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詔令天下2
宮本武藏則是徹底的驚駭,驚駭之餘還產生了巨大的負罪感。彷彿直到此時他才幡然醒悟,原來他一直協助的嬴政,在背後謀劃的竟是將全世界都捲入其中的危難。張良卻是在震驚中感慨起了那條最初的預言,所謂“預知即將降臨的風暴,無人能置身事外”。事到最後,真的將整個世界都牽扯了進來。
事情已經很顯然了。在晉源與唐瞾活動起來的暴君龍就會引發動亂,兩個國家的勢力勢必會立即展開行動。而秦楚國境上,一旦燭龍集結了數量衆多的暴君龍後,帶領着全世界最強軍隊的它,不論做出什麼樣的命令,對整個三境而言,都會是一場難以想象的危難。
“如果這樣說……那麼嬴政,他最終的目的,是想通過控制燭龍來建立一隻暴君龍的軍隊?”張良顫着聲音,向扁鵲又問道。他實在不能想象嬴政那種執着到可怕的信念,一個不顧一切的決定就將全世界的安危都捲了進來。同時他更不能想象,到底存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燭龍那樣至高無上的帝王生物被控制。
“不是控制,要控制燭龍,當然是不可能的。無論什麼樣的方法,都不可能。”“那你們——嬴政他爲什麼敢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不能控制燭龍,也更不可能控制暴君龍的軍隊!”張良聲音一沉,立即反問道。“因爲他可以選擇融合。”扁鵲面無表情地說道。
“雖然不能控制燭龍,但他可以與燭龍融合。”“只要合爲一體,燭龍是他,他也就是燭龍。”“人與燭龍融合?這怎麼可能!”張良下意識駁斥道。或許是今天聽到的驚天動地的消息已經太多了,使得他驚覺神經都麻木了,所以再聽到什麼消息也不會感到驚駭。但是迅速思考之後,他仍然會覺得匪夷所思。
人這樣的渺小的生物,怎麼可能與那種至高無上的上古生命融合?這從根本就違反自然界的定理。“普通人當然不行,但是嬴政可以。至少他可以試試。”扁鵲依舊面無表情,目光淒冷。“你應該知道的,嬴政擁有帝王之相的龍之明瞳。天生龍之明瞳的他,就擁有着千年來最純正的王之血。而作爲上古前真正的帝王生物,燭龍也擁有着最純正的王之血。”
“所以至少從血脈的角度上說,他和燭龍站在了同一個層面。他有資格也有機會,嘗試去與初生狀態的燭龍融合。”張良無話可言了,就像扁鵲所言的一樣,如果說到了龍之明瞳的話,嬴政或許真的有那樣的可能性,作爲同樣擁有極致王之血的生命,站在同一個位面去與燭龍合體。
雖然不知道他能用什麼樣的辦法活着進入凌池,雖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勢必要冒巨大的風險,但是如果成功了——一旦成功了的話,結果也會非常的震撼。他不但能成爲燭龍本身,並且還能自己掌控一整隻暴君龍的軍隊。
如果真的融合成功了的話,那真的也就能實現嬴政長久以來夙願,也真的將給世界帶來一場滅頂之災了。可是……不論成敗,對於嬴政而言,都是付諸了全部的博弈啊。成功以後,與燭龍合體的他就永遠也回不到原形。他曾經的一切,都會一去不返。他不再爲人,也不再有情感。但即使這樣,嬴政也要不顧一切做出這樣決絕的決定。就爲了統一世界,君臨天下的帝王心嗎?
“那麼他……嬴政他現在……”張良感到喉嚨有些乾澀,但他仍然繼續說道。“他失敗了。”扁鵲不等張良說完,就用最簡潔的語言回答了,像是有那麼一點於心不忍的默哀。“失敗……?”再次聽到這句話的張良若有所思,嘴裏細細咀嚼着這兩個字。思考着它的意思是嬴政已經死了,還是其它的……
“嬴政在和燭龍的對陣中失敗了,也就是被燭龍吞噬了。”“燭龍的金紅光芒中,絲毫覺察不到他的氣息。他也就沒能和燭龍合爲一體。”“付出了一切,他終究也還是失敗了。”扁鵲面無表情,眼中只有淒冷。或許到頭來,只有他一個人知道,嬴政最終失敗的原因。爲了執意要煉製的那枚淨血丹,嬴政真的冒了太大的風險,也付出了太大的代價了。
“這麼說的話,現在燭龍,是完全在憑自己的來纔好啊。”孔明聽着劉備的幽默,笑而不語。“不過,他們兩個勢力的地域上怎麼會同時都驚現出暴君龍呢?”劉備這時才驚覺起來,覺得事情似乎遠沒有想象的簡單。
“問題就在這裏啊……”孔明輕嘆一聲,沉聲說道,“暴君龍棲息的地方從來都很隱祕,人們就是想找都很難找到。如果不是有隱含的原因,暴君龍絕不可能輕易出現在人類世界。”
“那會是什麼原因,竟能讓暴君龍都出動?”劉備疑問起來。“還不清楚。”孔明搖搖頭,又說道,“但是有一點最重要的消息……”“不論是出現在江陵許昌的暴君龍,它們出現以後,都是翱翔於天空,有目的性的向前飛行。”“而且它們飛行的方向,都共同指向西方……”“西方?”劉備疑惑着,不禁在心中思索起來,西方這個方位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西方……”孔明看着劉備眼中的疑惑,默默轉過目光,說道,“晉源的西方——是秦楚啊。”
“秦楚?!”劉備目光一震,驚詫道,“暴君龍們在飛往秦楚?”“嗯。”孔明微微頷首,神色始終嚴峻,“目前知道的就這麼多了。”
——唐曌·唐明宮——圓形宮殿的中央寶座上,端坐着一個身穿紫曦皇袍的女人。殿堂靜寂,斥退了所有臣僕後,武曌微擡目光,看向了宮殿裏侯立的唯一一人。“說吧,暴君龍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雖然臉色從容不迫,但她的聲音裏依然隱有一絲憂慮。獨立在殿堂上的狄仁傑微微俯首,然後擡起眉頭緊皺的臉龐,朝武曌恭敬地陳述。
“稟陛下,昨日清晨,在我國東部地區驚現了三頭成年暴君龍。它們怒吼翱翔,意圖遷徙,在東部邊沿的城鎮地區造成了巨大恐慌。”“恐慌出現後,當地一些利慾薰心的獵人組織聽聞到消息,冒險對天空中的暴君龍發起狩獵襲擊,結果激怒了飛翔的暴君龍……”
“根據東部地區大理寺分部傳回的消息,一座中型城市和三座小鎮受到暴君龍怒火的波及,截止今日正午,傷亡人數已上升到六百人,其中除了全軍覆沒的野怪獵人外,有接近三百人都是自衛的警兵和無辜的平民……”狄仁傑落下聲音,低撫目光,微微注意着武曌的神情。
“暴君龍……暴君龍……”武曌一臉沉寂,沒有多言,只是目光中落出一絲淺淺的怒色。狄仁傑見狀,又是微微俯首,然後立即繼續說道。“稟陛下,微臣已經下令出去,東部地區大理寺分部會全力處理這次突發的暴君龍事件,所有城鎮破壞、人員傷亡問題都已經在陸續解決。”
“同時大理寺總局也出動了力量,已經全力壓住了這次暴君龍事件的風聲,沒有讓消息走漏出去。短時間內不會再有民間勢力強行組織行動,冒險向暴君龍發起獵殺。”“至於暴君龍,駐軍在東部地區的三都統帥程將軍已經親自領兵上陣,東部地區大理寺分部也會全力提供信息支援。不日之內,程將軍定能圍殺三頭暴君龍,平息事亂。”
“請陛下安心。”“你做事,朕放心。”武曌看着狄仁傑,輕嘆一聲,而後又說道,“提醒程咬金,讓他把握好分寸,不要帶太多兵馬,以免驚動東部外的‘元’族部落。”
“臣明白。”狄仁傑頷首道。武曌輕動指尖,目光閃爍,沉吟了片刻後說道。“暴君龍怎麼會無緣無故地出現……背後的原因調查過了嗎?”“稟陛下,大理寺正在全力調查此事,但是目前還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只有一點猜測……”狄仁傑忽而聲音低沉地說道,“這次暴君龍事件的發生,似乎與秦楚一國最近的動亂有關……”
“秦楚……”武曌沉吟着,“真是個不安寧的國家。”“對了,花木蘭……還在秦楚境內是嗎?”武曌的聲音忽而加重“是的。”狄仁傑不自覺低下眉頭,沉語道,“罪臣花木蘭,尚在秦楚境內。”
“多事之秋啊……從現在開始,加重對秦楚局面的探查。”“臣遵旨。”——晉源·益州蜀道——風起的夜裏,衣衫單薄的男人佇立在亭子下,神色沉默地凝望着漫天繁星。
入秋的時節,氣溫下降,而孔明只穿着一件白色睡衣,頭髮散亂,懷抱雙手。他像是在思考着什麼,目光在星辰影耀間跳躍,思緒就在目光深邃處琢磨。從始至終,他的心情都很嚴峻。直到子時過後,夜風變得更涼。這時,一道人影從寂靜的夜色裏走出。
劉備腳步很輕,他手拿一件外衣,緩緩走進亭子,然後將外衣披在了孔明單薄的肩上。感到肩上落下的重量與溫暖,凝望星辰的孔明才恍然驚覺過來,他於是下意識回過目光,纔看見走到了身旁的劉備。
“主公……”“入秋夜裏很涼,軍師要保重身體,彆着涼了。我們可都指着你出謀劃策啊。”“有勞主公操心了。”孔明輕笑一聲,對劉備說道。“孔明有什麼心事嗎?好久沒見到你夜裏起身,獨看星空了。”劉備懷抱起雙手,略顯輕鬆地向孔明問道。
孔明嘴上笑意漸淺,神色沉靜地看向劉備,說道。“今夜剛收到的消息,荊州江陵和豫州許昌分別發生了暴君龍驚現的突發“暴君龍?”劉備顯然驚訝了一下,又說道,“造成的影響很大吧。”“嗯,自然的。”孔明稍稍點頭,說道,“不論是暴君龍力量的威脅,還是魔龍水晶強大的效用,勢必都會引起很大的風波。”
“聽說曹操已經派出司馬懿和夏侯惇去處理,吳勢力那邊,周瑜也親自出馬去了江陵。”“這麼看來問題也不大啊。”劉備說着,淺笑道,“我還想着說,能讓暴君龍給他們折騰點麻煩出來纔好啊。”孔明聽着劉備的幽默,笑而不語。“不過,他們兩個勢力的地域上怎麼會同時都驚現出暴君龍呢?”劉備這時才驚覺起來,覺得事情似乎遠沒有想象的簡單。
“問題就在這裏啊……”孔明輕嘆一聲,沉聲說道,“暴君龍棲息的地方從來都很隱祕,人們就是想找都很難找到。如果不是有隱含的原因,暴君龍絕不可能輕易出現在人類世界。”
“那會是什麼原因,竟能讓暴君龍都出動?”劉備疑問起來。“還不清楚。”孔明搖搖頭,又說道,“但是有一點最重要的消息……”“不論是出現在江陵許昌的暴君龍,它們出現以後,都是翱翔於天空,有目的性的向前飛行。”
“而且它們飛行的方向,都共同指向西方……”“西方?”劉備疑惑着,不禁在心中思索起來,西方這個方位有什麼特別之處嗎?“西方……”孔明看着劉備眼中的疑惑,默默轉過當風暴將臨,當最後的浩劫將至,當全世界的暴君龍遵從詔令飛進,當重生的燭龍燃放千米光芒渲染天空。三境,這個安寧的世界,終於迎來了千年之後第一次跌宕而起的。
唐瞾國的大理寺探查着,晉源國的三個勢力觀望着,而秦楚國的人們,正在面對着。此時此刻,秦楚境內的所有人物,都在不約而同的向着一個地方匯聚。他們沒有事先約定計劃,也並不知道彼此在行往同樣的目的地,但是冥冥之中,名爲“命運”的力量卻將他們全部引導向了那個預言的終點。
就像天地間早有一場無形的漩渦,它囊括了所有人的因果,旋轉最終,是誰也脫不開的渦心。——千江嶺以西。千江嶺西面的山嶽落岸處,重山疊影,江水倒映。劉邦站在山峯落影下,比鄰着岸口,粼粼江面上吹來風拂過他淺平的眉梢。
“這裏就是千江嶺的內圍區域了,江對面的山嶺深處,就是秦楚自古以來的備軍重地。”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