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擊鼓鳴冤
“寧兒,你祖母有沒有和你說起過張家的事.”謝文惠對此不太確定。母親很少會與寧兒說這些,可這又不是一件小事,若是不告訴寧兒,她難保不會中了別人算計。
謝和雍點頭,“您是說,張家和恭平王的事情嗎?祖母同我說了!祖母特地交代過,不讓我告訴父親。”
“那就好。寧兒放心,我同你父親之間不會產生隔閡的,只是暫時先不告訴他。”謝文惠鬆了口氣,還給她解釋了一番。一般情況下,男子外嫁後,就是妻家的人了,肯定是向着妻家的。可人倫綱常也沒有和血親作對的道理。
謝和雍表示理解,“這也是免得叫父親難辦。”
“你懂得就好。”
原本她們乘騎的也是快馬,如此,原本兩月才能抵達的路程,可縮減至一月。但當她們剛剛抵達玄驪隗,陛下就有旨意傳來,叫他們用驛站的汗血寶馬,快馬加鞭,迅速趕往京城。
“寧兒,可是出了什麼事?是皇商選拔有何變故嗎?”
謝和雍搖搖頭,她覺得應該不是這事兒,“先進京再說。”
“舅舅,您找我?”
張宛淵剛一邁進門,張華音就發現這孩子瞧着似乎有什麼不同了,原先也很美,可如今卻是叫人一眼看見便覺驚豔。
“哎喲,宛淵啊,這陣子舅舅太忙了,都沒能顧及着你,瞧你,怎麼愈發瘦了?可是天熱,喫不下的緣故?”張華音拉了他的手,語氣帶着幾分自責。
張宛淵微微一笑,“舅舅定是拿我玩笑,宛淵這陣子都長了好些肉呢。哪裏瞧得出瘦來了?可是比在自己家還喫的好!”
張華音被他逗樂了,“頑皮!”
“來,戴上這鐲子給我瞧瞧!”說着,他把桌上的鐲子墊了手帕給張宛淵套上,“我就說,這鐲子你戴着定是十分合適!瞧瞧,多漂亮!”
張宛淵微微羞澀地低頭一笑,“舅舅.宛淵怎好拿您如此貴重的東西呢?”
“你還和自家舅舅客氣什麼?誰叫我最疼你呢!”張華音笑得慈愛極了,他這才挑開話題,“唉,我還給未來的女婿留了好些好東西呢,原以爲是會到你手上,可寧兒現在偏偏被那個姜氏給矇蔽了!真叫我打心底不痛快!”
“是宛淵無福”張宛淵露出些許受傷的神情來。
張華音眼神一閃,拉着他的手,“寧兒現隨夫人進京去了,獨留了姜氏在家,那個姜氏還十分不檢點,成日裏往外跑!若是此時,他能離開謝家,那是最好不過了!只是,眼下還有個難題。”
“什麼難題?”張宛淵一副被他說的意動了的表現。
見他這樣,張華音很滿意,這才道,“若是貿然將他驅逐,寧兒回來知道了,怕是要鬧。如何才能叫他主動離開,而不讓我們留下話柄?最好,能叫寧兒從此對他深惡痛絕!”
其實,這是張宛淵一早就準備好的計劃了,只待時機成熟李叔叔去他院裏,就說了一句“是時候了”,他就知道,機會來了。
張宛淵似是爲難地想了想,然後去問張華音,“咱們實在也是不瞭解姜氏啊。要不,舅舅暗中見見他的父母家人?說不定,他們會有姜氏的把柄呢?”
“對啊!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張華音眼睛一亮,“那家子貪婪無比,只要給銀子,肯定好拿捏!到時候,還怕姜氏不屈服嗎?”
“舅舅,我們只問姜氏的把柄就是。這一家子把姜氏隨意發賣了,想必往日與他並不親近,拿捏他們不會管用的!”張宛淵見他想岔了,急忙拉回來。
張華音似是也想到了這茬,“確實,你的顧慮是極有道理的。那姜氏如此不敬尊長、不守規矩,定然不會聽他們這些人的話,更不會顧及着血肉親情的!”
“李叔叔,你去扁翠鄉走一趟吧!不論如何,我絕不能叫這樣的人待在寧兒身邊。”
張華音神情有些許狠厲,一旁的張宛淵瞧了眼李叔叔,露出個意味深長的笑。該拿的消息他已經悉數拿到了,現在戲臺子也搭好了,唱戲的角兒也該登場了。
姜容,看你能不能逃得了這次的迷魂陣吧
此時,他們設計的主人公正在參與一場案件調查。
彼時,原本高孑煢正在給姜容講學術數,忽然聽到有人敲路鼓(官府門外的鼓)。
擊鼓所爲鳴冤,不容耽擱。
高孑煢叫姜容戴了幃帽,躲在一側偷聽。
擊鼓人是個瘦弱的小乞丐,她滿身污穢,甚至手腳不利索,雖然渾身都髒兮兮的,可一雙嘴脣慘白無血色,乾裂起皮,瞧着很是駭人。
門口侍衛跑過去,看見了她,問,“小傢伙,敲鼓可是有冤情?”
“正是。”小乞丐重重點頭。
“你瞧着不像是延州的人啊?”這侍衛也是個熱心腸,還是忍不住提醒了她兩句,“你可知,若是胡亂敲鼓告狀,是要挨板子的?這板子可不是你能受的住的!你可得考慮清楚。”
小乞丐朝她鞠了一躬,倔強又堅定地說出這句話,“您是個好人,但小人的骨肉至親蒙受了極大的冤屈,便是豁出這條命去,叩閶上達天聽,也必須要將真相大白天下,讓仇人付出代價,將這些惡賊繩之以法!”
見她如此堅持,侍衛明白,她定是思慮周全的了。
高孑煢坐在高堂之上,看着下頭跪着的小乞丐,“擊鼓者何人?”
“小人,薊望,拜見知州大人!”
“你可是要訴冤?”
薊望朝他叩首,“是。”
“你要告什麼人?”高孑煢被她這態度整的有些好奇了。要知道本朝有規定,百姓告狀時,可不必下跪的。這小傢伙不僅下跪,還磕頭,看來這案子不簡單。
“小人要狀告佰綏縣知縣,以及拓塔鄉的村官!”
此言一出,外頭聽了鼓聲前來圍觀的百姓們俱譁然。
衆所周知,越級告狀是要挨板子的,民告官得挨五十大板,她一下子告兩人.豈不是要一百大板?這官府的一百杖挨完,還有命告狀嗎?更何況,告狀人這紙片一般瘦削的身子,風一吹都能刮跑!
叩閶(chāng):百姓敲登聞鼓,將冤情直接控訴於皇帝。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