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漢軍襲來 牧胡撤軍
“多謝大王信任,我等其實並非不滿胡小寶研製出後裝火槍,而是不滿胡老瞞着此事,不告訴我等!”
張陽泉微微一笑:“這就是了,胡老,還不向幾位同僚致歉?”
胡光曹趕忙朝韓山幾人拱了拱手。
張陽泉命人取來一支後裝火槍,仔細端詳着。
他雖不懂具體原理,不過也能看出來,這支火槍採用的是栓式槍機。
利用旋轉後拉的方式,讓槍膛與槍機保持密封。
這種槍再發展下去,就能進化爲栓式步槍,讓造槍成本大爲降低。
念及此處,他微微一笑,朝胡小寶道:“小寶,你這次立了大功,希望我怎麼嘉獎你?”
胡小寶遲疑了一下,小聲道:“大王,我知道爺爺是爲我好,求您不要再責怪爺爺了!”
衆人聽完後,心底都暗讚一聲“好少年”,胡光曹鼻子一酸,老淚縱橫。
張陽泉摸了摸胡小寶腦袋,讚道:“好孩子。”
擡起頭,環視着衆人,緩緩道:“大家都記住了,這槍械原理,其實也是一種學問,絕不遜色於治國學問!希望諸位再接再厲,能將學問更進一步!”
一衆工匠們被說得心花怒放,齊聲應諾:“是!”
賈班看了賈魯一眼,微笑道:“兄長,你這次全猜錯了!”
賈魯並不沮喪,臉上還多了一絲容光煥發的興奮表情。
“兄弟,我看出來了,你沒說錯,大王確實重視咱們工匠,匠人的好日子要來了!”
賈班雙眼閃着光芒,忽然道:“兄長,大王剛纔說槍械中有不遜色於治國的學問,你知道指的是什麼嗎?”
賈魯捻鬚思索,露出深思的表情。
便在這時,張陽泉與胡光曹、韓山等人分開,朝他和賈班走了過來。
兩人趕忙迎了過去,拱手行禮。
“賈監丞,賈公,你們最近研製火炮可有進展?”張陽泉問。
賈班趕忙道:“回大王,第三代火炮已快研製完成,比二代火炮重上三百斤,射程增加二十五丈左右。”
張陽泉點點頭,卻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帶我去炮坊署瞧瞧吧?”
賈魯慣於察言觀色,見張陽泉表情,就知他對剛纔的第三代火炮並不滿意,不由暗暗心驚。
兩兄弟帶着張陽泉來到炮坊署,將第三代火炮的坯管給張陽泉看了。
張陽泉端詳着新炮管,沉吟許久,終於開口道:“兩位,你們有沒有覺得可以改變一下研究思路!”
賈班愣道:“您的意思是?”
張陽泉俯下身,輕撫着炮管。
“現在的火炮威力已經很強大了,咱們運輸能力有限,再一味增加重量和射程,效果並不明顯,反不易搬動!”
賈魯心中一動,出聲道:“您說的是,以前咱們守多於攻,今後則是攻多於守,火炮重量該減輕纔是!”
賈班卻皺着眉道:“火炮減輕,威力和射程都會降低啊!”
賈魯微笑道:“大王的意思是降低些威力,研究出易於攜帶的火炮!”
張陽泉卻道:“不,威力也不能降低,否則作用就不大了!”
賈魯也愣住了,遲疑道:“大王,以眼下的鑄造工藝,重量降低,威力必然下降,恐難以兩全!”
張陽泉站起身,微笑着道:“你們似乎只把目光放在炮管上!”
賈班呆愣道:“火炮威力不全靠炮管嗎?”
賈魯反應則迅捷很多,目光陡然一亮。
“大王,您是說在炮彈上下功夫?”
張陽泉讚道:“賈公一語中的!”
賈魯沉吟半晌,道:“現在用的幾乎都是鉛彈和鐵彈,要想提高威力,只能從炮彈形狀考慮了!”
張陽泉擡手道:“不,炮彈暫時還是用圓形的好,不過伱們可以考慮把火藥裝在炮彈中!”
賈魯眼中猛地閃過一道亮光,一拍手道:“對啊,將炮彈當做一個炸藥包,威力自然能得以增強!”
實心彈靠的是炮彈身上的巨大動能來傷敵,所以炮管越大越好。
開花彈則改變了思路,靠的是炮彈自身爆炸的威力,如此一來,火炮就不必造得太大太重!
賈班遲疑道:“若是在炮彈中裝火藥,如何點燃炮彈中的火藥呢?”
賈魯眼珠子一轉,道:“那也容易,再裝一根引線就是!將點燃引線的火炮射出去,就能自行引爆了!”
在張陽泉提示下,賈家兄弟又找到新的改進方向,當天下午,便急不可耐的着手研製開花彈!
兩日後,張陽泉在軍械局的言論傳遍全城,城中匠人們盡皆大喜,文人們則分爲兩派。
科舉入仕的寒門士子,大多對張陽泉極爲忠心,見言論出自大王,也就沒有過於在意。
門戶之見比較嚴重的是南派文人和北派文人。
北派文人在江都府一直沒有話語權,南派文人也剛剛經歷呂良佐之案,勢力大減,已逐漸被新興文人勢力壓下。
所以此事最終並未引起太大抗拒。
不知不覺中,江都府匠人的地位再次提高了一截,江都府匠人的數量也開始迅速增加。
就在城中對此事議論紛紛之際,徐達已完成出兵準備。
他向張陽泉彙報一聲後,率領一萬水軍,沿着運鹽河,朝通州方向而去。
……
濟州島以瀛州山爲中心,共有四處營寨。
東、西、南三個方向,分別是三個大的蒙古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只有北面空空蕩蕩,距離瀛州山十里之外,纔有一排木屋營房,是高麗人的營地。
高麗王來濟州島時,也知自家兵丁不濟事,所以搬救兵時只請了一萬蒙古兵,沒有帶走這一萬高麗兵。
在高麗人營地東南方向,又有一處倭人營地。
這些倭人都是倭國北朝人馬,大約千人左右,只因倭國海盜日漸猖獗,經常潛入濟州島偷馬殺羊。
濟州島的三個牧胡部落十分憤怒,派人去倭國,讓北朝的幕府想辦法管束這些倭寇。
北朝幕府每年都指望從濟州島買一些好馬,不敢得罪他們,所以不敢不管。
那些倭國海盜大多是因戰爭產生的浪人,根本不聽幕府號令。
北朝幕府只好派一千人守在濟州島,幫忙抵抗倭寇。
因這羣人太少,秦苓思並未當回事,便沒有提及。
這一日上午,一艘小船在濟州島東南岸靠岸,船上下來一名倭人,朝着倭國營地狂奔。
來到營地後,營地首領在帳內面見那名倭人。
兩人用倭語說了幾句話後,倭營首領臉上露出喫驚之色,趕忙起身,策馬朝着瀛州山的方向去了。
三個牧胡部落以西蒙古包的部落爲首,首領叫伯伯。
倭營首領徑直來到西蒙古包,面見伯伯。
原來通州的倭人發現一支江都軍水軍出了海,趕忙回到倭國,彙報給南朝的後醍醐天皇。
後醍醐天皇十分害怕,擔心江都軍又來攻打倭國,便緊密監視,後來才發現他們朝着濟州島方向去了。
後醍醐天皇身邊的北朝細作將消息傳到室町幕府,幕府將軍吃了一驚,急忙派人把消息傳到濟州島。
因爲江都軍行軍謹慎,遇到不好的天氣都會在臨近海島等候,結果倭國人先把消息傳到了濟州島。
伯伯雖然僻居海島,也知道江都軍是中原第一大起義軍,已經佔據江南。
他得到消息後不敢怠慢,趕忙派人把另外兩名首領請了過來。
很快,另兩個首領力赤、阿克臺一起來到西蒙古包。
得知江都軍殺過來後,力赤揮了揮拳頭,粗聲道:“他們既然敢來侵犯,那就消滅他們!”
阿克臺則問道:“漢人軍隊有多少?”
倭營首領道:“一萬左右!”
力赤哼了一聲,道:“一萬人也敢來惹我們,簡直不知死活!”
伯伯沉着臉道:“你怎麼知道他們沒有援軍?”
阿克臺目光一亮,道:“我明白了,漢人是看咱們一萬人被高麗王借走,以爲咱們空虛,所以趁機來攻!”
伯伯點點頭,道:“不會錯了,漢人就像狼一樣狡猾,你一露出破綻,他們就絕不會放過!力赤,你去一趟高麗,把咱們的人帶回來!”
力赤雖然不覺得漢軍能有多強,但他更加厭惡高麗人,能趁機將借出去的勇士帶回,那再好也沒有,當即答應。
伯伯派人把北岸的高麗首領請了過來,將打算召回一萬蒙古兵的事與他說了。
高麗首領極力反對。
“三位首領,眼下正是我王收復開京的重要時刻,怎能突然撤軍?”
力赤冷哼道:“我們自己都有危險了,哪還顧得上你們?”
當天下午,力赤就帶了幾十名隨從,朝着高麗而去。
喜歡我在元末種糧食請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種糧食動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