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調兵十萬 佈局遼東

作者:清九玄
兩日後,徐百升的二十萬大軍陳列在江都與高郵邊境。

  李善長這才放心,帶着使節團來到高郵府。他剛入城,張士信便帶人親自迎了過來。

  “李外使,快隨我來,我兄長正在王府等着你。”

  李善長與張士信並轡而騎,見他表情有些異樣,低聲問道:“怎麼了,莫非你兄長不願聽你的?”

  張士信道:“唉,兄長的心思很難猜透,我現在也不知他到底有何打算!不過擴廓也派了使節團,比你先到一步,現在已經到了王府!”

  李善長吃了一驚,心知自己謹慎過頭,這才讓對方搶了先,目光閃爍,暗暗思索着待會交鋒時的話術。

  沒過多久,兩人來到誠王府。

  瞧見王府外的情景,李善長後背一涼,臉色大變。

  只見硃紅的大門之外,躺了一地的屍體,到處都是血跡,血腥味撲鼻,一羣士兵正在處理屍體。

  李善長仔細打量那些屍體,從服裝來看,這些屍體都是蒙古使節。

  他頓時轉驚爲喜,暗道:“張士誠既然殺了蒙古使節,定是下定決定向我軍投降,不然不可能自絕後路。”

  正這樣想着,一隊士兵忽然奔了過來,將他和張士信包圍。

  張士信厲聲道:“你們想幹什麼?”

  領頭的將領道:“大帥請見諒,大王有令,江都軍使節團到來後,除正使之外,餘者全部處死!”

  話音落下,擡手一揮,一衆士兵們停着長槍刺了上來。

  只聽一連串的慘叫聲響起,李善長帶來的一衆隨從全部被殺死。

  李善長又驚又駭,趴在馬背上,微微顫抖着。

  那名將領冷冷道:“江都軍正使,請隨我去面見大王吧!”

  李善長轉頭看向張士信,張士信苦笑着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李善長深吸一口氣,慢慢定住神,翻身下馬,跟着那名將領進入誠王府。

  來到大廳,只見廳中站了十幾名文武官員,都是高郵軍最堅定的主戰分子。

  張士誠高坐上首,面無表情。

  一名氈袍男子負手站在廳中,面對殺氣騰騰的高郵官員們,怡然不懼,正是蒙古使節白鎖住。

  李善長挺了挺胸,負手進入廳中,閉眼不語,將廳中所有人視如無物。

  張士誠目光從李善長身上轉到了白鎖住,又從白鎖住身上轉到了李善長,冷笑一聲。

  “哼哼!果然是一般的目中無人,你們覺得自己喫定本王了,所以本王就不敢殺你們嗎?”

  李善長睜開雙目,悠然道:“誠王殿下已殺了老夫這麼多隨從,再殺老夫一顆頭顱,也沒有太大區別,請速動手!”

  張士誠哼了一聲,道:“你們兩家大兵壓境,再派使者前來勸服本王,是不是以爲本王定會屈服?”

  白鎖住淡淡道:“我軍攻打高郵府,乃是爲了對付江都叛軍。過來勸服殿下歸降,是因久慕殿下威名,不忍刀兵相向。”

  張士德大步出列,喝道:“巧言令色,伱們兩家要打,爲何不在安豐打,不在襄陽打?”

  白鎖住瞥了李善長一眼:“貴軍應該也明白,對我們來說,江都府便是叛軍的七寸。只要擊破江都府,叛軍也就不足爲慮了。”

  李善長忽然道:“這麼說來,你們其實並不願意對高郵府動干戈了?”

  白鎖住道:“不錯。”

  李善長朝張士誠拱手道:“原來誠王殿下早已歸降元廷!”

  李伯升冷冷道:“李外使莫要胡言,我們家大王自起義以來,與天下英雄並立,何曾歸附過任何勢力?”

  李善長一攤手,道:“那就奇怪了,貴軍身爲起義軍,元軍竟不忍心攻打你們,天下竟有這樣的奇事?”

  一衆高郵府將領聽了,都有些忍俊不禁。

  白鎖住暗暗心驚:“這老傢伙好靈敏的反應,抓住我一點話頭,就主導了場中氛圍。”

  面上依然不動聲色,淡淡道:“對我們來說,誠王殿下是起義軍中少有的英傑,我家主帥一直希望能夠詔安,有何奇怪。”

  張士誠哼了一聲,道:“本王若是肯受詔安,當初還起義做什麼?”

  李善長高聲道:“不錯,當初元軍四十萬來襲,我們兩家團結一心,擊退元軍。如今何不再團結一起,將蒙古韃子趕出中原?”

  張士誠冷冷道:“說的好聽,還不是讓本王併入你們,聽張陽泉號令!”

  李善長還要再說,張士誠伸手打斷。

  “不必多言,我留你們兩個,是讓你們傳話給張陽泉和妥懽,我張士誠自起義那天,就再不打算屈服於任何人,你們要打就來打吧!”

  李善長心中一凜,這才意識到自己小瞧了這位與張陽泉同時起義的梟雄。

  回到江都府,已經是第二天中午。

  李善長來到正陽殿,面見張陽泉,將這次出使的事說了。

  張陽泉聽到張士誠把使節隨從全部斬殺,面色一沉,道:“看來張士誠心意已決,是不可能歸附了。”

  李善長道:“陛下,不如暗中支持張士信,讓他在高郵府政變,殺張士誠而代之!”

  張陽泉一擺手,道:“張士信那種貨色,絕不可能取代張士誠。李尚書這次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李善長暗歎一口氣,知道這件事沒有辦好,在張陽泉心中的地位下降了一些,沮喪告退。

  張陽泉在龍椅上一靠,沉吟半晌後,吩咐道:“三槍,去把傅友德喊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楊三槍答應一聲,退出宮殿。

  沒過多久,只聽清脆的腳步聲響起,傅友德大步走了進來。

  “臣傅友德,拜見陛下。”

  張陽泉拿起一份奏疏,道:“這兩天,很多將領都向我進獻了北伐的計劃,我思來想去,覺得你的法子最好。”

  傅友德喜道:“多謝陛下讚譽,臣這法子也是與盧國公商議後,纔想出來的。”

  張陽泉笑道:“其實秦國公和英國公的想法與你們也差不多,都希望將蒙古主力消滅在中原本土。”

  傅友德道:“臣相信大多數將領都是這個想法,我軍有堅船利炮,火槍也越來越多,正面作戰,也不懼蒙古鐵騎!”

  張陽泉緩緩道:“如今擴廓大軍南下,依你之見,是先擊退擴廓大軍,還是直接開始執行遼陽計劃?”

  傅友德忙道:“陛下,臣的計劃只要開始執行,就能立刻牽制大都,也能騷擾元軍後勤,一舉兩得。”

  “嗯,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咱們攻打遼陽半島的話,高麗人會不會攻擊我們?”

  傅友德的戰略是以濟州島作爲據點,攻打遼陽半島的金州。

  金州走海路可以從海津鎮拐入大運河,直接威脅到大都,相當於扼住元廷的咽喉,元廷上下,必定寢食難安。

  如果元軍只派數萬人過來攻打,江都軍憑着火炮,他們未必打的下來。

  如果元廷調集數十萬兵力來攻打,又可以隨時出海返回濟州島,讓元朝撲空,浪費他們的人力物力。

  這個戰術是將江都軍的水軍優勢發揮到極致,元軍只要不敢跟江都軍打水戰,就會受到極大牽制。

  等元廷發現無法應付這支騷擾的水軍後,最終只能默許他們留在金州。

  把金州經營好後,將來就能配合北伐,從後面堵住蒙古人北逃的路線,將他們全殲在中原。

  “陛下不必擔心,據臣所知,高麗王將奇氏滿門處死,奇皇后絕不會善罷甘休,高麗與元廷的裂縫很難彌合,不會幫元廷對付我們。”

  張陽泉道:“事無絕對,如果他們插手,你可有應對策略?”

  傅友德想了想,道:“金州地理位置極佳,就算高麗大軍過來,也必須從遼陽繞行,我們有時間從容應對。”

  張陽泉點點頭,道:“你這個戰略需要多少人馬。”

  “最好能有七萬水軍。”

  張陽泉道:“那好,我給你十萬水軍,另外再給你派幾個幫手,你先領兵前往濟州島駐紮。”

  “接下來一個月,我會向濟州島運送大量糧食和物資,等糧草和物資充足後,你們再以濟州島爲後勤點,謀奪金州!”

  傅友德喜道:“多謝陛下!”

  張陽泉擺手道:“好了,你下去做準備吧!”

  喜歡我在元末種糧食請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種糧食動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