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東大講學:殺手鐗一個接一個,就問你們怕不怕(二合一)

作者:哇哦安度因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東大文學部以及日本文學的發展密切相關。

  日本的近現代文學,實際上是一段“文抄”歷史。

  近現代的標誌性事件是明治維新,在那之前,日本的古代文學以學習隔壁爲主,之後漸漸衍生出了自己的流派和特色。

  明治維新的本質就是“去古代日本化”,讓整個國家“西化”。

  而象徵一個國家精神靈魂的文學,自然也要通通“西化”。

  因此明治時期後,日本文學突然摒棄了古代文學的大部分精華,轉而學習西方史學、文學、藝術,這個同化過程一直持續到二戰前。

  二戰時期日本空前膨脹,誕生了所謂的“戰爭文學”,但很快,隨着日本投降,曾經輝煌了一段時間的戰爭文學也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日本人自己都不敢碰。

  到了戰後的近現代,他們又開始反思,覺得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徹底西化,所以又又又開始了學習西方文化。

  這條“文抄”歷史中,無數流派林立,文壇階級逐漸固化,如果你不研究日本近現代文學,那你根本沒法在這個囚籠裏寫出東西。

  文學部教授和學生,作家們,都難逃一劫。

  這個缺失了大量日本文學優秀作品的日本文壇,對近現代日本文學的研究也不夠先進。

  北川秀選的這個課題完美契合了下面專業人士們的需求,也符合旁聽者們看個熱鬧的想法,還是他自己曾經好好研究過的課題。

  臺下的人則是正襟危坐起來,因爲近現代文學的研究還不夠發達,雖然教授們一直致力於此,但突破性進展不多。

  這一塊內容之於文學,相當於基礎數學之於數學。

  “明治之後,出現了大量西方文獻的翻譯,西方思想、文學也大量涌入,給日本近現代文學帶來了重要影響。所以西方思想、西方文學方面的知識對理解日本近現代文學是頗有幫助的。

  在交流我的研究方法前,我想說一句題外話。

  其實要想學好近現代文學,可以考慮先大量閱讀海外文學,並嘗試進行翻譯,這和我們的一些文學作品是互通的。

  寫《且聽風吟》前,我就一直在做外文的翻譯工作,看過三部曲的各位,應該也在裏面看到過我對美國文學的部分理解吧。”

  北川秀說着笑了笑,《且聽風吟》裏那個虛構的美國作家,也不知道成功騙到了多少人。

  他剛穿越時翻譯外文純粹是爲了賺微薄的稿費收入,這段經歷以後肯定會被人扒出來,這個時候打上補丁多好。

  “原來如此,難怪北川對外國文學如此精通,我還以爲他去過海外旅遊呢。”臺下的齋藤玲奈聽的不住點頭,她就是當初被虛構的美國作家“騙”了的其中一人。

  連大出版社的編輯都看不出貓膩,更別說大部分普通讀者了。

  時至今日,《且聽風吟》的分析稿依舊數不勝數,有關這部的解讀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目前主要使用的近現代文學研究方法一共兩個,即戰後時期提出的作品論,以及竹內治教授提出的作家論。”

  北川秀又刷刷刷寫下了兩排大字。

  整個8月,爲了來東大不丟臉,他狠狠練了一下字跡,終於沒那麼“狗爬”了。

  說起來也是尷尬,前世的他一路考上大學,又進入東大文學部當起了研究生,但那一手難看的字始終是他的弱項。

  從小學開始,語文老師就反覆強調字跡也會影響卷面分,但他的成績一直不錯,就完全沒有理會,最後大了就一直自食惡果。

  字跡成型後想改就很難了。

  而且年紀越大,越不會靜下心來練字什麼的。

  穿越後,北川秀沒有了前世各種無形的壓力,人生輕鬆後,練字也舒暢了很多,終於快要慢慢克服這個缺點了。

  他的字其實還是有點不入流,不過好在前面鋪墊了學歷問題,這會兒就沒人拿這個開涮他了。

  說回作品論和作家論,簡而言之,前者認爲要把作品作爲獨立的存在,通過分析其內在構造來準確把握作品的主題以及作家的意圖;

  後者恰恰相反,認爲作品和作家自身息息相關,認爲分析一部作品,也要分析作家本身,在傳記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來剖析作家的思想。

  這兩種研究方式沒有好壞之分,說白了就是兩個不同方法,各有優劣。

  不過在這個日本文壇,兩大研究流派互相不服氣對方,文學研究課也會安排分屬於兩個流派的教授分開授課。

  你更認同哪個流派,你就選擇它的課程上。

  譬如齋藤玲奈,她總會擔心北川秀的作品映射到他自身情況,就是因爲她屬於作家論派系。

  同理,蛇喰麗和我妻夢子亦是如此。

  因爲她們都是竹內治的學生,竹內治是作家論的創立人嘛。

  “我認爲兩種方法都是很不錯的但也都有各自的缺點。所以我想了一種新的文學研究方式,可以用來進行這方面的補充。”

  北川秀在白板上寫下了“文本論”這三個字。

  這是後世慢慢完善起來的一種全新研究方法,日語叫做「テクスト論」,其特點是不拘泥於解讀作家的創作意圖,重視的是文本本身。

  這下,臺下原本還在苦笑的竹內治神情頓時嚴肅了起來。

  他把北川秀請來講課,沒想到自己先被立成一個靶子打了,不過這也沒關係。

  竹內治一向很認同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事。

  但現在,北川秀竟然公開說他對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有一套全新的研究方法!

  這可不是優化或者評判原有研究方法這種小事,是一個說對了,憑這一點就能進東大當文學部教授,說錯了,會成爲人人喊打的小丑的大事!

  北川秀沒有理會臺下的驚訝之聲,既然他已經選擇了來這講課,而且確認好了日本文壇的一些情況,並且剛發生了被文壇大佬們針對的事情。

  他是該拿出一些學術性的成果來打臉一些老登了!

  “區別於作品論,我的文本論認爲作品一旦被完成,就與作家完全脫離開來了。作家想表達的內容不再重要,作品是允許讀者們從各種各樣的角度來對其進行解讀的,而且解讀的觀點中許多是作家自身也沒有意識到的。”

  北川秀繼續說道。

  他的這一番話其實深得臺下許多人的心聲。

  他們看《人間失格》時,就有這種感覺。

  北川老師寫完之後,其實究竟如何去解讀大庭葉藏,如何去看待嚴井拓也和邪教,都與他自身無關了。

  每一個讀者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對這本書的看法和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非要像以前那樣,對任何純文學都是一種研究態度——要麼得出對作品的統一理解,宛如試卷答案般精準,要麼對作者分析透徹,以作者寫作意圖爲核心去理解作品。

  這樣的研究方式,必然是有極大侷限性和不完善性的。

  這種奇特的研究角度文學部的教授們也是第一次聽說,聽起來簡單,兒戲,可仔細一想,好像真的解決了他們長期爭論不休的“作品論”還是“作家論”的問題!

  北川秀笑了笑,沒有給他們繼續思考的時間,而是接二連三的甩出殺手鐗:“這一觀點最早來源於法國文學評論家羅蘭·巴特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作者之死’,他強調應當重視讀者的存在,具有意義的主體並非作者,而是讀者。

  我也不過是拾人牙慧,並非完全的原創。

  但我認爲文本論確實拓寬了文學研究的可能性。”

  北川秀的研究生課題準備的就是這個,那可是費了他一年多心血與時間的東西,要不是爲了完善它,估計自己也不會累到穿越過來。

  他說的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深,漸漸很多外行者聽的有些雲裏霧裏,而文學部的學生們和教授們卻是宛如被瞬間打通了任督二脈。

  整個文學世界似乎都煥然一新了。

  等他把文本論簡單敘述了一遍後,臺下師生早已目瞪口呆。

  “啪啪啪啪啪——”

  “真是精彩絕倫的講課啊。”村山富市對文學研究不太懂,但他能看出吉川弘之等人的震撼表情,在北川秀說完正題後,他這位首相來了一句稱讚,等於是給這次的講課蓋棺定論了。

  沒有昏厥的蛇喰麗再度大腦宕機,看着臺上神采飛揚,自信無比,侃侃而談的北川秀,原本絕對無法重合的兩道身影,終於緩緩相融合在了一起。

  “這就是真正的天才嗎?難道是黃泉之國的饋贈?”

  蛇喰麗喃喃自語道。

  在日本神話中,黃泉之國就是地府,相傳不該死之人被誤送往黃泉之國時,在途徑黃泉比良阪,會被奪衣婆送回現世,並贈予神明的饋贈以作爲賠禮。

  奪衣婆,ダツエバ,日本神話中的孟婆。

  相傳人死後來到黃泉比良阪,衣服會被奪衣婆脫掉,由懸衣翁將衣服掛在衣領樹上,如果樹枝被衣物壓的很彎說明這人生前罪大惡極。

  而那些得到神明饋贈的歸來者,往往會開竅般變得與衆不同。

  不然蛇喰麗完全無法解釋被夢子醬救下前後的北川秀,怎麼和變了個人似的。

  “正題講完了,不知道各位聽的是否滿意。來這之前,我聽竹內治教授說各位都看過我寫的《人間失格》,並且挺喜歡它。”

  北川秀頓了頓,接過一名女學生遞來的茶水,一飲而盡,繼續說道,

  “我很榮幸,又很惶恐。這一個月來,不少人問我寫《人間失格》的初衷。有人覺得我是無病呻吟,有人覺得我是爲了金錢,有人覺得我是爲了芥川獎。

  其實,我寫這本書,只是爲了向我死去的好友說一句。”

  “生而爲人,你無需抱歉。該抱歉的是那些害死你的奧姆真理教的傢伙們。”

  北川秀說這話時,神情陡然嚴肅,正視着記者們的相機,所有的閃光燈亮起,他坦然接受。

  不知道此時已經到了黃泉之國的嚴井桑一家能看到嗎?

  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讓現場的氣氛無比凝滯。

  北川秀相當於公然向邪教宣戰了。

  他直言不諱,認爲嚴井拓也一家本不該悲慘死去。

  他們的死是奧姆真理教造成的。

  這也是他繼寫完《人間失格》後,第一次公開說出“奧姆真理教”,言下之意無比明確!

  村山富市坐在臺下,其他政客的臉色都不太好,他卻是笑得很開心,這次的講課,來的值了!

  “課題全部說完了,現在是自由提問時間,大家有什麼疑惑,都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相互促進。”

  北川秀對着臺下再度九十度鞠躬。

  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後,各方代表與學生們都陸陸續續提問了。

  這個環節其實是有託的。

  畢竟那麼大一個活動,要是出現什麼不可預期的狀況,丟臉的還有東大這邊。

  因此這些問題,北川秀提前預知了,回答的也很輕鬆。

  眼看要到尾聲,忽然站起一名自稱爲東大法學部大四學生的男生。

  他的起立讓人始料不及,北川秀看到吉川弘之他們的反應,就知道這不是托兒。

  看來有突發狀況了!

  “北川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希望您能解答,如果您不願意回答也可以。”

  男生拿着麥克風,上來就把話堵死了。

  北川秀笑道:“請問。”

  “您怎麼看待9月2日您沒拿到芥川獎這件事?”

  全場譁然。

  這小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大家其實都想知道北川秀對此的看法,可誰敢問啊!

  吉川弘之、竹內治這堆東大教授的臉都綠了。

  他們四處打聽,想知道這名學生是誰的弟子,怎麼腦子這麼不開竅,這種問題也是可以當面問的嗎?

  “芥川獎啊.”北川秀挑眉,眼神一寒。

  不管對方是不是故意搞事,既然問題來了,他接招就是!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