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數學神童”

作者:頭頂三本書
“久仰大名,最近這一兩年數學界可一直都在傳你的名字。”

  當趙賢才來到加州大學,見到眼前這位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來德的華裔數學家後,還沒等他開口說什麼,陶哲軒便是率先說道。

  陶哲軒之所以會被稱之爲“數學神童”,而且知名度那麼高,與他小時候坐火箭一般的升學速度有關。

  他是於1975年7月17日出生的,僅在兩歲的時候,他就被父母發現了其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並在3歲半時被送進一所私立小學。

  然而,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裏,由於他母親的指導,使得他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

  在他5歲的時候,當他被父母送到離家兩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學校時,一入學他就進了二年級,而且當時二年級的他,數學課還是五年級的。

  兩年後,已經7歲的小陶哲軒便開始自學微積分,並且他小學校長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動說服了附近一所中學的校長,讓他每天去該校聽中學數學課。

  當小陶哲軒8歲半升入了中學,並經過一年的適應後,他用三分之一時間在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

  也正是此期間,10歲、11歲和12歲的陶哲軒參加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別獲得了銅牌、銀牌、金牌。

  當他長到14歲的時候,便正式進入了他中學時去聽課的弗林德斯大學。

  16歲時獲得了弗林德斯大學榮譽理科學位。

  17歲時獲得了弗林德斯大學碩士學位,並在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

  21歲時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24歲時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爲正教授。

  如此神速的升學速度,而且還不是那種方仲永式的人物,更是在31歲時拿到了被譽爲“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小時候被成爲“數學神童”也就完全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了。

  不過在聽陶哲軒說完之後,趙賢才倒是沒想到,這位應該並沒有在國內待過多長時間的華裔,居然還會說這些客套話。

  其實,陶哲軒所說的這些在他自己看來,的確算不上什麼客套話。

  因爲近兩年的國際數學界的確如他剛剛所說的那般,不管是華國國內,還是美國,亦或者是歐洲,到處都在流傳着趙賢才的名字。

  而且相比於他那“數學神童”的誇張升學速度,趙賢才的童年雖然平平無奇,但他僅僅花了三四年就從一名華國普通高中的高一學生,成爲了普林斯頓大學百萬年薪聘請的正教授。

  這經歷,可比他傳奇多了。

  還有一點便是在趙賢才之前解決埃爾德什等差數列猜想前幾個月的時候,陶哲軒也解決了一個關於埃爾德什所提出的猜想。

  在2015年9月17號的時候,陶哲軒宣佈他證明了保羅·埃爾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埃爾德什差異問題存在,這也是一個困擾學術界80多年的問題。

  所謂埃爾德什差異問題,是圍繞着只包含1和-1的無窮數列性質進行探討的,這類數列中的模型能夠通過創建有限子序列進行測度。

  用英國數學家恩里科·斯卡拉斯的通俗解釋來說,就是假如你有一個由1和-1組成的數列和常數C,你要尋找到一個足夠長的有限數列,使這一數列的總和大於常數C。

  這個問題的答桉對於有些數列來說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在只有1的數列中,把各項加起來一定能得到任意大的數,自然就能使得這一數列的總和大於常數C。

  而對於(-1,1,-1,1,-1,1,...)這樣的無限數列來說,想要找到一個各項之和大於2,且間隔固定的子數列,只需要取第二位和第四位就行;想要找到各項之和大於4的子數列,取第二位、第四位、第六位、第八位就行。

  所以無論多大的數,在這個數列中都能找到加起來等於這個數的子數列,自然就能找到大於常數C的子數列。

  不過埃爾德什的猜想卻是說,無論這些正負1怎麼排,“都能找到一個足夠長但有限的子數列,使該子數列的總和大於常數C”這個結論都成立。

  雖然和許多數論問題一樣,埃爾德什差異問題描述起來很簡單,只要知道數列這個概念,就算是小學生,恐怕都能聽懂這個問題的描述。

  但是,想要證明這個猜想,難度卻是很大的。

  從埃爾德什1932年提出這個問題開始,直到他1996年去世的時候,都沒能看到這一問題的證明。

  不過,陶哲軒和趙賢才兩人雖然都解決了埃爾德什提出的不同猜想。

  但他們一個在解決埃爾德什差異問題這個猜想的時候,已經四十了,而另一個在解決埃爾德什等差數列猜想的時候,甚至連二十都不到。

  這也難怪陶哲軒會說這樣的話了。

  “哪裏,我對你也是久仰大名呢,當初我還在上高中的時候,你就是我的偶像。”

  趙賢才也是開始胡咧咧,他上高中的時候,在獲得系統,並開始數學相關競賽之前,甚至連陶哲軒這個名字都沒聽說過。

  就算後面參加數學競賽,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數學小能手們,知道了陶哲軒、彼得·舒爾茨這些數學天才之後,趙賢才對於他們,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崇拜的情緒,更別說偶像了。

  當初趙賢才聽說了他們的事情之後,心中的想法其實也就類似於“彼可取而代之”這樣的,覺得自己以後肯定也能成爲這樣的人。

  不過,兩人也並沒有在這種客套話上說太多,很快他們便聊到了各自的研究來。

  因爲趙賢才和陶哲軒兩人都曾研究過埃爾德什的一些猜想,再加上陶哲軒的興趣十分廣泛,橫跨多個數學領域,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組合論等,甚至還涉及到了應用數學領域。

  而趙賢才同樣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對於應用數學方面研究的並不算多,也就之前幫龔教授他們做數據分析的時候,涉足了一些。

  所以,趙賢才和陶哲軒兩人倒是很能聊得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