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長安荀氏,名冠天下
但荀瑾瑜依舊不打算去催促蘇婉清。
當然,她肯定不是礙於面子。
也不是能想到自己催促蘇婉清後,她可能出現的醜惡嘴臉。
而是她清楚蘇婉清面對的是誰。
畢竟光是自己面對這十八個盜版吳信都頭疼的要死了。
那就更別提面對吳信本人的蘇婉清了。
恐怕現在她和自己一樣也是在苦戰吧?
看着蘇婉清面上的凝重之色,荀瑾瑜重新收回目光,隨即看着自己眼前的戰況陷入沉思。
說實話。
她有點猶豫。
因爲對於這十八個盜版吳信,她並不是全無拿下的把握。
相反。
她還把握十足。
具體來說,就是她有八成把握能攻破壺關。
至於爲什麼是隻有八成?
那是因爲儘管她攻勢猛烈,步步緊逼,但依舊還是沒能把之前消息中,出現過的“破釜沉舟”逼出來。
這就是個不確定因素。
因此,荀瑾瑜其實一直在防着這一手,留有後備部隊。
但這個吳二很謹慎。
或者說可能是喫一塹長一智,變得謹慎了許多。
所以他可能是看出自己雖然看着攻勢猛烈,但其實還是留有後手,沒有把兵力全壓上去後,就完全不上當。
那麼現在的荀瑾瑜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選擇了。
那就是…
要麼全面壓上,直面那個叫“破釜沉舟”的不穩定因素,攻破壺關。
要麼就是繼續穩紮穩打,慢慢逼的吳二選擇破釜沉舟,見招拆招,攻破壺關。
可在現如今替天教士氣越打越高漲的情況下,第二個選項明顯行不通。
反而還會讓他們越發的對自己的攻勢得心順手,導致攻破壺關的概率越來越小。
畢竟荀瑾瑜能清楚的感覺到。
他們,也就是替天教的教衆正在成長。
血戰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使得他們從最開始對自己攻勢的難以堅守,轉而變爲了遊刃有餘。
因此,要是繼續拖下去的話。
那麼這壺關怕是打不下來。
但那個“破釜沉舟”,又讓荀瑾瑜很難下定決心全面壓上。
因爲她不喜歡穩定因素。
這也是她儘管有了八成的把握,但依然猶豫的原因。
兩成的失敗概率,也是概率。
可既然不全面壓上,那不就等於放棄攻破壺關了嗎?
想到這,荀瑾瑜深吸一口氣,閃爍着猶豫的眼神也漸漸平靜起來。
因爲放棄攻破壺關對於她而言是不可能的。
首先,她的優勢巨大。
其次,她雖是文人,但再怎麼說也跟隨過吳信南征北討,經歷過兵敗身死,甚至被繡衣使者追殺的四處逃竄等許多事情。
所以她身上也是有着血性的。
因此,她根本不可能接受如此膽小懦弱的行爲。
不過…既然不接受。
那她也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那便是…
全部壓上。
【大夏三年十月十三日,在屢次攻打壺關內城未果後,你明顯察覺到替天教教衆的戰鬥力在經歷了血戰後,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這對於你而言,並不是個好消息。】
【因此,在思慮良久後,你終於不再猶豫,下定決心——】
【放棄了原先穩紮穩打的策略,不再留手防備可能出現的意外,轉而準備在次日發起比之前攻勢加起來還要猛烈的進攻。】
【也即是——】
【全面進攻。】
【同時,爲了讓夏軍的戰力在接下來得到十分的發揮,以便一舉攻破壺關,徹底擊潰頑強的替天教,不再耽誤戰機。】
【你不僅犒賞三軍,提振士氣,還親自承諾——】
【“城陷之後,三日之內,刀鋒不絕。”】
【“所掠之物,朝廷不取,盡歸英勇之士!”】
畫面一轉。
【“萬勝!!!”】
【壺關外城處,聚兵的鼓聲再次從響徹。】
【一隊又一隊的夏軍在旌旗的指揮下也再次被調動了起來。】
【壺關外,號角聲此起彼伏,馬蹄聲如雷,一隊又一隊的騎兵呼嘯而過,濺起陣陣塵埃。】
【刀槍如麥穗,長戟似荊林,旌旗搖曳,遮天蔽日。】
【所有人都好似在等待着什麼。】
【直至———】
【他們的軍陣中,再次出現了荀瑾瑜那被數百人擁簇着的身影。】
【她的聲音凜然。】
【在身邊親衛和傳令兵的幫助下,所說之言傳向整個軍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朝廷旨令——”】
【“逆賊禍亂,幷州哀鴻。”】
【“敢有反抗者,立時誅滅。”】
【“城破之後,刀鋒不封三日。”】
【“宜諸君皆從。”】
【“威武!!!”】
【話落,夏軍將士們皆用着長劍擊打盾牌,戈戟敲打地面,向着朝廷所下達的旨令歡呼。】
【每個人臉上都泛起狂熱之色。】
【此前,青州賊衆十萬大軍,倒在了他們的刀劍之下。】
【暗中的搜刮,瞞下未上交的財富,就讓他們賺的盆滿鉢滿。】
【那麼這一次,朝廷親自的允諾,光明正大的搜刮,又能讓他們獲得多少?】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眼見夏軍們的士氣徹底攀至巔峯,幽州牧劉禹也親自牽引着戰馬來到陣前,高高舉起寶劍,向前一引。】
【“嗚———”】
【下一秒。】
【伴隨着號角聲和激昂的戰鼓聲再次響起。】
【大纛之下,一面血旗也從旁升起。】
【那代表着死戰。】
【霎那間,軍陣沸騰。】
【無數夏軍開始踏着嚴謹的軍陣,呼喝着上前,向着壺關內城席捲而去。】
【“威武!!!”】
畫面結束。
【大夏三年十月十四日,你對壺關內城發起了全面進攻。】
【這一次,你押上了自己手中全部的砝碼。】
【恭喜你解鎖新的立繪】
【亮劍—荀瑾瑜】
【“長安荀氏,冀州之主,名冠天下,安能不勝此羣賊寇乎?”】
立繪上。
荀瑾瑜立於前陣,手握摺扇,面色淡然,但雙目難掩傲然之色。
身後,幽州牧劉禹面色恭敬。
在其後,無數旌旗在逆風中獵獵而動。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