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短暫的沉默過後,林玉致道:“別忘了還有北秦右翼軍。”
“你的意思是……”
“來都來了,不如全殲了吧。”
藺世榮不贊同的說道:“我們餘下的人馬和北秦旗鼓相當。而且,眼下天色已經亮了,這一帶又沒有什麼險要谷口,我們如何殲敵?”
林玉致道:“藺大人這樣想,北秦兵自然也會這樣想。所以我們纔有機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北秦兵此舉是爲消滅駐守望軍亭的人馬,他們設計引我們劫營,反倒被我識破,那麼此處這個屯兵點便暴露了。北秦必會立即拔營,與大部隊匯合,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
藺世榮點了點頭。
林玉致繼續說道:“若要拔營返回,他們必會往東南走。而東南有處天險鷹嘴崖。”
“我們這五百餘人兵分兩路,藺大人率軍正面突襲北秦營寨。他們料定我們不會劫寨,此舉會讓他們驚慌失措,自亂陣腳。又在左翼軍全部折損的情況下,北秦不會戀戰,只會擇路往東而逃。而我則率軍沿着白河上□□至鷹嘴崖設伏。在他們疲於奔逃的時候,弓箭齊發,一舉殲滅。”
藺世榮有些猶豫,畢竟林玉致的想法還是有些大膽。首先北秦兵本身就是一個不定因素。如果他們拼死力戰,那麼藺世榮這部分人馬只能硬抗,即便有林玉致爲援,最後也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得不償失。
林玉致明白藺世榮的顧慮,但還是勸道:“沒有一場戰役是絕對十拿九穩的,戰機稍縱即逝。”
藺世榮咬了咬牙:“還是那句話,出了事兒,我擔着。”
林玉致用力的點點頭,就衝藺世榮對她的信任,她必竭盡所能,全殲北秦軍。
如果說藺世榮起初還心存憂慮,那麼當他率軍衝入北秦營帳,見到不可一世的北秦兵如老鼠般倉皇逃竄時。那最後的一點顧慮也都沒有了。
直到林玉致率軍返回與藺世榮合兵,向他稟報北秦軍全部被射殺於鷹嘴崖下,我方軍士無一人傷亡時,藺世榮纔開始重新審視林玉致這個人。
起初他以爲這個小士卒有不錯的拳腳功夫,人又低調不惹事,遇事又能機敏應對。如今看來,這人過往在軍中的表現還是藏拙了。
明明是一場必敗之局,卻在她的指揮下,非但全殲一千北秦兵,又將己方損失降到了最低。
如此謀略,實乃大將之材。
第28章
劫營一戰藺世榮如實向張澍稟明,張澍心驚之餘又不免慶幸。當即召來林玉致,對其大加讚賞。
此戰廖輝戰死,張澍升藺世榮爲曲長,升林玉致爲隊率。
二人領命之後,卻並未有多少欣喜,因爲他們都知道,真正的戰役,纔剛剛開始。
有了廖輝的判斷失誤,險些葬送八百人,張澍也開始謹小慎微起來,命彭遠抓緊一切時間,鞏固城防。
但望軍亭就這麼屁大點兒地方,就目前情況來看,撐死了也就能守上半日。張澍一籌莫展。
“大人,依小的看,咱們當分兵抗敵。”
林玉致將手裏的望軍山一帶地形圖來回看了好幾遍,心中大致有了一個想法。
張澍眼睛一亮:“你且說說看。”
“我們在鷹嘴崖伏擊北秦兵之後,又繼續往東探聽敵情。周廣陵鎮守潼山,遣大將尤猛率軍兩萬攻洪關。尤猛此人性暴戾,急躁易怒。”
“他派出的一千先遣軍已被我方殲滅。尤猛等不到先遣軍的戰報,必會派斥候打探。得知先遣軍已滅,必定大怒。若我所料不錯,尤猛得到戰報後,一定會率軍急行。此時怕是已到鷹嘴崖附近了。”
“過了鷹嘴崖,一路往西,無險可守。倒是西南方有一處扇子谷。扇子谷形如打開的紙扇,地勢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收縮,呈東寬西窄之勢。”
“到時,我方率軍主動攻北秦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等北秦軍反應過來,我們則立刻率軍往扇子谷方向撤。尤猛見着我們,一定死咬着不放,繼續追擊。”
“我方則需提前在扇子谷設伏,只等尤猛大軍進入谷內腹地相對狹窄位置,亂石弓箭齊發。”
張澍想了想,道:“我們人手不足,弓箭亦不足。扇子谷地勢前寬後窄,並不是一個適合伏擊的好位置。只要尤猛及時下令撤軍,北秦軍的損失不會太大。”
林玉致道:“張大人莫忘了,我們這一次的根本目的是守望軍亭三日,而不是消滅北秦軍。”
藺世榮道:“玉致說的有道理。扇子谷末端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尤猛只能原路撤軍。將北秦軍引到扇子谷,這一來一去,少說也能拖延半日。”
張澍點點頭,示意林玉致繼續往下說。
“若一切順利,從扇子谷出來,天色已晚。山中濃霧,夜間更甚,幾步之外便看不分明。我們可趁夜色設疑兵,發動第二次進攻。”
“北秦軍的斥候必然已經摸排清楚,我方只有兩千人。然而卻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動進攻。饒是少智急躁如尤猛,心裏也該多幾分顧慮:我方守望軍亭的人馬,絕不止兩千。”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