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議北伐
過了一會,那漢子投子認輸。
張陽泉微微一笑,道:“劉將軍,承讓了。”
那位劉將軍笑道:“臣並不擅長對弈,陛下若喜歡與人對弈,可以找盛兄弟,他棋藝頗爲高明。”
秦苓君聽到這句話,才認出那人是劉福通,信步走了進去。
“陛下可不喜歡與棋藝太好的人下,他只喜歡欺負棋藝比他差的人!”
劉福通趕忙起身,拱手道:“臣拜見皇后娘娘。”
秦苓君在張陽泉旁邊坐下,笑道:“不必多禮。”
劉福通見秦苓君過來,料來有事與張陽泉商量,拱手道:“陛下,臣先告退。”
張陽泉道:“也好,楊統領,派人送劉將軍出宮。”
楊三槍答應一聲,帶着劉福通離開了。
張陽泉捏住秦苓君的手,笑道:“馬玉麟那邊怎麼樣了?”
秦苓君微微一笑,道:“鄧大姐已經住進了馬府,接下來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張陽泉點點頭,道:“你知道劉福通來找我做什麼嗎?”
“是不是聽說了潘誠的事,過來詢問詳細?”
“不,他過來後,我纔將潘誠的事告訴了他。”
“那是不是詢問大都的消息?對了,軍情署那邊傳來消息沒?”
“一個時辰前傳來了,郭夫人沒有說謊,孛羅帖木兒確實兵圍大都,逼着太子一黨殺死搠思監和樸不花!劉福通也並非爲此事而來。”
秦苓君奇道:“那他來做什麼?”
張陽泉笑道:“他過來向我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勢,接着又向我提了一些進言!”
說着,用棋子在棋盤上擺出一個簡略的天下地形圖,其中白子代表華夏軍,黑子代表元軍。
華夏軍目前佔據整個江南、淮南一部分地區,元軍則佔據整個河北、河南一部分地區。
關中地區被元朝軍閥李思齊、張良弼控制,四川被明玉珍佔據,雲南則在元朝梁王的掌控下。
張陽泉又在海外地區擺上了濟州島,在濟州島上方用黑子堆出高麗國。
“這就是天下目前的格局,嚴格來說,除了明玉珍之外,天下大部分地方,依然還在元廷控制之下。”
秦苓君目視着棋盤,心中一動,道:“劉福通不會是來獻北伐攻略的吧?”
張陽泉微笑道:“差不多。他有過一次北伐經驗,所以最清楚北伐關鍵所在,也清楚北伐最容易犯哪些錯誤!”
秦苓君想了想,道:“最大的錯誤是分兵吧?”
張陽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分兵確實是個錯誤,但並非最主要的錯誤!在劉福通看來,他們最大的錯誤在戰略上!”
“戰略?”
“是的,分兵只是錯誤戰略產生的錯誤結果,劉福通一開始的目的太大,他希望一口氣收復北面所有領土,所以才同時對關中、河北、山東一起進攻!”
秦苓君沉吟道:“如此說來,他的問題還是太急。就和第一次起義時一樣,根基不穩就冒然擴張,導致戰局一但不利,就兵敗如山倒。”
張陽泉點頭道:“劉福通其實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他這次來找我,就是勸我北伐一定要謹慎,切莫急於總兵。”
秦苓君喜道:“此人肯進此言,足見真心歸附!”
張陽泉微笑道:“劉福通和朱元璋、張士誠等人不同,他和陳叔比較像,心無二慮,只想趕走蒙古人!”
秦苓君目光又看向了棋盤,道:“那你是怎麼想的?咱們是休養生息一兩年,還是立刻北伐?”
張陽泉正要開口,楊三槍忽然走了進來,拱手道:“陛下,秦國公和英國公求見,正在正陽殿等候。”
張陽泉朝秦苓君一笑,道:“估計也是來議論北伐之事,看來咱們這些將領們都心急得很!”
兩人一起離開乾陽宮,來到正陽殿,從後殿進入。
張陽泉穿過角門,進入大殿,秦苓君則站在門後。
徐百升和朱三正在大殿等候,見張陽泉進來,齊齊拱手見禮。
“拜見陛下。”
張陽泉擡手道:“不必多禮,你們傍晚求見,有何事要說?”
徐百升道:“啓稟陛下,我軍斥候打探到山東的蒙古大軍正在南下,似有進犯淮南之意!”
張陽泉挑了挑眉,道:“擴廓帖木兒那支人馬?”
徐百升道:“是的。擴廓打下益都後,收穫六七萬降兵,又整合了河南其他部隊,如今總兵力超過三十萬,我軍不得不防!”
張陽泉沉吟半晌,道:“你們覺得擴廓會再來攻打揚州嗎?”
徐百升道:“我軍在揚州的總兵力接近四十萬,並不怕與元軍打正面,眼下只有一點可慮。”
“什麼?”
徐百升道:“擴廓派人暗中詔安張士誠,然後借道高郵,突襲江都府,我軍就會非常被動!”
張陽泉雙手叉了叉,道:“依你之見,該如何應付?”
徐百升道:“先收服張士誠,以高郵府爲屏障,擴廓就無計可施,只能與我們正面會戰!”
張陽泉默然片刻,嘆道:“只怕張士誠不會歸附。”
這次登基大典,張士誠甚至沒有派人來祝賀,足見其態度。
朱三道:“陛下,高郵府地形極爲重要,必須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才行!”
張陽泉沉吟了一會,道:“明日朝堂之上,再商議此事吧!”
徐百升和朱三隻得應諾。
張陽泉又道:“關於北伐,你們有什麼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徐百升道:“臣以爲要想一勞永逸的趕走蒙古人,應該以消滅他們有生力量爲主。如果只是攻下大都,讓他們撤回漠北,將來後患無窮!”
張陽泉目光一亮,道:“你是說主動找他們求戰?”
徐百升點點頭:“是的。”
張陽泉又看向了朱三:“英國公怎麼看?”
朱三站直身,昂首道:“陛下,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都會受到北面蠻夷侵擾,只有漢朝重創北方匈奴,將他們趕走,才獲得數百年安寧。”
“唐朝將突厥分裂爲東西兩部,又將西突厥分裂爲十部,所以也能一直壓制,然而虛弱之後,還是被北狄反制。宋朝未能奪回燕雲之地,被北方蠻族欺辱數百年。”
“所以要想讓北境穩定,就必須採取漢朝策略,要麼將蒙古屠殺滅族,要麼將其趕走他處,否則將永受其害!”
張陽泉道:“所以你的意見也是消滅蒙古有生力量?”
“是的,最好在咱們的土地上消滅他們的主力,若是讓他們逃回草原,再想消滅就會事倍功半!”
張陽泉點點頭,道:“兩位的意見我清楚了,關於北伐之事,讓我再考慮一下,眼下還是優先處理張士誠的事吧。”
次日一大清早,華夏官員們開始第一次上朝,能參加朝會的只有四品以上官員。
上朝地點在第二座大殿,勤政殿。
辰時不到,來上朝的官員們就全部到齊,官員們的官服已經統一,全都是青色,只有官服上的花紋不同。
官員們一共站成四列,左邊武將,右邊文官,按照官職高低而站,武將數量明顯多於文官。
沒過多久,張陽泉從角門來到大殿,坐上龍椅,羣臣躬身拜禮。
張陽泉擡了擡手。
“衆卿不必多禮,昨晚有軍中將領向我彙報,說山東的元軍開始南下,不知衆卿以爲該如何應付?”
劉伯溫緩步出列,拱手道:“陛下,高郵城是我軍屏障,要對抗元軍,需得先取高郵,以防張士誠歸附元軍!”
文武官員紛紛出聲附和。
張陽泉道:“那麼如何取高郵,諸卿可有高見!”
話音剛落,四名文官和六名武將同時出列。
“末將願領兵打下高郵府!”王大搶先開口。
李善長不甘示弱,第二個開口道:“臣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張士誠歸附!”
其他幾人也搶着開口,武將們都希望領兵攻打,文官們都希望以言語說降。
喜歡我在元末種糧食請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種糧食動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