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霍青寒所率的西路大軍無法通過盤龍谷,我料他必定採用迂迴策略,或北上聯合駐守賀州的兵馬合攻蒲州,或分兵南下而攻臨江。”
“霍青寒此人心性沉穩,勇猛果敢,雖年輕,卻並不比江元修遜色多少,是個強勁敵手。不管他如何行軍,靈州南北門戶若下,靈州危矣。”
榮景辰眉頭擰着:“形勢如此嚴峻,不知玉致可有破敵之策?”
林玉致手指在地形圖的西南畫了一圈,道:“如今沒有被北秦鐵蹄踏破的只有西南一帶。東路軍是個死局,但我只要於弘文能夠牽制周廣陵,使洪關不受威脅。同時再加固西南各城防守,堅持我們已有陣地。若要退敵,還得從西路軍入手。”
榮景辰道:“可如今西路軍佔涇陽,據城以守,我們不好突破。又有賀州轄制蒲州,靈州兵馬若動,只怕蒲州壓力會更大。”
林玉致笑道:“非也。一場仗勝負的關鍵固然有兵馬強盛的緣故,但更重要的是領兵的人。正如孟忠,就算給他十萬軍,照他那種打法,也未必守得住靈州。”
“那不知玉致說的人是……”
“孟勇!”
榮景辰可不是什麼不諳世事的讀書人,他雖不與榮家人同流合污,但在朝中的地位卻是不可取代的。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平衡榮家和皇權勢力的中間人,手段心智自然不低。
他雖不是很懂軍事,但在政事上卻有非凡手腕,對北秦國內之事也頗爲了解。
北秦皇帝十幾個兒子,大部分都已成年,有了自己的勢力。當中最爲得寵,士氣正盛的便是六皇子。孟家是六皇子的母族,這位孟勇說起來還是六皇子的表兄弟。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會容忍自己還在位時,底下的兒子就不服管教。所以如何平衡皇子勢力,也是北秦皇帝最爲頭疼的一件事。
從此次派出的幾大將門世家便能看出端倪,江元修是太子/黨,孟家屬六皇子,周家屬三皇子,霍家林家是中立派,忠於皇帝。也是平衡這幾大將門的中堅力量。
只要有霍家在,其餘三家誰都別想趁機做大。但奪下南楚又是不世之功,是以這幾大將門展現了空前的和諧和團結。
只是沒想到如今戰事陷入焦灼,誰都無法再進一步,又正值年關,這仗怎麼都要拖到明年去,到時又不知是何光景。
林玉致說道:“北秦六皇子雖得盛寵,但相比其他幾位皇子,手上並無多少實際兵權,便輸了一籌。孟家是個半吊子的將門世家,多庸碌無爲之輩。此次推出孟勇來,不過是跟在霍家屁股後面撈個軍功罷了。”
“孟勇這個人是個活脫脫的二世祖,沒什麼本事,不足爲懼。倒是六皇子給他安排了一個幕僚,名喚王真。此人頗有些手段,但性多疑,做起事來難免畏首畏尾。這樣的人若是利用好了,可是大有助益。”
“玉致的意思是……”
林玉致眯起眼睛看了眼地圖上標註朔陽城的位置,笑道:“戰機瞬息萬變,當然是做足準備。無論他北上還是南下,時機到了,自有應對之法。”
第43章
此時的涇陽縣衙門裏,霍青寒召集衆將正在商討破敵之策。
自北秦破關,佔慶州後,便由江元修親率軍坐鎮慶州,大將陳韜守上庸。霍青寒率西路軍一路東進,掃平西北,止步於涇陽。
“靈州新任守將雖名不見經傳,但卻是個厲害角色。手上並無多少兵馬,卻能嚴防死守,使我北秦大軍再難進一步。單是一個碾子崖,就不知損了我北秦多少好兒郎。”
說起這位靈州守將,霍青寒眉頭緊皺。本來依他打算,即便周廣陵攻不下洪關,憑孟忠那副德行,他也能順利進駐靈州。然而憑空出現這麼個林將軍,出手凌厲,毫不拖泥帶水,愣是用一萬軍將他們東西兩路大軍堵的死死的。
“本將的意思,北上賀州,合攻蒲州。”霍青寒說道。
幾位副將也都表示贊同。
這時孟勇卻說話了:“蒲州易守難攻,短時間內難以攻破。我們在靈州耽擱太久了,若再不能與東路軍合兵,唯恐夜長夢多。依末將看,當南下攻臨江。”
林雲城道:“若攻臨江,潞州軍必出。到時再有靈州軍前後夾擊,恐損兵折將。”
孟勇道:“西戎古拉大王子早有投靠我北秦之意,慶州之戰,足以看出古拉王子的忠心。我們若攻臨江,亦可聯合古拉王子。”
“古拉王子在西戎勢力如日中天,目前已兵臨朔陽城下,不日便可攻下朔陽城。只要古拉王子進駐朔陽,自可有朔陽軍牽制潞州軍。相比蒲州據險而守,臨江不是更容易攻破麼。”
孟勇草包,自然想不出這些道道,這主意是王真所出。聯合西戎亦是王真一手促成,也可以說,攻下慶州有一半的功勞都是孟家的。
當然,霍青寒此時並不在意哪家的功勞多。他是爲北秦打仗,自然要考慮整個戰局。一旦行差就錯,可就不僅僅是折損兵馬這麼簡單了。
“孟將軍所言在理,不過西戎的局勢遠比想象中複雜。西戎不止一位王子。據我所知,察汗王子的實力亦不容小覷。”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