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二章 卞元亨的表兄
湖面上吹的西南風,烏篷船隨風滑行,一隻水鳥停在篷頂,目光緊緊盯着湖面中的魚兒。
船艙內,王大四人都緊緊盯着劉伯溫,等候他的回答。
劉伯溫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那人是一位佛教高僧!”
王大三人都露出喫驚之色:“和尚?”
劉伯溫正色道:“是的,耿副帥,你似乎對杭州的情況頗爲了解,那你知不知道,楊通貫的軍隊在哪裏紮營?”
耿三忙道:“知道,聽說杭州的營所都住滿了,所以達識讓他領軍駐紮在城內的靈隱山!”
宋濂心中一動,道:“靈隱寺不就在靈隱山嗎?劉兄,你說的高僧,不會是靈隱寺的和尚吧?”
劉伯溫笑道:“正是靈隱寺的方丈慈照大師!”
王大愣道:“攻打杭州和寺廟的和尚有什麼關係?”
劉伯溫看了他一眼,道:“楊通貫是苗人,對佛教無絲毫敬慕之心,直接把自己的帥帳安在靈隱寺內,寺中僧人都敢怒不敢言!”
耿三一拍手,道:“我明白了,咱們說服靈隱寺的和尚,讓他們刺殺楊通貫!”
宋濂看了劉伯溫一眼,笑道:“我們的劉基大夫怎會行刺殺這種事呢?他應該是想通過靈隱寺的和尚,讓達識和楊通貫內訌吧!”
王大趕忙問道:“劉先生,是這樣嗎?”
劉伯溫不吭聲,默默盯着宋濂,似乎在說:“你這麼能,你來說吧!”
宋濂雙掌豎在胸前,笑道:“行,我不插嘴了,總行了吧?”
劉伯溫這才道:“第一,只要靈隱寺的大師們肯配合我們,就能僞造一封楊通貫與我們勾結的書信,再設法讓信落入達識手中,他二人必然內訌!”
“其二,靈隱寺是江南第一大寺,寺中一共有兩千多和尚,其中半數都是武僧,只要他們肯歸附我們,這就是我們的一支奇兵!”
猴子三人聽的又驚又佩,宋濂問:“還有沒有第三?”
劉伯溫道:“沒有了。”
宋濂微微一笑,道:“你想僞造楊通貫與我們勾結的書信,應該也利用到楊維楨了吧?”
劉伯溫默認。
這件事確實利用到楊維楨,讓達識以爲楊維楨其實已經說動了楊通貫,而楊通貫把他關起來,其實是爲了保護他,怕計劃泄露。
宋濂笑道:“也就是說,我其實猜中了大半!”
劉伯溫懶得搭理他,朝王大道:“好了,計劃你們已經知曉,趕緊靠岸吧!”
耿三忽然道:“劉先生,你人在江都,是怎麼知道杭州靈隱寺的情況的?”
劉伯溫高深莫測一笑,並不回答。
宋濂立刻揭他老底。
“我知道,他和大明寺的法明方丈關係不錯,肯定是慈照大師寫信告訴了法明方丈,法明方丈又告訴了他!”
劉伯溫瞪了宋濂一眼,道:“宋兄,我忽然覺得伱還是繼續着書比較好。”
宋濂笑道:“那可不成,我已經對你這個計劃非常感興趣了,總要瞧個結果纔行!你已經給慈照大師寫信了吧?”
劉伯溫點了點頭,道:“嗯,他已經答應派弟子來江都一趟,從時間來看,現在應該已經進入平江路了吧!”
……
平江路古稱吳郡,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國都,三國時期,孫策以吳郡爲根基,開創東吳基業。
唐朝時期,吳郡改名爲蘇州,蒙元時期才改名平江路。
平江路雖商業繁榮不及揚州,政治重要性比不上集慶,但論起土地肥沃,堪稱江南之冠,糧食產量,長年居江南第一。
平江路的治所是吳縣,以吳縣爲中心,西北面那些靠近常熟的縣城,都因爲戰爭原因,或多或少受到破壞。
東南方向的縣城則並未受到戰爭太大影響。
而且因爲劃入江都下轄後,與江都增多了貿易往來,反而有更加興盛的趨勢。
平江路最南邊的州縣名爲吳江州。
自張陽泉下令嘉興路的大軍撤到平江路後,吳江州便屯住有五萬大軍。
山豬將軍營紮在吳江城東南面的澱山湖附近。
卞元亨因爲考試過關,並未去軍事學院,所以一直駐守在吳江州。
這一日,他正在軍營附近一座平原操練士卒,一名把守轅門的百夫長找了過來。
“卞將軍,有一名女子自稱是您妹妹,正在軍營外等您!”
卞元亨吃了一驚,將訓練的事交給一名副將,然後快馬奔到軍營門口。
一名少女正立在營外,牽着匹雪白的馬兒,正是卞元亨的妹子卞文君。
“小妹,你怎麼來了。”卞元亨翻身下馬,快步走了過去。
卞文君笑道:“是父親讓我來找你的呀。”
卞元亨見門口的士卒都朝這邊望了過來,拉着卞文君的手,帶着她來到自己的營帳,方纔開口。
“父親讓你來有什麼事嗎?”
卞文君揹着雙手,在營帳內打量了一圈,笑道:“大兄,你這座營帳真氣派,我還是第一次進軍營呢!”
頓了一下,答道:“父親讓你去接一下大表兄。”
卞元亨愣了一下,道:“大表兄要來江都嗎?”
卞文君點了點小腦袋。
“你也知道,大表兄在杭州,父親怕他遭到兵禍,便寫信邀他來江都。估摸着日子,明日或者後日,他就會經過吳江州了!”
卞元亨大喜,道:“太好了,大表兄文采斐然,胸有千壑,我正好把他舉薦給大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卞文君笑道:“父親讓你接他回江都,正有這個意思。”
卞元亨沉吟了一會,道:“那我先去找山大帥告個假,你在這等我一會。”說完離開了軍營。
因爲最近並無戰事,卞元亨只說家中有急事,山豬便準了他十天假期。
當天夜裏,兩兄妹在吳江州一家客棧歇息,次日清晨,二人來到吳江州碼頭。
碼頭附近有一座露天茶棚,兄妹兩人便坐在茶棚下,一邊喝茶一邊說着閒話。
將家中情況都問了一遍後,卞元亨忽然道:“聽說常遇春打下了集慶,二叔他們一家沒有出什麼事吧?”
卞文君忙道:“沒有,聽父親說二叔還立了個小功,新上任的集慶路同知命人給二叔家送了塊牌匾,以示嘉獎!”
卞元亨點點頭,道:“那就好。”
卞文君呡了一小口茶,忽然道:“大兄,常遇春將軍打下了集慶,你可一定要打下杭州纔行呢!”
卞元亨愣道:“這有什麼關聯嗎?”
卞文君撅着小嘴道:“當然有了,大家都愛把你和常將軍相提並論,你可不能輸給他了!”
卞元亨搖頭笑道:“我們都是爲國效力,何必分個輸贏?你瞧瞧這碼頭的繁華,只要天下都能如此安寧,我就別無所求了!”
卞文君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一艘華麗的樓船從河面上駛了過來。
卞文君立刻站了起來,面上現出喜色。
“大兄,快瞧,那是鄭家的‘飛馬’樓船,大表兄一定坐的就是這艘船!”
卞元亨道:“你怎麼知道?”
卞文君拉着他袖子,想把他拉起來。
“大表兄的來信中說了,他會與曹妙清一起來,那位曹妙清姑娘有個規矩,出行只坐鄭家的樓船!”
卞元亨自然聽過曹妙清的名字,淡淡道:“久聞曹妙清蕙心蘭質,不想竟也如此庸俗!”
卞文君發現拉不動他,只好又坐了回去,撅嘴道:“你誤會人家啦!她並非喜歡鄭家樓船的奢華,而是因爲鄭家那位夫人是她平生最敬仰之人!”
卞元亨愣了一下,道:“你說的是那位寫過‘種花莫種官路旁,嫁女莫嫁諸侯王’的鄭允端?”
卞文君道:“是啊,還能有誰呢?”
卞元亨這才站起身,道:“走,咱們過去吧,船已經拋錨了!”
兩人來到碼頭邊,只見那艘大樓船上放下了兩塊木板,然後便有船客下船。
兩人正等待時,樓船二層臨欄處,一名青年朝着兩人招手。
“卞師叔,小師姑!”
卞文君一喜,道:“是顏師侄!”
原來兩人的大表兄名叫施耐庵,輩分上雖然是他們的表兄,年紀卻和卞英差不多。
那名青年正是施耐庵的大弟子顏明,比卞元亨還大上一歲。
待客人都下船後,卞家兄妹方纔上船,正要付船資時,彥明搶着付了。
他仔細打量了兩人一眼,笑道:“小師姑越來越俊了,卞師叔也越發的英武了!”
卞元亨笑罵道:“別隻知道拍馬屁,你師傅呢?”
彥明笑道:“正在二樓船艙看珍獸呢!”
卞文君奇道:“什麼珍獸?”
彥明神祕一笑:“你們進去後,就知道了!”
喜歡我在元末種糧食請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種糧食動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