點兒啊!”
我放下長槍,推門出去,走到牆角,踩着石頭扒上了牆頭。
屯子裏靜悄悄的,看不到人。按照慣例,老百姓太窮,一天能喝上一頓高粱米粥就不錯了。稀湯寡水的,太容易餓,早早都睡了。
我正想回去,忽然聽到一陣哭喊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