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風暴
那妖異的火炎迅引燃並覆蓋了白起身後飄蕩的暗藍色披風,在火炎洶涌的燃燒中,披風也變成了與火炎一般的白色,而後彷彿受着某種魔力,飄蕩的披風被燃燒的火炎從中間猛地撕開,變成兩段,而後又在那火炎的煉化中變成了兩隻白色的惡魔蝠翼!
同時,幽白色的火炎也漫上了白起手中緊握的暗金鐮刀,將其灼燒度化成了一柄白色骨鐮,猶如這般,每當幽白色的火炎漫過一處,白起身上的鎧甲就被其煉化改變,最後,白起四目處爆閃出一段刺目白光,而後妖邪的四隻眼睛居然融合成了兩隻正常的眀瞳!白起口中突然出一聲驚世長嘯,一身的幽白火炎都在那長嘯聲中無端熄滅。
骨鐮鉤鎖着萬物的魂命,蝠翼象徵着惡魔的重臨,白色的戰甲是死神的新容,而成雙的眀瞳昭示着深淵的盡頭——“勇者之魂·白色死神!”恐怖的氣場自白色死神白起爲心漩渦般擴散開來,死神的氣息略過其周身的每一寸土地,枯萎了一切的草木生息,而洶涌的殺意融煉在這氣息中,有若巨浪狂潮撲向靜立在原地的街頭霸王韓信。
韓信依舊堅毅地凝視着覺醒的白起,但潛意識中卻滲出了一絲恐懼,身體在直面白色死神的這一瞬不禁顫慄。白起覺醒的強大氣場令韓信清醒了許多,他已經冷靜了不顧一切要擊敗白起的心。現在的局面顯然已經不是韓信可以主動進擊的了,他只能壓抑着身體本能的恐懼等着白起覺醒後的強勢攻擊。忽然,白色死神白起動了,張開巨大的惡魔蝠翼,猛力一震,騰空飛起。而後白起當空策身,猛地擲出手中骨鐮。
堅銳的白色骨鐮劃破天際,在無雲的天穹中繞過了一個巨大的弧線,然後帶着破空的長鳴聲迴旋着飛向地面上的韓信。看見鐮刃凌空飛來,街頭霸王韓信當即抽出鯊齒槍刃猛地擊向迴旋而至的白色骨鐮——“砰!”伴着一聲激烈的兵刃撞音,迴旋的骨鐮被槍刃上的金色鯊齒一擊打飛。但不知是否幻覺,在韓信執槍刃與骨鐮交擊的那一瞬,他竟感到自己的靈魂震顫了一下。
骨鐮被韓信擊飛,又迴旋着飛向韓信左側方向。然而,一隻白色的鎧甲手臂凌空探出,穩穩地抓住了迴旋飛舞的骨鐮——白色死神白起!就在他擲出骨鐮的同時,他自己也振翼從另一個方向飛到了韓信身側,而後就在韓信意識反應不及的同時,強橫的攻擊突至。
“血之迴響!”白色死神白起揮舞手中骨鐮,迴旋一擊,堅銳的白色鐮刃立即擊向韓信身側。街頭霸王韓信猝不及防,只能強行側身,用手中槍刃的鋒銳鯊齒擋着要害,迎向揮舞而至的鐮刃——“砰!”又是一聲劇烈的兵刃撞音。韓信確是攔住了鐮刃的直擊,但揮舞的骨鐮卻帶着無比強勢的力道,將韓信直接擊開十步外。
被白起一擊震開的韓信在慣力作用下翻滾了好幾圈才止住身形,從地上爬起。剛剛從地上爬起,韓信就擡起頭一眼驚懼地看着白色死神白起,他沒有受到什麼實際傷害,但眼神之中溢着一種難言的傷痛與畏懼,就在剛剛他與白起兵刃交接的一瞬,最令他驚懼的並不白起覺醒後強橫力道,而是,而是,那一鐮揮來,震顫他雙臂的同時,還讓他感到了一種靈魂上的痛楚,彷彿那揮舞的鐮刃在切割他的靈魂。
韓信感到自己的靈魂在流血,源自靈魂的痛楚在他眼底蔓延,但是白起卻沒有絲毫停滯,邁開冷狠的步伐,猶如索命的死神向韓信步“感受到了嗎?”低沉的聲音伴着白起的腳步冷冷傳來,“真正覺醒的力量!”看着白起走近身前,一抹陰冷的殺意令韓信驚覺,不敢遲疑,他立即站起身來,縱身疾退——“回馬之槍!”
眼看韓信的身影疾退開十幾米遠,白色死神白起卻也不急,依舊保持着原本的節奏向着韓信步步逼去。恐懼,真的是恐懼!現在韓信眼中所看見的白起儼然不再是個人,而是一個索命的魔鬼!死神!韓信本能的還想閃開,但是白起的氣場卻彷彿一種無形的壓力震懾着他想閃撤的腳步,也就在此時,白起再次舉起了手中的骨鐮。
目視着白起的動作,街頭霸王韓信握緊了手中的鯊齒槍刃,想一擊橫掃再擋住白起的攻擊。但是,白起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死神之鐮”白色骨鐮突然探出,巨大的弦月鐮刃伸到韓信身後,將韓信整個人猛地拉向白色死神白起的方向!但是,詭異的一幕卻出現了,巨大的骨鐮回拽而過,但街頭霸王韓信的卻依舊直立於地,保持着隱隱要出槍刃橫掃的姿勢——白色死神白起的骨鐮沒能拽動韓信——不!不是沒有拽動,而是,而是……他拽出了另一個韓信!只見白色死神白起直握着手中白色骨鐮,在弦月鐮刃的內側,正勾着一個幽藍色半透明狀的韓信。
“真正的覺醒會賦予覺醒者強大而唯一的特殊力量——而白色死神賦予我的,就是‘飛空’和‘弒魂’!”白色死神白起沉聲說道,同時閃着眀瞳凝視着自己巨大骨鐮上勾着的幽藍色半透明狀韓信——或者說,韓信回到虎堯城後,劉邦再未對任何人談及羋紋蝠一事,也再未憂心忡忡。每天都早睡早起,飯食準點,晨分習武,晚夕賞霞。生活平靜中透着規律,悠閒中不失雅緻。
但每日午後,劉邦都會獨自去到自己的書房中,靜靜地待上一兩個時辰。今日也一樣。爲求安靜,劉邦將自己的書房建在幽閉的地下,雖然少了方蘭綠竹的意境,但也確保了一份旁無他人的靜怡。小而空曠的過道里每隔五步都有一盞小燈,微弱而清亮的燈光連匯起來,將幽靜的過道照得不明不暗,正如劉邦迴響在過道里的腳步聲,不響不弱,恰到好處。
遠近不同的燈光散射而來,在劉邦身後拉出好幾道長短不一的重疊影子,隨着劉邦腳步的移動,那些疊影也在微妙的變化着,然而在所有影子完全重疊的最黑的那一部分,卻沒有什麼變化,也就在那最黑最沉寂的影子疊區裏,卻彷彿又某種黑色的東西潛伏其中,隱隱尾隨着劉邦的身影,但它的黑色與影子完全融於一體,誰也現不了。
在過道的盡頭就是劉邦的書房,一個在地下單獨開闢出的房間。走到門前,劉邦很自然地走了進去,連帶着將他長長的影子也拖了進去。然而,當劉邦的影子隨着他輕飄地移進屋子後,一層黑影卻從劉邦的影子中脫出,停留在了房門邊上——它被這書房來,彷彿是憑地生出了一個黑色漩渦,劉邦回頭瞟了一眼那回旋着彷彿要探出某物的黑影,沒有一絲驚疑,甚至看都不看它即將探出的本體,就輕輕關上了房門。
是的,劉邦知道有東西在一直跟蹤着他,不只今天,早在幾個月前,劉邦就現,只要他身處虎堯城內,不論走到何處,都會有那麼一個詭異的東西潛伏在他的影子裏,形影不離地跟蹤着他,他是在幾個月前偶然現了這一切,但他不敢斷言這東西到底跟了他多久,可能就是幾個月,也可能一年,甚至三年。
最重要的是,劉邦認得那東西——“潛伏暗影,追人無形”——秦楚皇室祕物,鬼眼衛。劉邦不敢妄加猜測是這古老的皇室祕術被誰人竊得,還是嬴政在追查他的行蹤,或者,是又有誰人暗中介入了皇室王權之地,有如當年徐福。他不知道,但可以大概確定的是自他赴邊城值守的三年來,秦楚皇室並不如想象中平靜。然而,劉邦卻也不能輕易消滅了那跟蹤他的鬼眼衛,以免在不明局面的情況下打草驚蛇,因此,自從他現了這鬼眼衛之後,就一直很注意自己在虎堯城內的言行,每天都過的有規律又清閒,不論怎樣,這總讓那個一直追蹤他的幕後之人也清閒幾分。
但是,有些事情確實是掩不住也放不了的,所以,劉邦建了這個幽靜的書房,書房內的地上隱隱浮現着一層淡藍色的法陣圖文,古老的卻靈法陣庇護着整間書房,隔絕着一切異己的魔道力量,使妖邪的鬼眼衛絲毫不能逾越禁界。這卻靈法陣是劉邦上次去鳳岐山時向姜尚求來的一種清闢魔力的魔道法咒,原是用於鎮封一些不受控制的魔道異物,而今卻被劉邦巧用在房間裏,用以辟邪。書房其實的確是書房,裏面就相間立着三面書架,書架上全是與塵灰一色的古書。而書房中間就擺着一張檀木文案,案上放一盞白燭,白燭燃起的火也是玉白色的,光芒齊亮,整間書房只靠這一隻白燭照明,卻亮如白晝。
就在那文案上,明火白燭的旁邊,正匍着那隻暗紫色的羋紋蝠。劉邦徑直走到那張文案旁,輕身坐下,而後就用手輕輕拿起了那隻羋紋蝠。羋紋蝠並不是永生的,一旦成形飛出後,就再無魔藍能量續源,只能被動消耗羋月最初時凝鍊的魔藍能量。對羋紋蝠而言,魔藍能量即是它的生命,而現在,它已經是奄奄一息的模樣了。
劉邦凝視着手上小小的羋紋蝠,凝視着它背翼上小小的“羋”字,而後緩緩引動體內的魔藍能量注入羋紋蝠體內——這是種很可怕的行爲,擅自將自己的魔藍能量引入他人的魔藍能量凝聚體中,這跟將自己的魔藍補入他人身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魔藍能量的凝聚體存在本質斥己性,一旦有異己的魔藍能量涌入,立刻會觸它的攻擊性,稍有不慎,甚至會造成兩股魔藍能量的衝擊爆炸!只有對魔藍領悟很深的人,纔有把握進行這種危險的操作。
而劉邦就在這麼做,他的魔藍能量隱隱注入,而羋紋蝠一感到異己能量的涌入,立即叫着撲騰了幾下翅膀,但卻沒有強烈地排斥,慢慢的,竟接受了劉邦注入的魔藍能量。給羋紋蝠注入魔藍的過程很漫長,大概過了四十分鐘,劉邦才完成工作,放開手指,任那隻羋紋蝠又充滿活力地飛騰在空中。他救了這隻羋紋蝠,沒有它,他無法找到羋月的蹤跡。凝視着那飄飛在空中的羋紋蝠,劉邦的神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他心裏暗暗檢索着——“羋紋蝠……鬼眼衛……還有張良的預言……”
不論羋紋蝠還是鬼眼衛以及張良的預言,它們都不祥地預示着同一件事——咸陽皇宮有異變!是的,劉邦很早就確定了這點。其實他沒有想出羋紋蝠身上暗藏的密意,也不用再想,羋紋蝠的出現本身就預示着羋月處境有變,這也就隱隱昭示了咸陽皇宮的境況異變,一切不可能無故生非!但儘管已看出局勢異端,劉邦卻始終遲遲未動,而是靜靜等待。這其實不是他的風格,一旦看出局勢有異他絕對會立即反制,而不是這麼靜候着——坐以待斃。
但是劉邦他不能動,不論他判斷得多麼明晰,都不可能一個人出手,他需要一個人——他需要項羽!劉邦從來都很清楚行事所把握的分寸,把握好分寸才能使他在無數對局中始終站對位置。他現在面對的局面可能非常大,而與他始終維持在一條線內的人,只有項羽!因此,他必須要拿穩和項羽一起的站位,保持一個共同態度,才能讓他們在即將變動的局面裏確保最後的優勢。
但是,項羽卻還沒有看出局面的異端啊。其實應該也看出了一些,但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身處邊城守將一職的他們,必須先守衛邊城防線。項羽的話不錯,劉邦也得與他保持一個態度,所以,只能隱痛與其一起坐以待斃,候局勢之變。
這其實也涉及到了劉邦與項羽觀念上的根本差異——他們都是很有大局觀的人,不同的是,項羽的意識裏更重視守衛大局的責任,而劉邦的意識裏更重視定奪大局的果決。如若是劉邦能一人決策的話,他勢必會先拋開邊城的守衛,以定整個秦楚的局面,而不會選擇這種“坐以待斃”一樣的靜候行爲。但項羽的話沒有錯,他也只能這麼先靜候着,以待局變。
“預知即將降臨的風暴,無人能置身事外。”細細品味着張良的那句預言,劉邦愈地感覺秦楚的局面絕不會像嬴政每月傳來的政文中寫的那樣和諧安寧。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