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君別院三大罪

作者:人酥
王賁目瞪口呆的看着胡亥:“你這是大逆不道,你不怕將來墜入地獄嗎?”

  胡亥搖了搖頭:“住持,我不會進入地獄,反而會修成正果。按照我說的做,佛法會在大秦傳播開來,不知道多少人會得救。”

  “住持你傳播佛法,到底是爲了救人呢?還是爲了一個名聲呢?如果是爲了救人,佛祖到底是釋迦牟尼,還是老耽,那又有什麼區別呢?”

  王賁啞口無言。

  他早就領教過胡亥的口才了,知道自己不可能辯論得過他。

  但是,用這種方式傳播佛法,真的可以嗎?

  胡亥見王賁還有點猶豫,就繼續用蠱惑的聲音說道:“住持,你再仔細想想。如果將來有一日,佛法真的在大秦昌盛了。到那時候,我們再告訴世人,佛法與道家沒有關係不就可以了嗎?”

  王賁驚奇的看着胡亥:“這……這不是出爾反爾嗎?”

  胡亥笑了:“佛法真的要昌盛,可能要到幾百年之後了。幾百年過去,誰還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

  “我們甚至可以說,佛法本來就是孔雀國傳過來的。只不過一些道家的無恥小人,爲了擡高身價,牽強附會,把自己掛靠到佛家身上。”

  “然後我們再來一場大辯論,告訴百姓,佛學其實是從孔雀國傳過來的,便可以了。”

  王賁沉默了。

  胡亥微笑着說道:“若住持不反對的話,小僧就去做了。”

  王賁還是沒說話。

  於是胡亥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別。”王賁輕聲說。

  不過這時候胡亥已經走出了門口,這聲輕輕的反對,他多半是聽不到了。

  王賁看着胡亥的背影,嘆了口氣。

  他現在也不知道,這麼做將來會修成正果,還是墜入阿鼻地獄了。

  而胡亥很開心,他的計劃已經完成一大半了。

  接下來,胡亥會在報紙上發表一系列的文章,讓自己的名字重新被世人所認識。

  在孔雀國,佛學始祖自然是釋迦牟尼。但是胡亥很肯定,在不久的將來,大秦的佛學始祖將是他胡亥。

  當然了,胡亥對做佛陀沒有興趣。他真正要的是聲望。有了聲望,很多事就都可以做了。

  胡亥回到自己房間之後,把早就準備好的稿子找了出來,然後讓一個賣菜的雜役送去商君別院。

  這稿子,有些是胡亥從佛經中摘錄下來的,教人一心向善,慈悲爲懷。

  有些是胡亥根據自己對佛經的理解編出來的。比如一個殘忍好殺的人,死後轉生成了羊,被人一片片割肉等等……

  雜役到商君別院之後,將這些文章交給了印刷廠的人。

  印刷廠的人看過之後,立刻請示了伏堯。

  伏堯覺得沒什麼問題,就送到出版室審查了。

  現在出版室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人數比較少,負責審查書籍的出版。另一部分人數龐大,專門負責審覈報紙。

  這些人看過之後,覺得這些文章都是教人一心向善的,沒什麼問題,就同意了。

  於是,胡亥關於佛法的闡述,很快就付諸印刷了。

  …………

  “這就是印刷廠嗎?真的很神奇啊。”一羣大臣站在印刷廠門口,探頭探腦的向那裏面張望。

  蒼夫和牛犢等人,一臉疑惑的看着這些朝臣,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來幹什麼的。

  從今天下午開始,參觀商君別院的朝臣,陡然增加。

  以前也有人來商君別院遊玩,但是那屬於看熱鬧式的。但是今天不同,他們格外的認真,想要把每一樣東西的原理都弄清楚。

  蒼夫對牛犢說道:“朝廷的考覈,要到了?”

  牛犢想了想說:“多半是爲了這個了。這些朝臣平時不努力,緊要關頭,想要突擊學習一番了。”

  蒼夫和牛犢以爲這些朝臣是來學習的。其實……他們是來找破綻的。

  他們想要在商君別院找到一些謀反的證據。

  找證據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禮制上找證據。

  比如欣賞宴舞的時候,人數是不是超過了限定,有僭越之嫌。

  但是他們找了一圈,發現這裏根本沒有舞姬。

  這些朝臣都有點失望,搖了搖頭想:這槐穀子,都不觀賞歌舞的嗎?那活着還有什麼趣味?

  隨後,他們又開始尋找,槐穀子有沒有私自用什麼違禁的器物。比如鼎,比如袍服,比如……

  結果他們找了一圈,什麼都沒有發現。甚至發現,槐穀子的日子過得很簡陋,似乎並不注重這個。

  朝臣們都有些無語:這槐穀子,真是奇怪啊。守着一座金山銀山,都不知道享受嗎?

  這些朝臣議論紛紛,他們的話最終還是傳到了牛犢和蒼夫耳中。

  這兩人沒猜到朝臣的真正目的是來找謀反證據的,他們以爲朝臣還是像以前一樣,單純的看不慣謫仙而已。

  蒼夫看着朝臣的背影,搖了搖頭,有些不屑的說道:“這些人,真是沒見識啊。”

  牛犢點了點頭:“就是。華麗的袍子,美麗的器具,這有個屁用。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多人如此熱衷那些東西。”

  蒼夫嗯了一聲:“謫仙,畢竟是仙人啊,見多識廣,自然知道什麼是好東西,比這些膚淺的人要高明多了。”

  牛犢和蒼夫是親眼見過謫仙怎麼擺弄照相機,怎麼擺弄留聲機的。

  怎麼用曲面鏡聚攏陽光,燒開了一鍋水……

  在他們看來,這纔是高級玩法。

  朝臣們在商君別院轉了大半圈了,依然一無所獲。

  他們商量了一番,覺得只能用最後的辦法了:捕風捉影,造謠生事。

  低級的造謠,會被人戳穿,然後反坐落罪。

  高級的造謠,沒有辦法被戳破,或者說,需要幾百年的時間來驗證。這麼長的時間,幾乎等同於不會被戳破了。

  於是他們結伴在商君別院遊覽,並且悄悄地商議了幾條罪狀。

  第一條罪狀:謫仙的化肥。朝臣認爲,化肥看起來能夠增產,其實對人體大大的有害。

  利用化肥生長出來的莊稼,是被某種特別的手段,強行催熟的。這些糧食已經發生了異化。

  人吃了之後,身體也會相應的發生異化。可能會得病,可能會傳給下一代。

  所以,謫仙這是爲了自己一時的功績,害了大秦千秋萬代。

  這謠言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很難證僞。

  你怎麼證明?人每天都在喫糧食。忽然有一天有個人生病了,你怎麼證明不是因爲吃了化肥糧食導致的?

  至於化肥的害處會傳給下一代。這個謠言怎麼戳破?除非你開始觀察一代代的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