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 論功封爵
卯時剛到,雞鳴聲便此起彼伏的響起。
張陽泉從牀上忽然坐了起來,呆呆望着窗外,只見黑暗中已能看到一縷晨曦。
“大王,天亮了嗎?”被窩裏傳來沈千千慵懶的聲音。
張陽泉“嗯”了一聲,道:“卯時了,今天是登基大典,需得早點起來。”坐起身,開始穿衣服。
沈千千也爬起身來,先服侍他穿衣,然後在兩名婢女服侍下,穿好衣裙。
張陽泉和她攜手來到偏廳,秦家姐妹起的更早,已經在偏廳等候了。
四人用過早膳,一起來到皇宮。
大典雖然繁瑣,不過大部分事務都由官員們操辦,他只需要做幾件事就行了。
其中第一件事就是去太廟祭拜。
張陽泉身上一直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的身份來歷。
這些事官員們都不敢隨便問,只有劉伯溫隱晦的問了一次。
張陽泉也知道身份問題很重要,無可奈何,便自己僞造了一份假族譜。
其中只有父母、祖父母的名字是真的,其他名字他記不得了,只能隨手捏造。
好在也沒人敢去調查族譜的真實性,於是太廟之中一堆假名字被供奉了起來。
按照規制,這次大典之上,張陽泉那個世界的父母、祖父母也會被追封爲皇帝、皇后。
面對着被擺放起來的父母靈位,張陽泉雙手合十,默默禱告:“爸媽請見諒,兒子不得已把你們供奉起來。祝您二老在那邊身體健康。”
祭拜結束後,張陽泉從太廟中走了出來,發現陳基正在外面等候。
“大王,剛剛傳來消息,仕林界的八名領袖同時稱病,不肯來參加今日的大典!”他一臉凝重地道。
張陽泉皺了皺眉:“一起稱病,這也太巧了吧?”
陳基“嘿”了一聲,道:“臣派人調查過,這些人稱病之前,去楊維楨府邸聚過一次。料來是約好了,故意稱病,給您難堪!”
張陽泉哼了一聲,擺手道:“他們不願來就隨他們去吧!”
陳基道:“大王,這些人定是因呂良佐和後來牽扯的一系列案子不滿,趁機示威。臣以爲可以讓劉御史過去請他們!”
張陽泉皺眉道:“陳叔的意思是向他們示弱?”
陳基正色道:“大王,劉御史剛正不阿,鐵面無私,誰都知道。然而過於剛直,往往容易得罪人!劉御史雖不在乎,咱們卻要多保護他一些!”
張陽泉心中一動,道:“你的意思是,讓劉先生過去請楊維楨,是爲了保護他?”
“是的,劉御史爲人太直,其實很多人都很欽佩他,但又覺得他沒有人情味,不敢跟他走的太近。”
“如果讓他去向楊維楨示弱,別人就會覺得他心胸開闊,不再那麼硬邦邦的,對他也是一件好事!”
張陽泉思索片刻,點頭讚道:“還是陳叔心細。也好,這件事你去和劉先生說吧。”
陳基領了命,快步離開皇宮,徑直來到中書省,將情況來由告訴了劉伯溫。
劉伯溫明白張陽泉和陳基是爲自己考慮,也就答應了,坐着馬車來到楊維楨府邸,請楊維楨參加登基大典。
楊維楨閉門不見,劉伯溫足足等了一個時辰,這才告別離去。
此事傳到中書省,衆官員果然都覺得劉伯溫心胸開闊,楊維楨卻有些小家子氣了。
日上中天,臨近午時,文武百官和參加大典的賓客們早已來到承天殿,沿着殿內排到了殿外。
參加的賓客除了各行各業領袖外,還有很多外邦使節。
張陽泉在衆人注目下進入大殿,登上寶座臺後的龍椅,禮部侍郎陳寧出列,宣讀登基詔書。
張陽泉以‘華夏’爲國號,以驅逐胡虜、恢復漢人王朝的統治爲號召,建元開明,定都江都府。立秦苓君爲皇后,子張思業爲太子。
立太廟,追封兩代先祖爲帝后,祀以天子禮樂。
旋而太史令宋濂出列,手持另一份詔書,站在寶座臺右前方,朗聲吟道:
“上天斯民,必立司牧,夏、商、周之迭運,秦、漢、唐、宋之繼統,其來遠矣。元以北狄佔我中夏,倫理以之晦冥,鹹雲天數,敢謂人謀……”
承天殿雖然開闊,畢竟無法容納所有官員。
一些品級較低官員只能站在殿外臺階處,好在宋濂中氣足,聲音傳到殿外,也能聽見。
宋濂足足唸了一刻鐘,才停住了嘴,讓到了一邊。
這時,一些機靈的官員注意到楊三槍拿着一份金冊來到郭念生身邊,朝他低語了幾句。
衆人心中頓時一跳,知道那是封爵金冊。
只見郭念生拿着金冊出列,清了清嗓子。
“陛下口諭,我華夏開朝,多得諸將百官之力,特此論功封爵,以嘉獎各位開國之功勞!”
“公爵共有八人,第一公爵,秦國公,徐百升,年祿三千石,賜公爵玉圭、徽章、金冊。”
徐百升默默出列,臉上不驚不喜,從一名侍從手中接過一個托盤,拱手道:“臣謝恩!”
郭念生臉色通紅,大聲道:“第二公爵,朱三,英國公,年祿兩千五百石,賜公爵玉圭、徽章和金冊。”
他心中充滿了懊悔,秦苓君已經和他說明,原本第二公爵是他的位置,就因前兩天的事,導致他的公爵降爲侯爵。
“第三公爵,李二,盧國公,年祿兩千石,賜公爵玉圭、徽章和金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李二聽到冊封,深吸一口長氣。
徐州城破之後的所有經歷,在他腦海中一幕幕閃過。
當時徐州城破,他心灰意冷,打算出家爲僧,怎麼也想不到加入龍潭寨後,竟一路走到了今天。
念及此處,他回頭看了傅友德一眼,傅友德也正凝望着他,兩人相視一笑。
“臣謝恩!”李二大步出列,接過了托盤。
第四公爵是方遠,他被封爲衛國公。
郭念生親自接過托盤,走到他跟前。
方遠用僅剩的一隻胳膊接過托盤,大聲道:“臣謝恩!”說完目光看向了郭念生,眼神堅定。
郭念生強笑一聲,知道方遠是想告訴自己,將來一定還有封公爵的機會,拍了拍他手臂,表示自己明白。
當衆人聽到第五位公爵是劉伯溫時,都有些喫驚。
因爲前面的公爵都是武將,劉伯溫竟然是文官中第一個封爵的人,超過了郭念生和陳基!
而且劉伯溫投靠江都軍的時間並不算早,馬玉麟、王蒙、何珽等人都在他前面,卻被他後來居上!
劉伯溫被封的是鄭國公,他緩步出列,領了金冊,拱手謝恩。
衆官員之中,真正爲他高興的只有宋濂、陳基寥寥數人,大部分人都用複雜的目光盯着他,包括李善長。
第六位公爵是耿四,他被封爲袁國公。
出身龍潭寨的將領們頓時面露喜色,皆爲他感到高興。
嚴格來說,前面的徐百升、李二都不是龍潭寨的老兄弟,而是後來加入的流民。
方遠是四寨主,與大家隔着一層關係。
朱三性格太陰沉,大家都不愛和他來往,只有耿四是根正紅苗的龍潭寨老寨民,又與大家關係處得不錯。
王大、猴子、孫虎等人都在爲他高興,耿三更是淚眼模糊,爲兄弟感到自豪。
耿四心中同樣充滿了激動,連口喫的老毛病也犯了。
“臣、臣謝、謝恩!”
第七公爵傅友德,被封爲潁國公。
與耿四相比,他的人緣就差多了,許多人望向他的目光都不服氣,只有李二、朱元璋等人覺得他這個公爵應得。
傅友德毫不在意,大步出列,微笑道:“臣謝恩。”當真是意氣風發。
當郭念生唸到最後一位公爵時,所有人心中都充滿了緊張。
常遇春、趙德勝、王大等將領脖子都朝前伸出一截,可見心中多麼期盼。
只聽郭念生緩緩道:“第八公爵,梁國公,馬玉麟,年祿一千五百石,賜公爵玉圭、徽章、金冊!”
一剎那間,文武百官的表情五味陳雜,大部分人心中充滿了失望,有人雙腳一軟,差點坐倒在地。
喜歡我在元末種糧食請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種糧食動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