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宋濂

作者:清九玄
兩日後的清晨,張陽泉夫妻換了身便裝,坐着輛普通馬車,一起來劉府拜訪。

  劉伯溫正在用早膳,得知二人到來,趕忙來到庭院相迎。

  “臣劉伯溫拜見大王,拜見王妃。”

  張陽泉擡手道:“劉先生不必多禮。”看了眼西面廂房,問道:“劉先生,那位宋濂先生還在裏面着書嗎?”

  劉伯溫道:“是的。”

  張陽泉笑道:“那好,你和我夫人說話吧,我去找宋先生說幾句話!”

  大步朝西廂房走了過去。

  劉伯溫微微一愣,一時摸不清兩人來意。

  秦苓君笑道:“劉先生,咱們進屋說話吧!”說完徑直朝北面正屋而去。

  劉伯溫雖心中奇怪,也只能快步跟了過去。

  另一邊,張陽泉來到西廂房門外,敲了敲門。

  “請進。”屋中響起一道清越的聲音。

  張陽泉推門進去了。

  屋中頗爲凌亂,北牆、西牆、南牆各有一個書櫃,上面堆滿了書籍。

  屋子中間擺了一張特別大的桌案,上面也堆滿了各種經史典籍。

  一名中年文士正坐在桌案後,翻看着一本文冊,擡頭看了一眼張陽泉,頓時吃了一驚。

  “你是誰?”

  自從他在此處隱居着書以來,除了劉伯溫和劉府下人外,從未見過別人,劉伯溫也不會讓外人來打擾他。

  張陽泉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張陽泉,見過宋先生。”

  宋濂先是一愣,隨即猛地驚醒,趕忙將手中書本一扔,快步來到張陽泉跟前,長身一躬。

  “宋濂拜見楚王殿下!”

  張陽泉擡手道:“宋先生不必多禮。我聽劉御史說你在着書,便沒有過來打擾,直到今天才來,宋先生莫怪纔是!”

  宋濂忙道:“草民不敢,殿下請坐。”

  屋中只有一張椅子,張陽泉便沒有落座,在書架之間穿行,隨口問道:“不知宋先生在着什麼書?”

  宋濂沉默了一會,道:“自蒙元以來,不少文史典籍都失了傳,亦或有缺失,在下只是將這些典籍重新整理一遍,以免前人心血白費!”

  張陽泉頓時肅然起敬。

  “宋先生此舉令人傾佩,從今以後,只要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先生可以直接讓劉御史轉告我!”

  宋濂拱手道:“多謝大王。”

  張陽泉忽然看到一本《衛公兵法》,拿起來翻看。

  宋濂解釋道:“這本衛公兵法在宋朝就散佚了,宋神宗曾命人通過《通典》還原此書,只可惜多有缺失,只得了個殘本,這一本正是宋神宗補缺的殘本抄本。”

  張陽泉看了一會,正如宋濂所說,書中很多地方殘缺不全,讀起來非常費力。

  “先生可有辦法補全嗎?”

  宋濂苦笑道:“連宋神宗也無法做到,在下更無此能耐。”頓了一下,道:“不過相傳幽燕之地還有衛公兵法遺本,也不知是真是假!”

  張陽泉朗聲道:“好,待我將蒙古韃子趕回漠北,奪回幽燕之地,就派人去搜羅遺本!”

  宋濂怔了半晌,拱手道:“大王此話,聽了真教人氣壯!”

  張陽泉將衛公兵法放了回去,忽然又看到一本《西都賦》,拿起來一看,發現是班固寫的一本書,主要描寫長安的壯麗宏大,奇偉華美。

  看到這本書,張陽泉便想起了遷都的事,集慶已經被打下來,只怕文官們馬上又會勸他遷都。

  念及此處,他朝宋濂道:“宋先生,你覺得江都這座城邑怎麼樣?有作爲國都的潛質嗎?”

  宋濂沉吟了一會,道:“江都雖在江北,但地理位置也可歸於江南。如果從短期來看,江都、集慶或者杭州都可爲都城。”

  張陽泉道:“長期呢?”

  宋濂道:“依在下之見,若是能奪回北面疆土,將都城遷到北方,可能更妥當一些!”

  張陽泉點點頭,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蒙元就算被消滅,草原上又會誕生新的強大政權,所以國都選在北面,更好抵禦他們!”

  “正是如此,不過如果大王真想把國都建在江都,也未嘗不可,只不過我軍將來的發展戰略,就需要改變一下!”

  張陽泉目光一亮:“怎麼講?”

  宋濂沉吟道:“以前的朝代,要想對付北面的蠻族,只能依靠步兵或者騎兵,所以都城選在北方,出征時就方便一些!”

  張陽泉怔了一下,點頭道:“不錯!你這是從後勤的角度考慮!”

  “如果大王想將都城選在南面,我軍就應該大力發展水軍。一來可以憑藉水路輸送兵力,二來北方蠻族不擅水戰,發展水軍正好剋制他們!”

  張陽泉心中一動,看了他一眼,道:“北邊沙漠地帶並無江河,水軍只怕無用武之地!”

  宋濂笑道:“大王不是優化了火藥嗎!只要着重發展水軍,火藥武器就會不斷髮展,到時候,就用這些武器對付他們!”

  張陽泉目光一亮。

  從宋濂的話來看,他非常推崇江都水軍的實力。

  這也難怪,自從將火炮與戰船搭配之後,江都水軍的戰力,就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水軍層級,連號稱水戰天下第一的方國珍也不是對手!

  宋濂既然這樣想,其他文人的想法估計也差不多。

  現在是羣雄割據的亂世,無論文官武將,都不可能忽視軍隊的作用。

  所以將水軍定爲江都軍的主力兵種發展,文官們也不好反對。而要想發展水軍,江都的地理位置便成了優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想到此處,張陽泉豁然開朗。

  “宋先生之言,讓我茅塞頓開!不瞞宋先生,軍械局已經研究出一種新手銃,威力遠勝弓箭,操作也比元軍的手銃方便得多!”

  宋濂微微一笑,道:“在下只是提出一點小小的見解,大王能將蒙古人的火銃手銃改進得更加強大,那才教人欽佩!”

  與此同時,北屋正堂。

  劉伯溫聽了秦苓君要將他家人接過來後,拱手道:“讓王妃爲臣的家事勞神,臣實在惶恐。”

  秦苓君道:“其實大王也一直記掛着你的家事,只是怕胡亂幫你把家人接過來,伱反而會怪他!”

  劉伯溫趕忙道:“臣不敢!”

  秦苓君笑道:“總而言之,我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擔心方國珍攻打處州,你的家人遭到兵禍!”

  劉伯溫默然半晌,道:“是臣考慮不周,應該早些將他們接過來纔是。”

  秦苓君笑道:“你最近一直幫大王謀劃江南,有所疏忽也很正常。”

  說着站起了身,道:“我走了,不打擾你難得的休沐日了!”

  劉伯溫趕忙跟着起身,將她送了出去。

  秦苓君來到宋濂門外,敲了敲門,張陽泉便和宋濂一起走了出來,後者趕忙向秦苓君行禮。

  張陽泉與秦苓君對了個眼神,然後和劉伯溫打了聲招呼,便拉着秦苓君離開了。

  劉伯溫和宋濂把二人送到門口,目送着馬車遠去,宋濂忽然道:“劉兄,那位王妃殿下找你何事?”

  劉伯溫嘆道:“她想把我家人接過來!”

  宋濂怔了怔,道:“這種事竟然讓王妃親自出面,還跑過來與你商議,這位楚王對你真是沒話說!”

  劉伯溫不置可否,朝他問道:“大王和你說什麼了?”

  宋濂微微一笑,道:“他向我問了一下遷都的事!”

  劉伯溫愣了一下,道:“走,咱們先進去,你和我詳細說說!”

  兩人回到府宅,進入北面正堂,宋濂將剛纔兩人的對話說了。

  “劉兄,我同意了大王將都城留在江都,你不會怪我吧?”

  劉伯溫淡淡道:“我早就看出來了,大王心意已決,絕不會遷都!你說不說都一樣,只是幫他找了個理由罷了!”

  宋濂道:“聽你的意思,似乎並不太在意?”

  劉伯溫道:“眼下我們連江浙都還未打下,考慮這些還太早了!”

  “那你爲何也跟着那幫人,提議將都城遷到集慶?”

  劉伯溫淡淡道:“他們商議時,我什麼都沒說,他們就擅自替我決定了,我有什麼辦法!”

  宋濂笑了笑,道:“又是呂良佐在背後推動吧!”

  “你還不去寫書嗎?”劉伯溫不願再繼續這個話題,開始趕人。

  宋濂笑了笑,道:“我現在思緒浮動,哪還有心思寫書,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出去喝兩杯?”

  劉伯溫正要說話,劉府老僕從門外走了進來,道:“老爺,有兩位將軍求見。”

  劉伯溫問:“可說了名姓?”

  “一人叫常遇春,一人叫趙德勝!”

  劉伯溫皺了皺眉。

  宋濂道:“你還是先見見他們吧,見完咱們再去喝酒也不遲!”

  劉伯溫點點頭,道:“也好,那就請他們進來吧!”

  喜歡我在元末種糧食請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種糧食動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